于躍
摘要:新課標推行以來,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進。教師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字詞儲備,開始著手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便讓小學生更好地識字。在眾多高效的教學方法中,趣味性教學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本文針對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中滲透趣味性的方法進行討論,希望對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學段;識字教學;趣味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學生正處在心智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學習行為受到興趣的影響非常顯著。如果小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足夠的興趣,那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果。在識字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應當對教學方法進行更為靈活的運用,注意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趣味知識、趣味游戲等,以便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達到更好的識字學習效果。
1.營造愉悅的識字學習氣氛
不可否認的是,小學生的學習行為受到興趣的趨勢,也比較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尤其對于小學低學段的學生來說,愉悅的學習氣氛會讓他們在學習時更加投入。所以,教師應當提高認識,意識到愉悅的學習氛圍對小學生識字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時注意氣氛的營造。比如,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開始之前,通過對教室內進行重新布置,讓學生在煥然一新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有所提高,在識字的過程中也會掌握得更加扎實。
2.對學習過程進行趣味性的設計
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有限,而且專注力難以長時間保持,以至于有很多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溜號,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對于識字學習來說,學生的專注力至關重要,如果不能保持高度的專注,生字學習不僅更加吃力,對于已經(jīng)掌握的字,也容易忘卻。所以,教師應當對對教學過程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興趣的牽引,時刻保持專注。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在適當?shù)臅r候,利用動畫為學生展示字的演變。由于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字的起源都離不開遠古人類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師應當對當今的字進行適當程度的變形,讓學生在動畫中感受漢字的來源,以及漢字最初的含義。這樣學生不僅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樂趣,還能加深對生字的理解,形成更加牢固的記憶。
3.讓學生掌握漢字的規(guī)律
不可否認的是,漢字的演變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而且形似的漢字之間,大都也都有著某種聯(lián)系。教師在教授小學低學段學生生字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對漢字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明確,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舉一反三,形成對更多字的聯(lián)想。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更多的生字,還能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形似漢字之間的不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教小學生“打”一字的寫法和含義時,可以對字進行分解,讓學生認識到提手旁的字大都和人類用手來完成的行為有關。接下來,教師可以拿其他提手旁的字來距離,如“拎”、“提”、“摸”等,這些字可能對小低學段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觀察這些生字的共同特點之后,學生會對提手旁的字形成一定的認識。
4.利用學習的漢字進行實踐
學習漢字是為了應用,教師可以在教授完生字之后,讓學生進行實踐,以此來對生字的掌握進行鞏固。比如,教師可以在教會學生“聽”一字之后,讓學生用來組詞。學生可能會說“聽歌”、“聽音樂”、“聽話”、“聽說”等,教師應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盡可能想出更多的含有“聽”字的詞。然后,教師可以讓他們使用不同的詞來進行造句,進一步感受“聽”字的實用性。學生可能會造句:“昨天我和媽媽聽音樂。”“我聽說隔壁王叔叔家養(yǎng)了一條哈士奇?!睂τ趯W生在造句中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不要急于糾正,而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對自己造的句子進行分析,主動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這樣能夠讓學生對生字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發(fā)生。
5.通過鞏固來讓學生對字的掌握更加扎實
小學生雖然接受能力強,學習的速度快,但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小學生遺忘的速度也相對較快,尤其在課堂學習節(jié)奏較快,教師不能對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的情況下,學生更有可能因為掌握不夠扎實,導致對生字的遺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讓課后作業(yè)更加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感受樂趣的同時,完成對課堂學習生字的鞏固。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某一個字來組詞,然后再用這個詞造一個盡可能長的句子,要求句子結構完整、語法通順。學生為了完成這一挑戰(zhàn),就會更加專注。在組詞造句的過程中,課堂學習的內容也能得到很好的鞏固。
結束語
小學語文低段的語文教學歷來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識字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又對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乃至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教師應當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滲透趣味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足夠的樂趣,寓教于樂,更好地完成識字的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楊柳,尹世奇. 探究趣味識字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 中國農村教育,2019(05):83.
[2]李素素. 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華夏教師,2019(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