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音樂學習中視唱練耳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同時也是音樂教學的基礎課程。視唱練耳是各大高校招生考試的一種重要形式,因此,對音樂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明確視唱練耳的考試范圍與考試要求之外,還需要結合學生學情,因材施教,開展針對性的視唱練耳教學,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與規(guī)范的訓練,進而不斷提高音樂高考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能力。文章主要對音樂高考生視唱練耳教學開展分析,并提出幾點關于視唱練耳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策略;高考生
一、引言
全國各大高等院校在招收音樂類學生時都會將視唱練耳作為考查其音樂素養(yǎng)與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對音樂高考生而言,視唱練耳是必須熟練掌握的專業(yè)基礎課,以此來確保音樂高考成績的提升。視唱練耳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基于此,音樂教學者則有必要強化視唱練耳教學,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以此來促進音樂高考生視唱練耳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視唱練耳概述
視唱練耳從其表面意思可以理解為看著譜子演唱與耳朵訓練,主要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即“視唱”與“練耳”?!耙暢币脖环Q之為“看譜即唱”,即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能夠?qū)纷V上所標記的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準確、有感情地唱出來,其訓練的是學生唱出曲調(diào)的音高與節(jié)奏等能力,有助于深化學生對拍子、音程以及調(diào)試的認知,同時也是積累音樂詞匯與增強音樂聽覺的重要訓練方式之一,而“練耳”則是針對聽覺的訓練,主要包括聽辨、聽唱、聽寫以及聽覺分析,有利于實現(xiàn)對學生音樂節(jié)奏辨別能力、音樂記憶能力以及內(nèi)心聽覺的培養(yǎng)。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專業(yè)的綜合性音樂基礎課程,能夠促進學生音樂聽辨與音樂表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德國音樂教育家米切爾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視唱練耳對于學音樂的人來說猶如畫家的眼睛?!边@也進一步表明視唱練耳對于音樂高考生的重要性。視唱練耳是學習其他音樂相關課程的基礎與前提,在高考視唱練耳考試難度不斷增大的背景下,視唱練耳教學也變得更加重要。
三、音樂高考生視唱練耳教學現(xiàn)狀
音樂高考生往往存在文化課學習成績低、缺乏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習慣差等問題,為此,針對音樂高考生的視唱練耳教學,其學習積極性與理解能力方面也較為缺乏,這也進一步增加了視唱練耳教學難度。第一,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部分音樂高考生沒有對視唱練耳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再加上視唱練耳教學涉及的知識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所以,課堂教學也會顯得較為沉悶與枯燥,進而導致音樂高考生在視唱練耳學習中出現(xiàn)學習動力不足以及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第二,視唱學習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音樂基礎,然而,有些音樂高考生的音樂基礎比較差,識譜能力也有待加強,進而致使在視唱學習中出現(xiàn)節(jié)奏不穩(wěn)、旋律感差、音準偏差和音樂術語表現(xiàn)不佳等問題,較為簡單的唱視譜能夠單獨完成,而面對復雜的唱視譜或者不熟悉的唱視譜時卻很難獨立順利完成。第三,在練耳教學中,學生在單音模唱方面沒有特別大的問題,一旦涉及聽記便會表現(xiàn)得較為困難。在基本音級掌握上較為容易,而在變化音級學習中便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尤其是在連續(xù)變化音訓練時,常常是不知所云。除此之外,在練耳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還體現(xiàn)在聽力層次感不強、和弦聽辨困難、節(jié)奏旋律聽寫記譜困難等。第四,練耳主要是針對聽覺方面的訓練,而在此訓練中由于采用的訓練方法程序化,導致音樂高考生在聽覺訓練時常常處于被動狀態(tài),進而致使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缺乏,讓學生養(yǎng)成了聽覺惰性。第五,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將教學重點側(cè)重于音準與節(jié)奏等技能的教學,進而忽略音樂情感表達的培養(yǎng)。
四、音樂高考生視唱練耳教學策略
(一)視唱教學
視唱教學有助于學生積累音樂詞匯,精確掌握視唱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看譜即唱能力與音高聽辨能力,進而為音樂高考奠定基礎。高考視唱考試中考查的是高考生能夠順暢而完整地識譜,并能夠精準地將樂譜中標識的旋律與音樂術語唱出來。第一,學生在練習視唱時,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口唱、耳聽、腦想、心記與手劃拍的同步進行。其中“口唱”有助于強化學生對音高的記憶能力;“耳聽”能夠?qū)崿F(xiàn)學生音高分辨能力的提升;“腦想”有助于促進學生內(nèi)心音高想象力的發(fā)展以及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心記”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有助于學生情感表達的培養(yǎng);“手劃拍”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地唱出各拍時值,提高學生節(jié)拍感。第二,在視唱部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單獨唱與集體唱、脫離琴與跟琴唱相結合的方式,同時確保彈伴奏與彈單聲部的相結合以及擊拍與不擊拍相結合。第三,視唱部分的教學還需要引導學生把握跳度與速度。首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讀譜習慣。在視唱中并不是一看到譜例便張嘴就唱,而是需要在唱之前,大致看一些譜例中的調(diào)號、拍號,確定有無難點,以便對視唱譜整體結構有初步的了解,這樣便能夠在唱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shù),而唱的速度同時也會得到有效的控制,既不會唱錯,也不會斷。其次,有部分考生在日常視唱練習中表現(xiàn)都很不錯,但是一到考試便會出現(xiàn)怯場、慌亂等情況,存在心理素質(zhì)差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視唱教學中定期或不定期地針對視唱譜例進行抽查,以此來不斷強化高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同時又能夠增強學生的考試應對能力。最后,視唱考試中主要對高考生的識譜能力、音準、節(jié)奏以及音樂的感受力等進行考查。所以,在精確把握節(jié)奏與音準的基礎上,要確保唱的連貫性,注意視唱的線條美,以便達到最好的視唱效果。第四,基于學生調(diào)性感覺與變化音感覺的基礎上,教師則需要開展針對性的升降號各調(diào)的訓練教學,并重點強化#5、#4、b7等變化音與各特性音程的概念,同時還需要通過訓練增強學生樂感,并逐漸將旋律聽辨與聽記循序漸進加入視唱訓練教學中。
(二)練耳教學
在高考視唱練耳考試中,練耳所占分值為總分值的70%,為此,教師要加強對練耳部分的教學。針對練耳教學,單音模唱和聽記對高考生而言還是較為簡單的,錯誤率比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音程、和弦以及節(jié)奏、旋律的聽記方面。其中,和聲音程與和弦屬于一種和聲效果,對于高考生而言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無法將聲部的層次進行區(qū)別,這也是為何學生在初次學習音程時聽不到任何音的原因。為此,對于練耳部分的教學訓練,教師則需要對學生的聲部層次感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長時間的訓練下精準地分出音程的兩個聲部。例如,針對C大調(diào)教學,教師可以按照由簡到難的順序從三、四、五度開始教學,循序漸進地完成八度內(nèi)的所有音程教學,“1---31---41---5”是固定根音,通過先固定一個音,讓學生尋找另一個音的方式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之后漸漸地過渡到同時變化兩個音,以此來增強學生聲部的層次感。除此之外,在聽和聲音程與和弦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便是低音的把握,只有聽準低音,高音自然也會挺準,之后便可以結合性質(zhì)上的判斷準確地將音程寫出來。
和弦與音程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但卻比音程有難度,為此,對于和弦的教學,首先需要讓學生能夠構唱基本音級內(nèi)的每一級和弦及其轉(zhuǎn)位,以便對每一個和弦的唱名進行熟悉與了解。之后組織學生進行“聽”,由于低音是很難聽出來的,所以,需要特別要求學生注意聽和弦中的低音。在聽和弦的過程中會存在與和聲音程相同的問題,便是和聲效果反應比較慢。為此,教師在彈音程或者是和弦時則需要延長手指停留在鋼琴上的時間,以便讓學生在延音中有足夠的時間聽辨和弦低音。在學生熟練和弦之后,教師則需要逐步減少延音時長,以此來達到高考標準。
練耳部分針對和聲音程與和弦的教學訓練,除了能夠增強學生低音感覺之外,還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聽辨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學生在高考中精準地聽辨與聽記音程、和弦。
(三)節(jié)奏教學
節(jié)奏是視唱練耳學習的基礎,因此,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重點對節(jié)奏進行教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能夠確保節(jié)奏教學的時效性,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節(jié)奏教學:第一,在對節(jié)奏進行教學訓練時,需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最基本的四分音符開始,之后逐漸過渡到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點音符、切分音符等。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式,通過引導學生將節(jié)奏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節(jié)奏感,如,附點四分音符教學,教師便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知了的叫聲,或者是劃船過程中用到的節(jié)奏等來實現(xiàn)對節(jié)奏的掌握。第二,針對復雜節(jié)奏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為每一種節(jié)奏定名稱,如,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小附點、大切分等,當學生對每一種節(jié)奏型有了清楚的認識與了解之后,便可以重復性練習。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的節(jié)奏相組合開展組合式練習,以便對不同節(jié)奏進行精準的分辨,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視唱練耳學習的興趣與自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聲勢教學,既可以達到學生讀譜鍛煉的目的,又可以為復雜節(jié)奏的學習奠定基礎。第三,將學生劃分為兩組,一組學生視唱,另一組學生則為視唱配奏,讓學生在鞏固視唱的過程中提高節(jié)奏。其四,旋律模仿是單音與節(jié)奏的綜合,能夠為單一的節(jié)奏教學增添色彩,使節(jié)奏學習更加豐富。在旋律模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聽到的旋律來找出旋律中采用了哪些節(jié)奏型,既可以鍛煉旋律,又能夠訓練節(jié)奏,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充滿積極性。
(四)多元教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元教學方法的運用,對于音樂高考生視唱練耳教學而言發(fā)揮著重要的啟發(fā)與促進作用,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對視唱練耳的學習與訓練。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歌曲演唱得非常優(yōu)美動聽,但是在唱視譜上卻錯誤百出,不僅不會看譜例,而且節(jié)奏也不知如何尋找。甚至有的學生在節(jié)奏相同的情況下?lián)Q成其他的音之后卻不知該如何演唱了?;诖耍谌粘=虒W中,教師可以在視唱練耳課堂教學中先安排學生較為熟悉的曲目讓學生自由演唱,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了解譜例與節(jié)奏,通過“以熟促新”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進行視唱練耳的學習。除此之外,音樂高考生也喜歡編一些順口溜,所以,教師便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引導學生在視唱曲填歌詞的方式,讓學生在說說唱唱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視唱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譜例特點,加入相對應的動作表演,進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視唱的學習。此外,西方國家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教師也可以運用,如,達爾克羅茲的體態(tài)律動可以用于學生節(jié)奏的學習中,柯爾文的手勢音階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音高概念,等等。
五、結語
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薄拔洹笔钦袛?shù),而“功”卻是基礎,視唱練耳也應如此,倘若音樂高考生耳朵不靈敏,識譜能力差,缺乏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不管是任何與音樂相關的學科學習都不會達到很高的水平。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學習的基礎,其學習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循序漸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譜能力、聽辨能力以及聽記能力,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單音、音程、和弦、節(jié)奏等內(nèi)容,強化音準教學,引導學生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積累音樂語言與詞匯,進而為音樂高考成績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祁旭晴.音樂專業(yè)考生視唱練耳教學方法[J].中國航班,2019(8):156.
[2]劉雪峰.高中音樂藝考生視唱練耳教學策略探微[J].高考,2018(27).
[3]龍麗娜.淺談高中生視唱練耳教學[J].中外交流,2018(31):245.
作者簡介:
曾令松,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豐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