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轉霞
摘要:小學三年級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特別是農村小學面臨著優(yōu)質學生不斷流向城市的情況。農村小學的學生家長大多外出打工,導致學生性格內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诖?,本文針對農村小學生面臨的問題,探討了培養(yǎng)小學三年級學生語文寫作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 ?語文作文? ?培養(yǎng)
對學生來說,小學三年級是一個過渡期和轉折期,是至關重要的階段。尤其是語文寫作,由于受年齡的限制,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程度有限,特別是農村小學生家長受教育程度不高、留守兒童較多、教師視野的局限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不管是看圖寫話還是寫作訓練,都成了學生學習中的攔路虎。
一、以課堂教學為基地,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的習慣
小學三年級學生經歷了一、二年級的生字書寫、詞語積累,基本具備了簡單文章閱讀的能力,能夠敘述清楚簡單事件和故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倍鴮W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開口說話,不善于表達自己,所以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是次要的,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習慣,使學生樂于表達、善于表達才是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表達空間,多向學生提問,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以課堂閱讀教學為依托,注重寫人敘事的細節(jié)描寫
好的作文離不開好的閱讀,廣泛的閱讀可以更好地促進作文寫作。什么是好作文,課文就是好作文,所以教師上課時一定要抓典型;每一類作文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抓住細節(jié)和特點,注意文章結構。
如在教學三年級課文時,教師可以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解決文中的生字生詞、詞語解釋、課文復述,再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分析文章段落結構,引導學生賞析文中優(yōu)美詞句、語段。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可以掌握寫人敘事作文的特點。
三、以課外閱讀為輔助,注重優(yōu)美詞句和語段的積累
小學三年級是語文寫作的起始階段,教師應該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語文學習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而語言的積累,不能局限于課內閱讀,課外閱讀也是重要的輔助,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讀物。
四、以生活學習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的習慣
如果說閱讀和積累語句是作文的結構,那么生活學習就是作文的內容。換而言之,如果我們把寫作文當作修房子,那么閱讀就是房子框架,語言就是裝飾,而生活學習則是修房子的磚、水泥和沙子?!八囆g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彼^“來源于生活”是指生活學習是作文素材的來源,“高于生活”是指不是所有的生活學習都毫無保留的、一成不變地取自生活,而是對生活學習的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事件進行篩選和加工,使之更能感染人、感動人。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本褪钦f把生活中遇見的、看見的、聽見的,學習中學到的人物、故事、景物、動物等無意識地留存在大腦中,當確定了作文命題以后,馬上從大腦深處尋找印象深刻的人或物,再從大腦中再現(xiàn)出來。唯有如此,才能把人物寫活、把事物寫實、把情感寫真。朱熹有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鄙钍遣粩嘧兓l(fā)展的,學生是不斷成長變化的,學生的童年充滿著歡樂、充滿著無奈,生活就像萬花筒,也像天空的彩虹。因此,作文要想寫得好,一定要寫身邊的事,一定要寫自己的生活。
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少、年齡小、認識世界和事物的能力有限,教師不妨培養(yǎng)學生從自己的身邊寫起,把自己的童年,以及身邊的熟悉的人、物、景先寫起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愛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喜歡上閱讀、喜歡上口語表達、喜歡上寫作,最終寫好作文。
參考文獻:
[1]徐梅.農村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9(3).
[2]駱成林.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互動情景教學方法探究[J].中華少年,2018(32).
[3]林國全.獨特描寫,生動人物——小學人物作文教學方法探究[J].教師,2020(12).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東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