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珍
摘要: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所以,在不改變實驗本身的教學價值、教學意義的前提下,對實驗進行改進,挖掘和利用實驗的趣味性,對集中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改進實驗;作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7-256
引言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促進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的結合,促使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實驗、進行實驗,并通過實驗來驗證相關的知識結論,以此來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探究,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讓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感受化學實驗的文化魅力,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老師應改進實驗教學的方式,豐富實驗教學的內容,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實驗中學習化學知識,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初中化學中涉及的一些抽象性較強的知識,教師可以以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為引領,通過對實驗的改進,組織學生在實踐、觀摩、探究中認識其中所蘊含的化學原理、知識、內容,以達到化簡實驗難度,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在初中化學“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教學中,教師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學習過程中。白磷在熱水中燃燒時,在課堂上制氧氣很費時間。教師的改進如下:一是提前把氧氣在實驗室制好裝在試管中,塞上橡膠塞,在課堂上直接拿出來就能使用,節(jié)省時間;二是由于白磷受熱熔化而分散,把裝有氧氣的試管伸入后,現象不明顯,于是把白磷放入用銅片折的方形無蓋小盒子中,由于銅的導熱性好,實驗現象非常明顯。這樣的實驗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為后續(xù)教學的高效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改進實驗能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與實驗有關的擴展知識點,如果只借助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即使講得很生動、詳細,學生也會感到乏味枯燥,無法集中精神,對相關擴展知識點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記憶。如果在課本實驗的基礎上改進實驗,配合課堂教學,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對比,老師不需要過多的講授,即可實現學生對該擴展知識點的掌握。例如,實驗室CO2的制取是用碳酸鈣和鹽酸的反應,不能用碳酸鈣與硫酸或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原因很簡單,但學生沒有直觀的感受,只能機械記憶,不利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如果在講授時進行對比式演示實驗,學生就會直觀地看到碳酸鈣和硫酸之間的反應緩慢且很快就會停止,而碳酸鈉與鹽酸之間的反應速度過快,不易控制,也不便于實際操作。此時,學生就迫切地想要去探究兩個反應速度差異很大的原因,以此就能將學生被動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骄?,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還能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
三、從創(chuàng)新教育角度改進實驗方案,塑造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化學教育的功能是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出了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旨的三維目標;促進學生將化學和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改變之前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穩(wěn)定性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授引導、鼓勵學生去設計不同的方法進行驗證。比如,在同一個玻璃管中進行兩者穩(wěn)定性的驗證,在同一硬質玻璃管的一端加入碳酸鈉,另一端加入碳酸氫鈉,兩端同時使用酒精燈加熱,通過觀察到不同的實驗現象可得出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wěn)定的結論。像這樣引導學生參與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這在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通過改進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
實驗操作是在不斷失敗下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成功的,只有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下,才能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以及減少化學實驗對人體和自然的危害。反思能力是科學探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必備能力,也是使實驗更加準確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要借助實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對實驗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對實驗最終得到的結論進行反思,并對實驗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制取氧氣”教學時,首先筆者讓學生對該節(jié)教材內容進行閱讀,了解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原理等等,為后面的實驗教學奠定理論基礎。然后,引導學生掌握該實驗需要注意的點有哪些,設計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找到實驗的優(yōu)缺點。有可能學生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說起,此時教師可以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對其進行適當的點撥:裝置上是否存在缺陷;實驗操作的過程是否簡單;對環(huán)境、人體是否有不良現象。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學生就能總結出來哪些操作會給實驗的結論造成結果。最后,再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并對最終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但是教學并不會因為實驗結束而停止。筆者又增加了實驗改進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析實驗存在的問題,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何改進等等。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評價實驗的樂趣,還能讓學生形成反思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各種高要求下,教師應該明確實驗教學對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影響,找出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教學設計與改進實驗方案,促進實驗教學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馬愛軍.初中化學實驗設計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J].黑河教育,2021(05):14-15.
[2]程輝.略論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策略[J].新課程,2021(17):30.
[3]陳瑞.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的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2021(1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