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杏琴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三大主學科之一,其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不僅使得學生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還能夠不斷強化學生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但是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很容易導致閱讀課堂教學出現(xiàn)高消耗、低成效的表現(xiàn)。為此,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和學生觀,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現(xiàn)實發(fā)展情況,提出符合學生學習實際需要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整體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诖?,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實踐感悟基礎上,談論三個方面的教學看法,希望能夠對大家?guī)韰⒖夹詢r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062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知識內化的效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建立人本教學觀念,只有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立足學生學習的長足發(fā)展角度,才能提出切合學生實際發(fā)展需要的方式方法。為此,本文將通過提高學生基礎閱讀能力、優(yōu)化課堂閱讀教學策略、豐富學生閱讀情感體驗三個方面的研究,來談論自己的教學看法,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理論性參考和現(xiàn)實性依據(jù)。
一、提高學生基礎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基礎閱讀能力,是實現(xiàn)教之有效、學之高效閱讀課堂的先決條件。只有不斷夯實學生的基礎閱讀能力,才能促進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發(fā)現(xiàn)語文的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真正獲得個體化獨特的閱讀體驗,這樣形成良性化的閱讀學習過程,才能不斷地加深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為閱讀教與學效率的提高提供根本性保障。同時,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基礎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培養(yǎng)和促進的過程。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引導,盡可能給予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與空間,這樣才能逐步性、良性化的提升學生的基礎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的內容上,教師可以從文章的重點詞語中切入,提煉文章中關鍵詞,去帶領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表達,并且在分析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設備,為學生展示相關圓明園不同時間段的變化過程,這樣更加容易跟隨課文作者的表達情緒,也促進學生產(chǎn)生閱讀情感的共鳴,使得更為深入的了解課文的內涵,最后教師在以不同自然段中選取的關鍵性詞匯作為學生探索的思維錨定,引導學生將不同自然段的關鍵詞匯進行對比與討論,這樣的自主化學習過程,學生的基礎閱讀綜合能力將會得到有效地培養(yǎng)與鍛煉。
二、優(yōu)化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生由于自我學習經(jīng)驗不足,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同時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都具有差異化。所以教師需要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應對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也要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可持續(xù)保證閱讀教學的高效化與優(yōu)質化。例如,在小學語文常用的閱讀方法有“通讀法、略讀法、精讀法、跳讀法”,那么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掌握不同閱讀方法的應用,使得學生懂得不同的閱讀場景下知道自己應該應用什么閱讀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有效,促進學生最大化捕捉有效的閱讀信息。如:在教學《蟋蟀的住宅》一課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閱讀競賽,以教師提出不同的閱讀問題。如:教師可以讓各小組小學通過略讀法來總結全文要義,然后再讓各小組通過精讀法來記錄文章中不同具體地描寫了那些意象,以及使用了那種寫作手法與修辭方法,最后在通過精讀法來總結各段落的含義,并且還要分析文章中的具體作用。在這個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各小組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實現(xiàn)相互促進、相互監(jiān)督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在各小組完成教師提出的閱讀問題后向師生分享表達,教師給予不同學習小組的點評,循環(huán)往復下,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將最大化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豐富學生閱讀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需要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滲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度解析教材,以此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小學語文課文的選材涵蓋內容較廣,題材豐富多樣,都是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挑選的各種名文佳作,只有在課堂中不斷豐富學生對課文閱讀的情感體驗,不僅對學生建立正確三觀具有關鍵性作用,也將為學生建立終身閱讀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教師可以關于課文背景的輔助性閱讀材料,講解關于抗日戰(zhàn)爭的殘酷性,以及革命先輩樂觀主義精神,進而在課堂中渲染出悲壯的閱讀氛圍,進而推動學生在這一氛圍上投入閱讀教學,進一步深化文中作者所傳遞出的情感,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圍繞學生、激發(fā)學生、發(fā)展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這樣才能提出更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xiàn)更好地服務學生的有效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王麗莎. 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8.
[2]萬彬.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