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以來廣受教師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其適用于各個年級,同樣能夠應用于中職語文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生活中選取素材設計問題情境,也可以結合語文教學典故進行設計,還可以采用問題串的形式來展示問題情境。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學生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本文通過實例論述了情境教學法對中職語文教學的意義,并對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中職語文;情境教學法;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0-0027-02
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重要,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中職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當中,使學生切身感受教學內容。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對教學內容有清晰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
情境教學法具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性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促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切身實感,往往通過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音樂欣賞等活動作用于學生,都是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情境教學法對中職語文教學的意義
情境教學法能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使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在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方面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促使教師更靈活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和確定一部分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在課堂上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1]。
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模擬現(xiàn)實情境,創(chuàng)造適當?shù)膶W習機會,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的表現(xiàn),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改進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情境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具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拉近師生關系等優(yōu)點,在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的同時,還推動著語文教育朝著科學自主的方向發(fā)展[2]。
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一改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的枯燥乏味,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為主動學習狀態(tài)[3]。情境教學法能使學生體驗到與課本描述相似的環(huán)境,并在這種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對語文的認知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簡而言之,情境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散,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讓每一位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充分了解課文中的意境,在生活情境中明確語文的魅力。
三、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把握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語文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將生活與教學聯(lián)系起來,依據(jù)教學內容挖掘生活中的教學素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考氛圍,使其切身體驗生活中的語文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4]。數(shù)不清的經典的文學作品都是結合生活實例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果作者沒有深刻的人生經驗與感受,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則沒有生命力。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以及分析能力。假若無法對文學作品產生全面的理解,學生就不能體會出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和文章中蘊藏的深刻情感[5]。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將生活場景引入到情境教學中,貼近于生活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熱愛語文,激發(fā)其自主學習語文的動力。
(二)結合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音頻或者視頻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以便學生更清晰地理解課文內容。
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林黛玉進賈府》的視頻,先以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去課本中找尋答案。這樣的趣味情境,能提高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的思維發(fā)散,使學生在思考活動中有效地提高知識的吸收效率[6]。
(三)合理運用問題情境,提高思維意識
在新課改背景下,問題情境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多種學科的教學中,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多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問題情境,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合理地設計問題情境,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技能之一。做好問題情境的設計工作,就能夠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的同時,激活學生的思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使其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文章的意境來引導學生提出有關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意思,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運用多種敘述方式,使學生在體驗問題情境的同時,了解作者使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7],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且明確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中心思想。
綜上所述,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對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關鍵路徑之一。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挖掘能力,使教學活動更加流暢。中職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根據(jù)教學內容完成情境創(chuàng)設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幸小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文淵(小學版),2019(9).
[2]胡芳.淺談初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的組織與實施[J].中外交流,2019(32).
[3]曲尼桑姆.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藏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12).
[4]趙劍云.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課堂活力——試論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法[J].學周刊,2020(27).
[5]劉本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打造高效課堂——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課內外,2020(20).
[6]王杰.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課堂——試論情境教學法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考試周刊,2019(4).
[7]李云密.創(chuàng)設情境 激活課堂——試論情境教學法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文淵(中學版),2019(10).
【作者簡介】
霍芝芝(1982~),女,漢族,山西長治人,本科,中級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