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娟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重要的教學板塊,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任務。當前核心素養(yǎng)下教育大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是所有一線小學語文教師積極探討的話題,需要教師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在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寫作,并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閱讀所學習和積累的語句,從而實現閱讀與寫作教學效率雙提升。基于此本文立足核心素養(yǎng)背景,對如何應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展開了教學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應用
前言:
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伴隨教學發(fā)展而生,是建立在學生為主體學習地位基礎之上的,將學生終身發(fā)展所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作為重點。同時,小學語文學科的閱讀與寫作內容,對樹立學生品格、培養(yǎng)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可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整合能力、應用能力,加強文學素養(yǎng),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作文表達能力。
一、基礎知識著手,做好讀寫結合鋪墊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依據閱讀教學中的基礎知識,積累寫作所需要的知識,并從基礎知識著手,做好讀寫結合鋪墊,不斷提升讀寫結合應用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教師應通過充分把握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篩選出適宜寫作應用的知識點,借助閱讀教學契機,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對閱讀學習內容感興趣的同時,依據有效的遣詞造句、寫作技巧、方式方法等寫作知識,完成寫作目標,提升“寫”的能力,有效達成借助基礎知識的雄厚積累進行讀寫結合鋪墊的目標。
如,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為例,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通過閱讀教學,充分利用閱讀中學生不認識的字、不了解的詞進行基礎知識的積累,是學生懂得如何理解這些字詞在閱讀中的讀音、用法,以便靈活運用到寫作中。同時,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還應就寫作的體裁、題材、風格、寫作手法、主題思想進行解讀,使學生獲得閱讀知識,產生一定的閱讀興趣,并使學生獲得具體的親身感受,達成理解語文內容的目標,增強情感上的共鳴,提升學生寫作情感集聚能力,使學生通過閱讀產生想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靈活應用基礎知識的目標。而后,教師就可通過單元習作內容“續(xù)寫故事”,引導學生完成寫作,從重視基礎知識的應用著手,提升學生基礎字詞、寫作綜合方法的應用能力,讓語文工具性價值發(fā)揮出來,促使學生更加靈活應用基礎知識,為后續(xù)的讀寫結合訓練做好鋪墊。
二、課堂活動巧設,培養(yǎng)讀寫結合感悟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會激發(fā)出強烈的學習熱情。教師可利用小學生貪玩好動的天性,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的設計,借助課堂活動的巧設,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感悟能力,使學生讀寫結合活動參與積極性得到提升,促進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感悟能力的提升。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可依據閱讀內容精心安排,使學生借助閱讀活動,產生寫作情愫;也可依據寫作內容進行設計,使學生借助活動,從中體驗到閱讀文本中出現的現象,增進理解,有效的將自己的情感、想法表述出來,擴大知識理解范圍,達成讀寫結合感悟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目標,提升讀寫結合教學效率。
如,以《我的奇思妙想》習作教學為例,教師就可通過課堂活動的巧設,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感悟,使學生通過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將學生對這篇習作練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以此結合“我的奇思妙想”內容,依據這一單元中《琥珀》、《飛向藍天的恐龍》、《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的閱讀內容為依托,選取適宜的奇思妙想活動,通過閱讀中的積累的說明寫作方法,進行課堂實踐活動,教師可指導學生依據所要寫作的“我的奇思妙想”內容,進行課堂實踐展示,并指導學生一邊展示的過程里,一邊進行講解,使學生經過自己的講述、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真實體驗,清晰的完成習作“我的奇思妙想”寫作,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真實體驗,輕松地理解閱讀《琥珀》、《飛向藍天的恐龍》、《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所描寫的內容,寫出自己的作文,達成培養(yǎng)其讀寫結合感悟能力的目標。
三、思維能力訓練,呈現讀寫結合作用
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重點。教師給予重視的同時,進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時,應通過思維能力的訓練,發(fā)揮讀寫結合作用,并通過使學生的閱讀、發(fā)散、創(chuàng)新等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呈現讀寫結合教學的作用,展示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以此,教師應不斷地給予學生思維啟迪,幫助學生多元化語文讀寫結合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讀寫結合能力的提升。
如,以《祖父的園子》教學為例,教學開始前,教師就可通過畫面資料呈現的方式,讓學生對“祖父的園子”的內容產生基礎性的認知,讓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起來。而后,教師就可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思考中,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并使學生通過閱讀問題的思考,產生寫作沖動,有效地完成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寫作目標,呈現讀寫結合學習的重要性,了解讀寫結合的意義,以此發(fā)揮出讀寫結合的作用。促使學生經過讀寫結合內容的理解、整合,達成思維能力訓練的目標。教師的問題可圍繞“祖父的園子為什么會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作者的記憶深處祖父的園子里除了是植物家園之外,還是什么?”、“你的記憶中有過這樣美好童年印象么?”、“你可以將你的美好童年片段分享出來,讓大家欣賞一下么?”“假如由你來寫一篇‘那一刻,我長大了’的習作,你將如何進行寫作?”,學生借助問題的引導與思考,透徹理解閱讀問題的同時,對如何進行本單元的寫作目標“那一刻,我長大了”有了理解思路,懂得如何進行童年片段的擷取,達成思維能力的鍛煉、呈現讀寫結合作用的目標。
總結:
總之,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教師可依據閱讀、寫作必備知識組成部分的重難點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加強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揮語文學科培養(yǎng)作用,促使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達成,助力學生讀寫結合能力提升。建立學生為主體學習地,將學生終身發(fā)展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作為重點,有效地提升學生語言整合能力、應用能力,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耿道遠.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21(47):60.
[2]項小梅.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J].教育藝術,2021(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