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彪
摘要:在小學數(shù)學中,圖形的教學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空間觀念,而小學生年齡小,空間觀念不強,加之課本中關于空間與圖形的圖像都是平面的,不能完整地呈現(xiàn)出其特點,從而影響了幾何圖形教學效果。本文闡述了運用智慧課堂輔助教學,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圖形來補充教材的不足,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圖形教學 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中的智慧至少應包含兩層含義。首先,從教育的對象看,應把培養(yǎng)學生智慧作為主要目標,由知識課堂逐漸轉化為智慧課堂。其次,從教育教學方法和過程看,應能讓學生應用平板、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和軟件解決問題、學得知識,使課堂成為一個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本文以智慧課堂輔助教學,以課堂實例為切入點,探討在實踐過程中如何發(fā)揮智慧教育的作用,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及課堂效果的落實。
一、借助智慧課堂,突破圖形教學重難點
圖形教學中的有些問題比較抽象,即使我們借用現(xiàn)有的教具也很難表述清楚,這時就需要利用智慧課堂中平板的優(yōu)勢來組織教學,從而化難為易,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在五年級上冊探索活動一“公式的推導”過程中,要求把平行四邊形切割,然后拼起來轉化為一個長方體。讓學生動手操作平板,對轉化的過程進行實際演示,就可以很直觀地弄清其轉化過程。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如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時,將圓等分再轉化成長方形,同樣可以借助平板。這兩個案例都包含了轉化的思想,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去體驗,而智慧課堂就可以將實際變化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有效地化解了重難點。
二、巧用智慧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數(shù)學新課標指出:課堂教學的組織活動應突出探究性,使學生認識和掌握圖形的性質,發(fā)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教學中,借助學具來進行探究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遺憾的是,傳統(tǒng)課堂雖然會配備學具,但類型較少、數(shù)量不足、質量不夠精美,影響學生的操作與探究。而借助平板,設計學習材料并推送到學生端,就能為學生的動手操作提供更形象直觀的學具。如筆者執(zhí)教的《體積與容積》一課,需要準備大量的教學用品讓學生操作,如水杯、石塊、大字典、小字典、土豆、紅薯等,對土豆和紅薯的大小也有要求,否則會影響體積和容積含義的歸納。常規(guī)課堂由于師生無法準備這么多學具,往往由教師直接將結果呈現(xiàn)給學生,或者老師操作學生觀看,學生根本無法真正經歷學習的過程。而筆者借助平板里的資源推送功能,讓學生在平板上點擊操作來自主探索,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建構,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利用智慧課堂,運用圖形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校園的綠化面積》時,就是利用學過的多邊形面積的知識,把不規(guī)則的圖形通過分割平移轉化為規(guī)則的圖形。學生通過測量校園綠化面積的有關數(shù)據(jù),結合智慧課堂展示平面圖,就可以計算出校園總體的綠化面積,并設計新的綠化方案,解決身邊的問題,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此課如果缺失智慧課堂的運用,將大大降低信息量,也不利于課堂中多種方法的交流。再如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公式時,可利用平板設計墻報花邊的情景;學習面積的計算時,可利用平板設計粉刷墻壁的情景;學習圓形的特征時,可利用平板設計車輪;學習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可利用平板創(chuàng)設修理桌椅的情景……這些都能讓學生應用圖形知識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借助智慧課堂,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讓學生在圖文并茂中培養(yǎng)空間觀念,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謝繼珠.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7.
[2]段成南.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6.
[3]杜書珍.交互式電子白板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課堂——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12(12):2931.
[4]葉柱.凸顯技術張力,促進深度學習——談小學數(shù)學平板電腦教學要點[J].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2017(1):3940.
[5]李葆萍.平板電腦在小學“1∶1”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322):105110.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