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芳
摘要: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步伐越來越迅速,文化傳承方面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在高中的教育活動當中,如何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到美術學科的教學當中,成為了教師所需要考慮和研究的話題。文本基于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視野下,將高中美術教學當中的皮影作為研究對象,對教學實踐當中如何利用皮影戲教學來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策略進行探究,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多個方面來進行滲透,希望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美術;傳統(tǒng)文化;皮影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美術的歷史優(yōu)秀,在不斷地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美術藝術文化,對當下的美術教學活動開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提出,在對高中美術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強化對傳統(tǒng)文化的構建和傳承體系,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美術課堂上,從而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皮影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藝術表現形式,更是光影效果的展示,在高中課堂上開展皮影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多元化的傳統(tǒng)文化。
一、傳統(tǒng)文化與美術教學的關聯性
皮影是我國民間藝術,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文化與美術教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傳統(tǒng)文化當中含有豐富的內容,不僅有對民俗風情的直觀體現,更重要的是開可以展示出獨特的美學。從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來分析,除了需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美術技巧之外,還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認識美、感受美,加深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喜愛程度。在高中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重視對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讓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和意義體現出來,對學生的精神產生影響,讓學生學會傳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所以,美術教學應該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入手,來提升課堂的質量。[1]
二、基于傳統(tǒng)文化傳承視野下高中美術皮影教學策略
湘教版高一美術鑒賞第三單元《各異的風土人情》——中國民間美術當中對皮影這一民間藝術進行了介紹。皮影是具有極高欣賞性的民間藝術,教材當中運用簡潔明了的圖形和強烈的視覺刺激效果,通過學生對符號的識別、聯想等思維能力,來傳達出對皮影美的需求。高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鑒賞水平,因此在開展皮影教學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以此來強化學生的鑒賞能力。具體的教學策略如下:
(一)借助光影效果,游戲導入課程
在課程開始之前,首先以手影的光影效果作為課堂導入的前提,在幕布后邊通過光源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小動物,讓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課堂上,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隨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播放皮影戲——西游記,在視頻展示的情況下讓學生能夠直接的感受到皮影的趣味性,在視頻和音頻的共同引導下,能夠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故事環(huán)境中,然后教師順勢提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并且為學生講解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提升自身審美藝術的基礎上做到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效果。
(二)感受傳統(tǒng)文化,了解皮影藝術
通過視頻的呈現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皮影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對于皮影的背景文化可以從宋代說起,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感受了傳統(tǒng)文化之后,教師就可以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皮影,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配上合適的音樂,學生跟隨音樂做出相對應的動作,進一步的加深學生對皮影的了解。[2]在動手操作之后,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然后教師再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小組,讓小組之間對皮影進行觀察和討論,感受皮影這一精湛的技藝。整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在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結合聽、說、玩等不同的教學模式來延伸皮影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民間藝術,并且探索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進而實現教學目標當中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情感目標。
(三)通過皮影表演,引導學生參與
小組成員在交流討論當中對皮影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學生研究皮影的制作方法,先將課堂上的皮影進行分解,然后在進行重組,從而掌握各個部件和連接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了如何制作皮影,于是就可以開展皮影的制作與表演,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想要制作的皮影形象,完成簡易皮影的制作。[3]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能夠充分的引導學生參與進來,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高效的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視野下,教師要通過課堂的不同表現形式來滲透其文化特點,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文化傳承能力。皮影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陌生的描線藝術,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從而才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學生在學習皮影的過程中,不僅了解到我國的民間文化,還提升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是當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艷紅. 傳統(tǒng)民間美術融入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探究[J].? 中國農村教育. 2019(11)
[2]邊麗. 薪火傳承——論皮影藝術走進校園[J].? 學周刊. 2017(23)
[3]馬海元. 皮影藝術的審美價值與形式創(chuàng)新研究[J].? 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6(06)
安家(校外教育)2021年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