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前寶
摘要:本文以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思想為指引,重點從真心教育,愛滿天下,生活即教育,解放孩子天性等角度,結合當前基礎教育中薄弱學校孩子的成長與教育,對班主任工作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和方法。文章重點強調(diào)了教師志存高遠,樂于奉獻,練好內(nèi)功做實事;突出了愛生如子要講究方法,要理解孩子出錯,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注重學生習慣養(yǎng)成;要充分利用班級的自主式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各種課內(nèi)外活動要大膽放手,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關鍵詞:奉獻精神 愛生如子 班級文化 主體性
近年來,國家致力于教育資源的平衡工作,成效顯著,但由于地域、生源等原因,一些鄉(xiāng)村薄弱學校的教學成效仍顯得難以令人滿意,班主任更是憂心忡忡。新情況下教師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提升工作信心?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為一名獻身于農(nóng)村教育的老師,首先要考慮到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xiāng)村人民和兒童,然后再去考慮什么計劃方法。想想先生時期的生活水平和生源情況,先生的一席話讓我震撼。如今再仔細拜讀先生的作品,領悟先生的教育思想,發(fā)現(xiàn)先生早已為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做了很全面的指示。
一、樹立遠大理想,用行動率先垂范
先生曾語:“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薄耙幻娼?,一面學;一位進步的教師,一定是越教越要學,越學越快樂?!?/p>
感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有了崇高的事業(yè)之心——“捧著一顆心來”,也就沒了別的雜念;如果有了樂于奉獻的精神——“不帶一根草去”,也就沒有了因工作勞累而產(chǎn)生的怨言。辛勤耕耘,桃李滿天下,在別人的羨慕和尊重中,我們的工作越加進步,會越教越好,也越快樂。
做法:1.“教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一如既往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向名師學習,向?qū)<铱繑n,跨過事業(yè)高原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敬業(yè)愛崗,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格,為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感到自豪。
2.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要和課任老師虛心合作,和家長勤于溝通,組織班委搞好班級各項工作。要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學生的成長狀況和成長需求,努力帶領學生營造優(yōu)良的班風班貌。
3.做好學生的服務工作,做到“恭親共做”“恭親共學”“恭親共守”。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和學生真心相處,通過生活上的關懷、學習上的關注、身心上的關愛,了解學生心里所需、所想。從學生的學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服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二、教書更是育人——讓愛發(fā)揮力量
先生曾語:“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滿天下”“情滿人間”。
感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當代社會競爭激烈,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變得更復雜,有的是獨生子女,有的父母離異,更有多數(shù)的父母忙于勞作,不懂新時代下如何教育孩子,有的過于溺愛,有的疏于溝通,而正處于情感豐富的青春期的中學生們更需要學校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去關心、愛護、理解和幫助。
做法:1.愛學生,首先需“真心”,“從心發(fā)出”。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理解他們犯的錯,為他們的變化和點滴進步而高興,這樣自然也就獲得他們的配合與尊重。
2.愛學生,就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特別是處于情感巨變期的中學生們,他們的身體變化迅速,心理也逐漸成熟,在成長的適應過程中,難免會與人發(fā)生矛盾沖突,必然會在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出現(xiàn)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教育孩子要多一分寬容,注意呵護他們的自尊,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之路。
3.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社會的快速變化,內(nèi)外各種因素給成長中的中學生帶來的“青春的困惑”要引起重視,有針對性地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班主任要眼光長遠,要看到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和潛力,對待孩子犯錯時的教育,我們一定要丟掉“教鞭”,杜絕“冷眼”,拋棄“譏笑”。讓體罰、辱罵等過激的處理方法銷聲匿跡!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也是他們走向成熟時所無法避免的。也絕不能僅從分數(shù)的角度扼殺了孩子別的維度的發(fā)展。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壞,更要愛,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三、打造班級文化,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平臺
先生曾語:“生活即教育?!薄盎畹慕逃没畹沫h(huán)境,不用死的書本?!?/p>
感悟:先生的話讓我感到生活處處皆教育。事實表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不僅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同學之間的相處和理解,使班級更具凝聚力和進取意識,對塑造良好的班級風貌大有益處。
做法:1.結合學生需求,豐富在校生活。如班級內(nèi)文化生活:手抄報、特長的展示,創(chuàng)設學習天地,開展智力競技、球類、棋類等比賽;團委,學校,社區(qū)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等。
2.放手學生自己管理班級,讓他們在自主式班級管理中學習“活的東西”。班級管理人員按規(guī)定采用先民主投票,再班委集中討論。班委、課代表以及組長對開展的工作要有計劃并及時反思。開展值日班長制,每天輪流,人人參與,值日班長認真記班級日記,開展3分鐘晨講,及時總結建議,用喜愛的經(jīng)典名言勉勵自己,激勵同學,認真開展一天的工作。
3.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在課外活動中,主動與孩子們一起運動、游戲、玩樂,一定有著別樣的收獲!課外生活中的相處、相知、相伴,使老師對學生有了全面了解,大大促進彼此相互理解與包容,更便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四、講究教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先生特別強調(diào):“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時間,空間”,讓我們的兒童“能思,能干,能看,能講,能學習渴望的東西,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
感悟:如果我們接受并理解先生的告誡,事情就會朝好的方面發(fā)展。家長、班主任、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孩子時間和空間,激勵孩子主動地去觀察,動手,思考,討論。
做法:1.在班級事務上,“解放兒童的頭腦”,班主任可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在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提高管理的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如班級干部的產(chǎn)生讓學生們民主投票決定,班級事務的承擔也讓他們主動選擇,各個層面責任的確定也讓學生自己結合班情不斷總結和優(yōu)化。
2.在平時學科學習上,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長,培養(yǎng)小老師,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同學間友好相處,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真是一舉多得啊。
3.要考慮學生多元化發(fā)展,努力為學生提供課外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少年宮等組織的活動,通過豐富的活動展示個人特長,豐富自己的校園生活。
總之,陶先生的思想和理念蘊含著巨大的教育力量,他的一言一行和諄諄教誨,就是我們不斷汲取寶貴經(jīng)驗的寶庫,我們要以謙虛的精神和務實的行動不斷去學習,從中領悟合乎時代的教育力量,切實做好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學農(nóng),陳震.初中班主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張行濤.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