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靖遠縣大蘆鎮(zhèn)莊口初級中學 李常勝
家庭教育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至關重要,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寄宿制學生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活動,更加需要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就要解決或減少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要落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和教師要適時把握學生心理教育時機,綜合使用多樣化的教育方法,構建學校、家庭、教師、學生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和諧關系,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寄宿制學校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學校教育和教師教學普遍重視學生文化教育,都全力以赴抓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益,很少關注學生的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和成長;第二,學生多元評價體系沒有形成,不能運用評價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和成長快樂;第三,學校結合上級部門要求開展的時令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存有局限,教育活動重形式輕實質,重紙質留痕輕成效落實,學生積極心理建設有待創(chuàng)新和開辟。
以學生常規(guī)管理為契機抓隊伍建設,夯實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基礎。班主任、生活教師和團(隊)文明監(jiān)督崗是寄宿制學校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主干力量,是提升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工作成效和質量的教育主體。因此,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工作中要充分調動并全面激活這三支隊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持久發(fā)揮三支隊伍的能動作用。
加強學生的個體管理,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全面全程滲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營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寄宿制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要從正常的學習和紀律著手,從學生的發(fā)型著裝、生活紀律、就餐秩序和生活衛(wèi)生等切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結合實際,教育活動設計要科學合理,構建體系化學生心理品質,及時跟進和反饋學生心理教育成效。
加強班級管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班主任要放還學生班級管理權利,在學生自主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班主任要尊重學生自主管理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民主意識和參與能力,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學生自主管理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手段,班主任是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力量。班主任要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式,運用多樣化方式解決班級事務,調動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落實班級事務,讓學生知情,學生做主,學生管理和學生監(jiān)督,通過學生自主、自擇和自覺,有效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重視學生生活管理,依靠規(guī)范管理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生活管理是培養(yǎng)寄宿制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組成,也是寄宿制學校管理的重要區(qū)域。學校要組建責任強、業(yè)務好的生活區(qū)管理團隊,細化生活教師崗位職責,強化生活教師管理培訓,提升生活教師素養(yǎng),構建特色生活區(qū)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強化班主任和生活教師交流反饋,把班主任業(yè)績考核和學生心理品質教育相結合,通過提高生活區(qū)管理效能提升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
依托多彩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要關注學生全面成長,巧借校園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寄宿制學校要更充分依托多彩校園文化活動,融合地域優(yōu)勢和學校特色,扎實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向學生全方位開放社團活動,有序開展多彩校園文化活動,充分滿足學生參與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豐富寄宿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強化校內外聯(lián)系,整合資源,鞏固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引導家庭積極參與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借助社會支持和配合,有效整合資源,鞏固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寄宿制學校要巧用家長會增進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信任,全面提升學校學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成效。教師要善于利用媒體技術教育平臺,及時給家長反饋學生在校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引導家長支持和理解學校教育,豐富學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體驗。注重校園心理教育師資和硬件建設,用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學生,提升校園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創(chuàng)新和健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評價機制。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要有效結合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呈現評價的動態(tài)過程。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要融合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針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隨時跟進心理品質教育。同時,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評價過程要科學合理,以學生自我評價為教育切入點,有效滲透教師和小組評價,創(chuàng)新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機制。借助學生自我評價,引導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認識和自我完善,在自我分析、自我認識和自我完善過程中健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
融合學校和家庭多方參與優(yōu)化寄宿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學校要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開辦心理咨詢室等方法,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同時要指導和培訓家長的家庭教育,通過培訓轉變家教理念,了解孩子心理,正確與孩子溝通。邀請家長走進學校開放日,借助家長學校開展針對性家教指導,提升家長科學教子技能和技巧。家長要更新家教理念,讓家教方法和技巧與時俱進。家長要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和孩子正確交流,包容、欣賞孩子,構建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需以身作則和孩子共同成長。家教過程中,家長要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品質道德教育,依據孩子個性適時針對性教育,并積極溝通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和教師共同研討符合孩子特點的教育方案。此外,家長還要接受理論學習和方法指導,汲取經驗,構建富有時代精神的、和諧的家校合作關系,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實現共同育人。
綜上所述,優(yōu)化組合寄宿制學生的家庭教育與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是系統(tǒng)工程,學校教育要注重理念創(chuàng)新和方向轉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活動,落實學生德育教育。家庭教育要依據孩子心理發(fā)展和生理成長,滲透積極教育理念,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強化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