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與發(fā)展,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教學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長久以來,很多語文教師僅僅將閱讀教學的視野局限于課內(nèi),而沒有關(guān)注到課外。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指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進而推進小學生快速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現(xiàn)狀;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最佳培養(yǎng)期,閱讀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閱讀分為課外閱讀和課內(nèi)閱讀,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理念下,不斷提升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水平十分的必要,這有利于給學生們一個更加廣闊和自由的平臺,讓學生們能夠不斷拓展自身的視野。為此,教師就需要結(jié)合學生們的實際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其采取針對性指導,以此使其整體水平有所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
雖然現(xiàn)在很多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小學加強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語文閱讀過程中還是面臨很多問題,不能有效落實下去。首先就是學生閱讀的書籍不適合他們,過于隨意,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應該有針對性地結(jié)合小學語文教學特點與學生實際選擇書籍。其次是教師在落實教學方案時,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就會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這種方式對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是起不到積極作用的。另外,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推薦的書籍中作文類的書籍占多數(shù),學生的閱讀范圍過于狹窄。還有很多學生并沒有看到閱讀的魅力所在,沒有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因此學生不愛閱讀,缺乏閱讀興趣。除此之外,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加優(yōu)秀,在課余時間給孩子報了大量的興趣班、補習班,學生的課余時間被補課學習所占用,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量也是非常匱乏的。
二、策略
(一)制定課外閱讀計劃
為了使得行為更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人們在做事前往往都會制定相應的計劃,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保證目標的達成。為了實現(xiàn)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就要幫助其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而且教師在進行學生閱讀計劃的制定時,首先必須要對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語文水平進行分析,進而結(jié)合其實際情況來為其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閱讀計劃,如此一來才能夠保證閱讀計劃的有效性,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對小學語文一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閱讀計劃的制定時,教師就要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來進行,先引導學生對較為簡單的課文進行閱讀,然后逐步增加閱讀內(nèi)容的難度。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較為簡單直觀的課文進行閱讀,在保證學生對其進行充分的掌握后,教師則可以引導其對《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種需要一定領(lǐng)悟力的文章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在難度遞增的學習過程中就能夠不斷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逐步提升學生文化水平
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學習的關(guān)鍵時期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學習的關(guān)鍵時期,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開展有效的課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擴展課外知識,以文化培養(yǎng)為導向,結(jié)合語文學科特點,能夠更好的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帶領(lǐng)學生一起閱讀《唐詩300首》,《宋詞300首》等我們還可以成立班級閱讀興趣小組,在上課之前帶領(lǐng)學生一起閱讀唐詩,同時我們還可以背誦唐詩,以逐步的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就不得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在閱讀古詩詞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難以理解古詩詞的基本內(nèi)涵。通常情況下,會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在這時老師就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并且加強對古詩詞的講解,逐步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三)肯定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進步,提升閱讀興趣
人人都渴望被肯定,而不希望受到批評和指責。小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中也是如此。實踐證明,當一個人的行為或者思想在得到很多人的鼓勵和認可的情況下,他就會更加有信心和勇氣去做一件事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千萬不要吝惜對學生課外閱讀所取得的進步的鼓勵和贊賞。比如,當我們在課間看到某位學生很認真地在看一本經(jīng)典故事書或者成語、寓言等書籍時,不論他們閱讀的效果如何,教師應該首先肯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這種自主閱讀學習的態(tài)度和觀念,是教師硬性要求學生閱讀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其次,對于小學生課外閱讀中掌握的材料或感人故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復述,或者開展一個故事分享會。如此,不但充分考驗了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的效果,更可以鍛煉學生上臺講話的勇氣和信心,這會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有利于促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和信念。
(四)開展豐富課外閱讀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育時,要想做好課外閱讀教學,需要重視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做好課外文章的閱讀,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所閱讀的課外文章的理解。
例如,為了推動學生閱讀,讓學生借助自己的閑余時間做好課外文章的閱讀,使得學生的課外文章閱讀能夠更有質(zhì)量,我便會開展名為“名著閱讀”的活動。在該活動中,我會向?qū)W生推薦多本名著,會鼓勵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本名著,進行閱讀。我會鼓勵學生做好隨筆記錄,會指引學生就所閱讀的名著,進行讀后感的寫作。這樣,學生便能夠有機會閱讀比較優(yōu)質(zhì)的課外文章,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地發(fā)展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例如,為了使得學生具備閱讀多樣課外閱讀的激情,我會開展“書籍分享”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我會鼓勵學生就自己所閱讀到的課外書籍進行分享,促使學生說一說分享的理由,并讓學生能夠就書籍所展現(xiàn)的基礎內(nèi)容進行講解。在這樣的實踐活動的指引下,學生能夠了解當下盛行的多本優(yōu)質(zhì)的書籍,能夠以比較積極且主動的姿態(tài),進行拓展性的課外書籍的閱讀,從而使得學生獲取豐富的閱讀素材,讓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提升。
總而言之,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都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和家長要對其持有一定的重視和關(guān)注,同時對學生給出一些科學性的指導建議。
參考文獻:
[1]葉麗紅.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有效策略的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000(011):5-5.
[2]陳怡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助力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途徑分析[J].考試周刊,20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