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忠
摘 要: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因為詞語是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主要手段,豐富而理解精確的詞語,不僅關系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更關系到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詞語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會自覺學習,才會產(chǎn)生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情境;語文教學;教學模式;理解
以往教學中,對閱讀過程中遇見的生詞,教師大多采取解釋的方法,而我現(xiàn)在主要是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教學中我力求把語文課上得“簡單”一些,摒棄慣常繁瑣的分析,“扎實”品讀詞語,做到“情境交融”,詞語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其豐富的內(nèi)涵才會顯現(xiàn),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才會得到升華。
一、喚醒生活,還原文字
藝術源于生活,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詞語,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詞語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世界、經(jīng)驗世界溝通,讓學生在聯(lián)想中調(diào)動起自己的生活體驗,喚起相似記憶,用心領會,使一些詞語打上學生各自鮮明的個性烙印。如我在執(zhí)教《海底世界》一文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感受“竊竊私語”的:師:在大海深處,我們都能聽見哪些聲音?生:蜜蜂嗡嗡的聲音、小鳥啾啾的聲音、小狗汪汪的聲音、還有的好像在打鼾。師:它們發(fā)出聲音的時候都有哪些特征?生:吃東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見危險時還會發(fā)出警報。師:哪些同學愿意表演表演?(學生表演)師:有了各種聲音的表演,海底是一副怎樣的情景?當學生回答出“竊竊私語”一詞時,我進一步引導:“生活中,你在哪些場合能體會到竊竊私語的感受?”當學生在交流中說出圖書館、課堂討論等“竊竊私語”場面時,學生已經(jīng)對“竊竊私語”有了準確的把握和體會。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觸景知意
“在語言情境中學習語言”,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巧妙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用機智的即興表演創(chuàng)設出具體的語言情境,能誘發(fā)學生自己介入語境的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完成對詞語的理解和學習。如在教學《帶刺的朋友》一文,指導學生理解“盯著”一詞,我是這樣做的:“瞧,老師正盯著教室的黑板報,大家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學生紛紛舉手說:“老師在看黑板報!”師:“對,‘盯字里有一個目字旁,說明是用眼睛看。大家再觀察一下,老師是怎樣看的?”我再一次盯著黑板報,學生又舉手了:“老師看得很認真!”“老師看得很專心!”“老師眼睛眨也不眨一下!”這樣通過動作演示,化抽象為具體,生動有趣,學生對詞語的意思可謂心領神會。
三、上下聯(lián)動,感悟詞義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在課文具體的語境中去揣摩,幫助學生攻克以詞解詞的難點,從而真正理解詞語的涵義。如在教學《稱象》一文時,指導學生理解“議論”,我出示課件,指名讀,問:“同學們,是誰在議論?”學生回答:“官員們?!睅煟骸凹热皇枪賳T們,那就說明人很多。官員們在議論什么?” 生:“官員們在議論怎樣稱出大象的重量?!睅煟骸罢垘讉€小朋友模擬官員,再現(xiàn)一下議論的場面?!保▽W生紛紛議論) 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個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這就叫議論?!边@樣的語境,可以讓詞語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從而更便于把握其涵義。
四、以讀代講,體會意涵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些詞語在隨文學習的過程中,可創(chuàng)設情境,在體驗中內(nèi)化詞語,從而體會文章的內(nèi)涵。如在教學《一只小鳥》時,師:你從哪兒讀出小鳥的快樂、幸福、令人羨慕?首先我像一個牧羊人,將孩子帶到豐茂的“草場”(課文),孩子們像一群小羊在“草場”自由徜徉,細心“咀嚼”(讀課文)。不一會兒,根據(jù)學生匯報,相機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有一只小鳥,它的巢在高高的樹枝上。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遠飛,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他們都覺得非常的快樂。
一天早晨,他醒了。那兩只老鳥都覓食去了。他探出頭來一望,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脆和柔美,唱的時候,好像“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在這兩個自然段中,我抓住 “啁啾”一詞來體會,我先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再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接著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表演老鳥與小鳥之間會說些什么話,讓學生體會小鳥一家的生活是多么溫馨、快樂、幸福,讓人羨慕。當學生交流“它探出頭來一望”,我又抓住“探”字,想象小鳥從甜甜的夢中醒來,好奇地伸出小腦袋,天真而又頑皮地東瞅瞅西看看的情景,它看見了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這樣的語言描繪,讓學生感受小鳥的歡快和可愛,此時,我又適時的讓學生想象小鳥還會看見哪些景物?接著欣賞《叢林鳥語》,學生耳濡目染,身臨其境,深切地感受到小鳥的歡快和幸福,體會到大自然的美。最后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合作讀,小組讀,齊讀),體會這只鳥的確快樂、幸福、令人羨慕。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要善于根據(jù)低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理解能力,精心設計,采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機械呆板的詞語教學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使學生實現(xiàn)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進行探究式學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詞語的意思,恰當?shù)剡\用詞語,更好地提升學習語文的興趣,達到學好語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沈玉順.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叢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