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晶晶
【摘要】在降壓減負的背景下,我國教育部對語文課堂的時間和課時數(shù)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在課內學習時間和學習資料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將閱讀活動由課內拓展到課外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必要之舉。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建立與課內閱讀的聯(lián)系,教會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促進學生語言積累、思維發(fā)展,在深度閱讀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正式與語文這門學科接觸的首要階段,也是他們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由于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積累方面還較為匱乏,同時在閱讀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并對他們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是十分有必要的[1]。對語言文字的合理運用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開展人際交流活動,還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小學生實現(xiàn)閱讀范圍的拓展和閱讀內容的延伸。核心素養(yǎng)為相關閱讀指導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課外閱讀對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作用和意義
1.1是培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
小學生正處于為今后人生發(fā)展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有利于他們在語文學習中形成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儲備自己需要的語文知識,進而把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上來[2]。教師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鼓勵小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籍,可以幫他們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在閱讀中主動思考和探究,有力地推動了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為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電子類游戲和新媒體節(jié)目充斥著小學生的生活,小學生很難沉下心來進行閱讀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可以突破教材內容的局限,把一些符合小學生心智特點的讀物推薦給他們,進而把他們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讓小學生能靜下心來讀好書,這對發(fā)展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意義重大。與此同時,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讓他們在閱讀中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促進他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2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2.1合理選擇,融入名著
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學生如果僅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去選擇,往往會選擇價值不高的書籍,使課外閱讀活動走向低效。教師要為學生留有寬松的閱讀空間,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推薦必讀與選讀書目[3]。課外書目往往沒有題材等方面的制約,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書籍時,要從同題材、同主題的書中選擇代表性的一種即可,從同一名家也選擇一本作品即可。教師要聽取家長、學生的意見,對推薦的書目進行適當?shù)男薷摹?/p>
小學生缺乏自我約束力,他們選擇圖書往往較為隨意,他們對搞笑的內容感興趣,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讓他們選擇感興趣、向善向美向上的書籍,能感受閱讀的樂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思考在閱讀中自己的喜歡之處、疑惑之處、有何感想,如何去說服他人來讀,學生通過梳理書的結構,通過推薦新書引發(fā)其他同學的閱讀興趣,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也能促進他們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很多學生往往對名著缺乏興趣,甚至有抵觸情緒,究其原因,他們缺乏足夠的耐心,教師要消除他們對名著的畏難心理,要通過多樣的方法調動他們閱讀的興趣。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童年往事”,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高,教師要將閱讀向課外拓展延伸,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呼蘭河傳》,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4]。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名著,有了課內學習的基礎,會大大降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難度。學生只有走進名著,能在閱讀中提升品位、提升能力。
2.2指導閱讀方法,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課外閱讀活動中產生無效閱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學化的方法,他們只是在家長和教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漫無目的地閱讀,沒有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制訂閱讀計劃,具有較強的機械化特征,這不利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為了變無效閱讀為有效閱讀,教師就要加強指導。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做好摘抄和記筆記,引導他們將閱讀的感受以隨筆的方式記錄下來,使他們加深對文本的記憶和理解。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綜合運用略讀法和精讀法,比如,對于資料性和故事性的閱讀材料可以略讀,而對于文筆優(yōu)美、邏輯性強的材料則可以精度,必要情況下還可以做好批注,以此記錄自己的疑惑、感受等,這可以實現(xiàn)閱讀與思考的結合。
2.3豐富閱讀內容,拓展閱讀途徑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指導小學生展開課外閱讀活動,需要盡可能地豐富課外閱讀的內容,不斷拓展閱讀途徑,讓小學生從不同的課外閱讀作品中汲取豐厚的營養(yǎng),而不是拘泥于同一類型或者是內容相近的文學作品。教師可以把不同類型的經(jīng)典作品推薦給小學生,或者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讓小學生在圖書館中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還可以借助網(wǎng)絡信息技術把電子書籍發(fā)給學生共享。這樣通過多種閱讀途徑,使小學生的閱讀內容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提高了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作品的閱讀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介紹海倫·凱勒的生平,讓小學生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然后制作微課課件播放給學生,從情感上打動學生。與此同時,把本書的電子版分享給學生閱讀,并讓他們在網(wǎng)絡上自行收集并閱讀海倫·凱勒的勵志故事,進而把他們堅強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起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把握閱讀教學的特點,針對學生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展開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幫助小學生把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起來。
參考文獻:
[1]何麗麗.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助力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途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0(A0):27-28.
[2]陳怡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助力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途徑分析[J].考試周刊,2020(88):27-28.
[3]史樂茜.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0(25):51-52.
[4]陳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