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發(fā) 哈能寧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運用實驗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以鞏固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的能力,對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提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尤其在生本教育理念大背景下,將趣味化學實驗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降低知識難度,易于學生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對此,教師可就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化學實驗;初中;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4-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58
化學知識的起源就是實驗,科目的發(fā)展也依賴實驗,但實驗過程具有較強的嚴謹性和縝密性,這對于初次接觸化學知識的初中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而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簡化實驗難度,便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可以使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得以有效提升。
一、趣味導入,吸引學生關注
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且運用于生活,尤其實驗中很多內容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實驗的導課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從生活層面入手,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以此吸引學生關注,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由于化學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這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制約,甚至會使部分學生產生對化學知識的恐懼心理。因此,為突破這一教學難題,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之前,直接在導課環(huán)節(jié)為學生開展趣味性較強的化學小實驗,這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知識的學習難度,使學生感受到實驗的趣味性。比如,有一部分知識點,其理論描述較為復雜,學生難以理解,但生活中的一個很小的現象就可以解釋這種理論知識,有效降低了化學知識的學習難度,便于學生認知、理解。因此,需要教師將這一化學實驗在導課環(huán)節(jié)引入,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初始階段,通過趣味的小實驗就能夠認知本節(jié)課的理論知識。然后,也應在導課環(huán)節(jié)就讓學生親自動手實施趣味性化學實驗,學生在之前觀察教師實驗的基礎上,再進行動手實驗,可以更進一步見證實驗的全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這一現象的理論知識,進而達到通過趣味實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然后,再從導課環(huán)節(jié)平穩(wěn)過渡到正常授課環(huán)節(jié),以循序漸進的模式,逐步對學生講解理論內涵,梳理化學概念,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
二、鼓勵實驗,激發(fā)實驗興趣
化學實驗涵蓋了較多的化學知識,且不同的實驗其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在導課環(huán)節(jié)可以對學生演示趣味小實驗之外,為增加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程度,在正課環(huán)節(jié)也可以為學生演示實驗。因此,在對學生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無論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化學實驗,教師均應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中來,通過實驗引導,可以讓學生更深刻體會到實驗的趣味性,也能夠更加高效地認知化學概念,還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提高動手實作能力[1]。有一部分化學概念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不通過化學實驗,單純地以講授法對學生講解其理論內涵,學生會難以理解,甚至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壓力和負擔。所以,教師可以在講解某一個關鍵點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化學實驗中,通過親手操作實驗,看到化學原理的產生過程,這會強化學生的記憶,使學生深度理解化學知識。同時,在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實驗基礎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體系化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從動手實驗開始,逐步理解化學知識,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從而使學生能夠認知概念,理解內涵。
三、課外拓展,強化實驗趣味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除了在課堂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開展教學之外,也可以拓展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課外拓展學習模式,讓學生從生活層面入手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化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這有助于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此外,由于化學知識本身與生活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所以,教師也可以將實驗在生活層面進行延伸。在課外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也應注意強化實驗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學生關注,并簡化學習難度。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趣味實驗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通過趣味實驗進一步鞏固對知識的認知程度,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的積累,達到量變到質變的突破。在進行課后趣味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自主尋找實驗所需材料,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責任意識,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與生活的關聯性,讓學生真正懂得化學知識源于生活。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自行搜集實驗素材的基礎上,也應結合教材中的理論內容自行設計實驗過程,并證明化學理論,還應逐步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學習體系,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及動手能力。
四、整合內容,呈現趣味實驗
在對初中學生開展趣味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整合各個層面的內容,幫助學生開展實驗,以此提高實驗的效果和質量。整合內容主要包括化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內容、普通化學實驗、趣味化學實驗等。教師可以將某個化學知識點的內容進行提取,然后,整合上述不同層面的化學知識內容,將最適合實驗的方法與這一知識點內容進行融合,并以此為依據,開展更多的實驗教學,使學生能夠動手實施不同的化學實驗,以此達到通過實驗量的積累實現質的突破[2]。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與實驗相關聯的內容,并與教材中的實驗結合,這會激發(fā)學生實驗的自主意識,使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以提升。同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在實驗后,總結實驗原理,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趣味化學實驗只是一個載體,其主要教育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實驗過程,激發(fā)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實驗的方式,更加清晰地理解化學知識的內涵主旨。同時,整合內容開展化學實驗,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術鞏固理解實驗
化學實驗的特點是:任何一個在實驗中產生的化學現象都會轉瞬即逝,學生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現場進行化學實驗,也會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如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實驗中途失敗等。而且,化學課堂時間有限,準備材料有限等因素,又很難開展二次實驗,而這些都會對學生接下來學習化學知識產生阻礙,學生一個知識點沒有理解,自然影響到后續(xù)學習,甚至導致學生直接放棄對這一個化學實驗內容的學習。所以,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教學與趣味化學實驗進行有機融合,利用信息技術將一個完整的實驗過程錄制留存,然后,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驗內容,這樣學生不會錯過每一個趣味實驗的細節(jié)。對于一些難度性較強的實驗,學生也可以隨時進行暫停、循環(huán)播放等。這種反復觀看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清晰、完整地觀看實驗過程,直到完全理解實驗的內涵為止,有效提高了化學知識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錄制趣味化學實驗小視頻,將視頻內容進行分解,分層錄制每一個實驗步驟,再將所有的視頻進行整合,這會使視頻內容更加完善,也更具針對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現狀各取所需地觀看化學視頻,以此從自身角度理解實驗內容,也可以學習化學理論內容,從而達到從多元角度提高化學知識學習能力的目的。而且,這種自行設計的趣味化學實驗,也可以讓學生在錄制視頻的過程中產生一些全新的想法,并積累錄制視頻的經驗,也能夠提高化學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動手能力,真正凸顯出信息技術與趣味化學相結合的教學價值與教學優(yōu)勢。同時,還能讓學生在錄制視頻的過程中,提高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認知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的化學實踐運用能力也能通過自制化學視頻而得以有效提升。
六、創(chuàng)新方式,理論實踐融合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思維意識,雖然趣味化學實驗可以吸引學生關注,但學生也會產生審美疲勞。因此,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趣味實驗的方法,使學生始終都感覺到新鮮感,才會不斷產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動力。教師應注意每一節(jié)課上的趣味化學實驗都不重復,并且將每一個趣味化學實驗的原理都對學生講解,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學生在理解化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更加高效地認知實驗現象[3]。同時,也應傳授學生如何設計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先研究化學知識的理論,將無法理解的化學知識理論進行記錄,并在閱讀過化學教材后,將所有的化學短板問題通過搜集資料進行自主學習,與其他學生討論,也可以請教教師,盡快補齊理論短板,在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再自主設計趣味化學實驗,還應注重嚴謹性與趣味性的并存,使實驗即可以闡述清楚化學理論,也能夠感受到實驗的趣味性,以此確保學生能夠自發(fā)自覺地學習化學實驗。并且,教師也不要怕學生的想法出現錯誤,只要學生有想法、有創(chuàng)意,教師就應鼓勵學生,然后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將想法變成實踐,這可以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自信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還能夠通過化學實驗證實自身的趣味化學實驗創(chuàng)意是否正確。即便實驗失敗也不要顧忌,要告訴學生失敗是成功之母,任何一個實驗定義的形成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更不是一兩次化學實驗就能進行成功的。所以,只要善于在失敗的實驗上總結規(guī)律,并不斷完善實驗,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定會實現質的突破,提高化學實驗能力。
七、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其教學質量優(yōu)質與否,與化學實驗具有較強的關聯性,而趣味化學實驗較比傳統(tǒng)化學實驗,既保證了實驗的嚴謹性,又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讓學生在輕松寬泛的氛圍中學習和認知化學實驗,理解實驗現象,也能夠讓學生的化學理解能力通過趣味化學實驗得以有效提升,使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徐拴生.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36):112.
[2]王磊.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20(15):115.
[3]侯國斌.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育觀察,2020(7):139.
作者簡介:王宗發(fā)(1981.6— ),男,漢族,甘肅古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化學教育教學。
哈能寧(1994.2— ),女,漢族,甘肅古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