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唱與表演唱課程是高校音樂教學中的主要課程之一,在實現培養(yǎng)目標和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提升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和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另外,重唱與表演唱作為培養(yǎng)聲樂專業(yè)人才的必修課,實踐性極強。高??梢越Y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和安排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重唱與表演唱能力的提高。故而,對重唱與表演唱課程設立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分析這門課程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期在高校聲樂課程中實現重唱與表演唱課程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重唱;表演唱;聲樂教學;舞臺實踐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音樂專業(yè)中的聲樂教學受到了較多的關注,其中重唱與表演唱課程是重點關注對象。因為它是一門以表演為重點的實踐課堂,所以教學創(chuàng)新也是其核心理念之一。在這樣的舞臺實踐中,學生可以快速地提升專業(yè)水平,學會把握劇中人物特征和情感的表達。在高師聲樂教學中,重唱與表演唱不同于音樂技巧類課程以及傳統(tǒng)的音樂史論類課程。在該課程的練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扮演多個角色,包括學生本身、演員,甚至是導演[1]。通過這種多重角色的訓練,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其中,靈活切換,在不斷的練習中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不斷進步。
一、重唱與表演唱課程開設的重要作用
(一)利于學生接受
獨唱這種形式只有一個聲部,練習者只能演繹單旋律的作品,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表演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到作用,但學生所學到的表演、所了解到的聲樂形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這會導致學生個人音樂風格不夠獨特[2]。就目前來看,大多數的高校打破了單一形式的教學,將重唱與表演唱設為聲樂教學的重點學習課程。相較于獨唱教學,這一課程的教學模式更為靈活,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優(yōu)勢更能凸顯出來,也可以深入地接觸多元化的音樂形態(tài),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擁有多樣的選擇。此外,這門課程可以通過細致化但又不乏專業(yè)化的形式讓不同基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輕松,可以更容易地提高其演唱能力。
(二)提升教學活力
隨著高校音樂課堂形式的多樣化,個別化教學不再是教學的重點方向,集體化教學的特征更為突出。在實踐的過程中,為了高效地展開音樂活動,超高的表演技能與綜合音樂素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離不開重唱與表演唱這種高度強調合作的課程的教學。重唱與表演唱作為多元化聲樂教學的課程形式之一,具有集體化教學的特征。教師可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和優(yōu)勢,展開集體化的聲樂教學,使整個課堂更具活力,并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來有效地提升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3]。
(三)提高舞臺表演能力
提高舞臺表演能力是每個學習聲樂的學生所追求的最終目標?;诖?,高校設立了重唱和表演唱這門課程,其集整體性規(guī)律、重唱獨具的特征與舞臺實踐于一體,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扎實的演唱技巧與方法,進而提升舞臺表演能力。在重唱與表演唱這門課程中,學生接觸的音樂表達形式多樣,如齊唱和對唱。這樣的比較練習有利于學生了解聲音的協(xié)調變化,并能夠用他人的音色與自己的作比較。通過這樣的演唱聯(lián)系,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表演,進而提高掌控舞臺的能力,并能進一步從開演唱會的歌手的角度來感受演唱與表演的關聯(lián)性,為其今后舉辦音樂會和進行舞臺實踐提供保障。
二、重唱與表演唱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分段式教學
明確教學目標在整個重唱與表演唱課程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鑒于此,重唱與表演唱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立多個短期目標。其中,短期目標要更細致化,針對每個階段的不足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方案,讓學生認真剖析作品,領悟歌詞表達的內涵,著重從練習舞蹈動作和協(xié)調舞臺感上來培養(yǎng)學生舞臺表現力。同時,將這樣的間斷性的短期目標作為重唱與表演唱課程的重點教學目標。對于每一位聲樂練習者來說,無論是在重唱還是在合唱中,多聲部演唱技能都是必備的,能夠使學生更快地融入重唱或表演唱中[4]。學生具備了這一能力后,則可以在鋼琴伴奏的過程中融合伴奏織體,從而提升整個演奏效果。另外,短期目標的另一種說法為“近期目標”,即可將整體教學目標細化為近期的每堂課所要實現的目標以及幾堂課積累之后的成效,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角色轉換能力、情感表達能力、作品詮釋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實現短期目標的方向。高校聲樂專業(yè)的學生需要兼具這些能力,深入了解角色,掌握聲音技巧,不斷提升音樂素養(yǎng)。
(二)合作互動教學
不同課程的教學過程都有長期教學目標和短期教學目標之分:長期教學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不斷地將教學內容細化,讓學生慢慢踐行,點滴進步;而短期教學目標則是以課時為基礎來展開。在教學實踐中應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質量,從這一角度而言不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二者都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效果。當教師制定短期目標時,要因人而異,結合學生的個人情況,細化教學目標,精心備課,高效地開展課堂教學,積極進行課后總結,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探討,從而使學生能夠相互幫助,共同進步,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5]。一方面,教師傳授知識時要注重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明確角色,準備好服裝與道具,安排好表演形式,在與學生高效的互動中進行講授,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脫離課本,遵從基本的內容來設定人物角色;另一方面,對于同聲部的學生,可以與他們在互動中一起探討識譜,共同將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充分呈現出來。當團隊中出現了聲部分布不合理的情況時,教師要嘗試著從分析作品和深入理解作品的角度來對學生展開指導,力求實現接近完美的表演。另外,為了增強師生的互動效果,教師要合理設置講授的內容和練習進度,穩(wěn)扎穩(wěn)打,確保每堂課的效果,并在課后與學生進行進一步的交流,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給予糾正,從而達到強化學習的效果。
(三)構建合作關系
高校要想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構建群體合作的關系。在獨唱練習中,學生會受心理、時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能得到很好的練習效果。而重唱與表演唱可通過群體合作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深入掌握聲樂演奏技巧和積累舞臺經驗,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另外,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聲樂演奏的相關表達技巧和練習方法。而通過重唱與表演唱,學生可以在群體聯(lián)系中接觸到更多的音樂資源,學生之間互相分享,在團體合唱中共同進步。此外,隨著聲樂教學的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學生的接收能力和應變能力越來越重要。教師可以利用重唱與表演唱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及時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并予以彌補,把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教師還可以在重唱與表演唱課程教學中多增加一些實踐內容,讓學生在不同的舞臺實踐中積累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進而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和表演技巧。同時,教師應當把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可指定相關主題讓學生根據所學進行舞臺表演,把合作的力量發(fā)揮到極致。
三、結語
重唱與表演唱是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但可以改變聲樂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還能夠實現因材施教,讓學生依照個性化需求快速地進步,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反復的舞臺表演練習中樹立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聲樂學習,學生可以掌握更全面的表演技巧,在舞臺表演中對音樂作品有進一步的解讀和詮釋[6]。本文分別從分段式教學、合作互動教學、構建合作關系三個方面對重唱與表演唱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敘述,發(fā)現重唱與表演唱課程教學能有效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在今后的音樂表演中能夠更完美地呈現音樂作品。
參考文獻:
[1]武倩.“重唱與表演唱”在高師聲樂表演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黃河之聲,2018(22):82-83.
[2]郭年平.聲樂教學中獨唱與合唱的異同[J].北方音樂,2019(21):107-108.
[3]李莎,郭民建.多元化聲樂教學模式的設計[J].當代音樂,2020(6):33-34.
[4]劉錚.聲樂教學中的重唱與表演唱探究[J].北方音樂,2018(14):213.
[5]郭立楠.淺談重唱在聲樂教學中的價值及運用[J].大眾文藝,2018(22):231.
[6]胡若耶.淺談“重唱與表演唱”課程的教學方法[J].藝術大觀,2019(16):297-298.
作者簡介:
姚立華,海南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