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京
【摘要】在中小學教育中,音樂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還是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音樂教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而生本教育在音樂課堂教學的作用,就顯得更加尤為重要和突出。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筆者認為把生本教育理念運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音樂活動,同時掌握音樂的基本技能和素養(yǎng)。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育、生本教育、搭建舞臺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為重要的基礎是發(fā)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認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標志。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指“以學生為主體的,為學生想學、好學而設計的教育”。那在音樂課堂中,又如何把主體真正的交給學生呢?筆者結合實踐教學,分享幾點在音樂課堂中實施和貫穿生本教育的方法。
一、展示才華,吸引學生
“因為愛所以愛”,學生會因為喜歡、崇拜一個老師而喜歡這門課程。所以,筆者制作了一個自我介紹的課件,里面包含了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專題采訪、演出劇照、原創(chuàng)歌曲、表演視頻等,同時給學生分享成長的故事、演出的經(jīng)歷等。通過第一堂課的接觸,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對我、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他們用文字表達出對我的愛:“譚老師,您真的太厲害了,您的口才真好,您的歌聲真好聽,我希望在老師的課堂上收獲很多的知識!”“老師很厲害,我希望您能在我未來三年的初中學習音樂生涯中,引領我前進的方向?!薄白T老師,我可真佩服您!我要向您一樣努力奮斗,考上最好的音樂學院!”“譚老師,我感覺你又漂亮又厲害,你是我遇到過的最好的音樂老師!”……
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的55387魔鬼定律可以用到所有的見面。讓學生記住我、喜歡我、期待上音樂課,這些目的都已經(jīng)達到了,接著就要了解學生。師生之間只有相互了解、互相喜歡與尊重、才能構建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所以,筆者設計了調查問卷,從問卷結果掌握了每個班學生的音樂特長情況、學困生情況、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等等。
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
通過連續(xù)幾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學樂器的學生在逐年提升,樂器的種類也在逐年豐富,學聲樂的學生不多,但是也有小幅度提升。學習成績好的,所學的音樂種類也更多、堅持學習的時間也越長。有的一個班有80%的學生都有音樂特長。
關于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調查發(fā)現(xiàn),幾乎96%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認為音樂課的目的在于調節(jié)緊張的專業(yè)課程學習,使自己放松。而只有4%的學生喜歡古典音樂,認為上音樂課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同時有益于自己的專業(yè)課程學習。
對此,我們要有一種符合時代特征的音樂課的教學模式,時代在進步,“一代教育人做一代教育人的事。如果用昨天的方式培養(yǎng)今天的孩子,無疑會失去孩子的明天”。音樂教學也是如此,了解學生、分析學生、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
因此,把現(xiàn)代的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當中也是實施生本教育的必要手段。筆者布置學生自己動手做課件課件,課件內容可以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題材,因為現(xiàn)在大部分的學生對電腦的操作非常的嫻熟,讓學生自己制作課件,在制作的過程中,他們要去查找相關的音樂主題,這樣學生對要掌握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課件制作好之后,筆者鼓勵學生站到講臺上來講課,這樣既可以鍛煉他們的膽量,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口才,講得好的下面的同學會給予肯定的掌聲,不敢講的可以請同學或老師幫忙,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都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課堂效果非常好。制作精美的課件,也可以拿到其他班級去展示,這樣,學生們就會相互取長補短,不斷進步了,筆者也可以從中了解到現(xiàn)在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比如像林肯公園、LADI GAGA這些國外的流行歌手與樂隊等;還可以欣賞到不同的學生的講課風格。
三、搭建舞臺,大膽表現(xiàn)
每個人都希望被人欣賞,都希望能得到鼓勵的掌聲。如何在音樂課堂中讓學生樹立自信,在學中用,在用中學,主動展示,大膽創(chuàng)新呢?
首先,要搭建舞臺,喚起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有學習能力,并能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于是筆者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風琴的學習和演奏。幾節(jié)課下來,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雖然有的學生的表現(xiàn)有時不盡如人意,但從學生的臉上看到了興奮,激動和喜悅??梢钥闯觯ぐl(fā)興趣不在于周而復始的訓練,而在于給他們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同時,筆者會安排5分鐘左右的時間,會讓學生上臺表演,表演的形式可以是唱歌、跳舞、彈琴、樂器演奏等等,通過這樣的才藝表演,同學們之間既可以相互學習,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還可以挖掘有藝術潛能的學生。
其次,在課堂上多用激勵的語言,讓學生體驗被賞識的感覺。一臉甜甜的微笑,一個輕柔的手勢,一束關愛的目光,一句暖人的贊語無不令學生賞心悅目,歡欣鼓舞,調動了他們積極參與到音樂課中來,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最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藝術的氛圍之中。音樂課堂上,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道具展示到學生面前,讓他們親自嘗試。比如講到芭蕾舞劇《天鵝湖》時,筆者先講述了天鵝湖那美麗動聽的愛情故事,再欣賞了舞劇的主要情節(jié),接著拿了幾雙芭蕾舞鞋給學生試穿,并讓他們模仿劇中舞蹈演員的姿勢進行表演。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參與,跳了幾個動作后,他們告訴我,原來芭蕾舞鞋的前半部分是用木頭做的而且非常窄小,很難想象舞蹈演員是怎樣穿著這樣的鞋在舞臺上表演出那么精彩的舞蹈的,由此激發(fā)了學生對藝術工作者的敬佩和向往。
四、結語
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先學后教,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體驗音樂,從學習音樂知識的技巧向學習音樂的情感意蘊進發(fā)。音樂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應當綜合美學、教育學等不同學科的內容,通過學科融合,精心設計出更符合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需求的音樂教學形式。通過積極的號召與引導,不斷增強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能夠有效推動雙減視野下的中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構建。
參考文獻:
[1]許洪帥. 新時代中小學音樂課堂變革的方向、經(jīng)驗和對策[J].? 課程.教材.教法. 2021(05)
[2]白葦娜. 順性而育 打造靈動音樂課堂[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