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麗
摘 要:作文教學是檢驗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試金石,也是語文教學中難度最大的部分。本文在分析仿寫對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基礎(chǔ)上,就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實施仿寫策略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 仿寫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17
作文教學之所以難,在于“文無定法”且“詩無達詁”兩個方面?!拔臒o定法”意味著沒有放四海皆準的有效教學方法可以借鑒,而“詩無達詁”則表明難以用像判定數(shù)理化試題答案那樣的客觀標準來評定學生寫作成果。但是“文無定法”并不是“無法”,“詩無達詁”也絕非“不能詁”。揆諸先賢的寫作經(jīng)驗,仿寫是學習寫作技巧、形成寫作能力的基本規(guī)律和主要方法。
一、作文教學是一個“歷史難題”
語文教學難教,已經(jīng)成為一個“歷史問題”。早在1978年,著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即指出:中小學語文教學用時占全部教學時間近三分之一,但是教學效果“少、慢、差、費”,大多數(shù)中學生學不過關(guān),畢業(yè)生語文水平低,學生語文不過關(guān)。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多輪次的大規(guī)模課程和教學改革,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難題似乎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集中在作文教學上,就是“作文難教,作文難寫”。2016年,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鄭也夫在一次演講中認為:“我教學這些年,帶過不少碩士生博士生,也指導(dǎo)過本科生的論文。我所親自指導(dǎo)過的學生中有多大的比例文字上還算過關(guān)?大概十分之一。作為中國頂級大學,這個比例是不是太低了?”連中國最頂尖大學社會學專業(yè)的大部分學生文字都不過關(guān),提高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成效的任務(wù)顯得極為緊迫。
二、仿寫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任何技巧和能力的培養(yǎng),都來自模仿和反復(fù)練習,是一個不斷實踐、勤學苦練的過程。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53歲時在《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中自述其學習書法就是不斷模擬和臨摹。他年少時學衛(wèi)夫人的書法,長大后借鑒李斯、曹喜等書法名家的筆法,后來又博采鐘繇、蔡邕諸家之長,終成一代書圣。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既是工具性的,也是實踐性的。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要求通過教學,學生能夠使用語言這個工具,正確、熟練地“聽、說、讀、寫”,其中最難的就是“寫”。作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訓(xùn)練學生的寫作技巧,習得熟練使用母語寫作的能力。寫作作為一種技藝和能力,其養(yǎng)成自然也離不開模仿和借鑒,這是已經(jīng)被歷史實踐證實的根本規(guī)律和重要經(jīng)驗。事實上,很多我們熟知的名篇名句,都是仿寫的結(jié)果。西晉文學家左思,年少時讀到東漢張衡的《二京賦》,嘆服其才思之高妙與文辭之華美,于是反復(fù)研讀,揣摩精思,最終得其三昧,用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一時之間詩人作家爭相傳閱、權(quán)貴之家競相傳抄,成就了“洛陽紙貴”的文壇佳話。被贊為“神童”,位列“初唐四杰”的王勃,其《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可謂是千古絕唱,其實也是仿寫南北朝庾信的《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枊共春旗一色”。
現(xiàn)當代大作家的寫作經(jīng)歷也表明仿寫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大文學家魯迅先生就坦陳:“文章應(yīng)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濒斞赶壬拈_山之作《狂人日記》,就深受俄國大作家果戈理《死魂靈》一書的影響。當代著名作家,有多篇作品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汪曾祺先生也有仿寫的經(jīng)歷,他在《揉面—談?wù)Z言》一文中說,《沙家浜》里有兩句流傳甚廣的唱詞:“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是從蘇東坡“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脫胎出來的。
可見,仿寫是練習寫作的必經(jīng)之路,這是寫作的內(nèi)在特點所決定。
三、仿寫教學的幾個重要問題
仿寫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要實現(xiàn)仿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合理高效運用,需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一)仿寫的選材要精
《帝范》卷四中有一段唐太宗對他兒子李治的告誡:“取法于上,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這個道理表明,選擇學習的對象至關(guān)重要。就中小學生的作文仿寫而言,要精心選擇最合適的仿寫對象,這是仿寫教學是否有效的根本前提。精當?shù)姆聦懖牧夏軌蜃屪魑慕虒W事半功倍,反過來,粗劣的仿寫不但不能提高寫作能力,反而會因其消極的示范損害學生的寫作興趣與信心。怎樣才能選好仿寫的材料?我們有以下兩點建議。
1.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選材。皮亞杰的建構(gòu)心理學認為,人們學習和獲取知識,總是以已有的心理結(jié)構(gòu)、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因此,選擇中小學生的仿寫材料,就必須貼近學生的情感、知識、能力與生活實際,讓學生夠得著、仿得上。從這個角度講,語文課本里的經(jīng)典文章,就是學生仿寫的好材料。當然,貼近學生的實際選材,還要求根據(jù)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差別,選擇相應(yīng)難度的仿寫材料,讓學生能夠從仿寫材料中找到自己能力提升的適當空間。
2.選取的仿寫材料要具有仿寫價值。仿寫光有課本里的文章還不夠,還應(yīng)該找一些生動活潑的、精彩的材料供學生參考。比如,汪曾祺在《受戒》這篇小說中,寫趙大伯家的院子:“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一白,好看得很。梔子花香得沖鼻子。順風的時候,在荸薺庵都聞得見?!边@段文字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一個農(nóng)家小院的美麗和風致,其觀察之精微與用筆之簡練,是值得模仿學習的。諸如這樣的仿寫材料,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才選得出來。
(二)仿寫需要注意方法
仿寫的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是有實仿和虛仿兩種。所謂實仿,就是“照虎畫貓”,別人怎么寫景、寫人,學生借用其方法,寫自己熟悉的景和人。比如,參照汪曾祺寫石榴樹和梔子花,寫一寫自己家陽臺上花草,或者寫公園里的風景。參照汪曾祺寫趙大娘母女和巧云的手法,寫自己親人、教師或者同學。
所謂虛仿,就是領(lǐng)悟仿寫材料之所以精彩的道理,學習別人觀察的視角、蘊藏的情感以及之所以如此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由實仿到虛仿,是一個不斷訓(xùn)練、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寫作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要求虛仿。對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不妨先要求其實仿,待其能夠掌握仿寫的方法之后,再提升到虛仿的階段。同時,仿寫也應(yīng)該是一個由點到面、由片斷到全篇的階梯式發(fā)展過程??梢韵茸寣W生進行片斷仿寫,即仿寫一個段落或者一個細節(jié),然后在段落和細節(jié)的基礎(chǔ)上不斷擴充內(nèi)容,最終發(fā)展到謀篇布局,寫完全文。
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仿寫不能一仿而過,而是一仿到底,反復(fù)練習。這也是著名學者、書法家啟功先生在講述書法練習時所強調(diào)的道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同一個字反復(fù)練習直到寫好,遠比泛泛去寫而不求質(zhì)量要有效得多。這就要求在仿寫的時候要指導(dǎo)學生反復(fù)錘煉文字、暢達文意,直到學生能寫出與仿寫對象大致相似乃至形神兼?zhèn)涞某潭取?/p>
(三)仿寫要建立在廣泛的閱讀與對生活的感悟之上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缺乏基本的閱讀積累,仿寫就會生硬僵化,難以實現(xiàn)從仿寫到創(chuàng)造的轉(zhuǎn)化。古人所謂“能讀千賦則善賦”“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茲不贅述。
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仿寫不但要仿經(jīng)典,更要“仿生活”。也即是說,在指導(dǎo)學生仿寫的同時,還必須啟發(fā)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正如陸游《示子遹》所云:“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蔽恼录慈耍瓷?。沒有生活,就沒有文章。教師可以在仿寫之前,指導(dǎo)學生觀察一家面館的老板、一條街的店鋪招牌、一種小吃的特點等,然后選取相應(yīng)的材料供學生閱讀,之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參照仿寫材料進行作文。這種方法,既可以幫助學生從容下筆又可以將生活與寫作結(jié)合起來。
幫助學生觀察生活,還可以指導(dǎo)學生學會做觀察筆記,這也是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唐代大詩人李賀就有一個“詩囊”,隨時記下他的思想火花和靈感。列夫·托爾斯泰從不離開筆記本,不論在什么地方,他都在注視著一切,觀察著生活,記錄著一切有意義、有趣味的東西。他認為真實總是有趣的。隨時隨地觀察生活,記錄生活,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良好的寫作訓(xùn)練。
四、仿寫是為了超越和創(chuàng)新
明代文學家王鏊在《震澤長語》中論作文秘訣說:“為文必師古,讀之使人不知所師,善師古者也。韓師孟,今讀韓文,不見其為孟也。歐學韓,亦不覺其為韓?!边@就好比化糖入水,水有糖之味而不見糖之形。仿寫只是手段,訓(xùn)練寫作技巧、培養(yǎng)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才是教學目的。因此,仿寫不是偷懶,更不是抄襲,而是為了通過仿寫達到不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