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梅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徑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2012年11月8日,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首次提出 “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它完整地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和具體內容,明確指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抓手,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叭齻€倡導”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系,構成了一個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整體。從國家、社會和公民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進行概括。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一詞,之后幾乎每年都會將工匠精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匠精神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可或缺的核心素養(yǎng),是公民職業(yè)道德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新時期弘揚工匠精神是推進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要抓手和精神保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路徑之一。
技工院校的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和接班人,他們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未來大國工匠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他們的職業(yè)理想與信念。技工院校作為培養(yǎng)技能人才的主要場所,應在教育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工匠精神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逐步堅定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強化學生的使命擔當,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為他們成長為大國工匠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徑探究
(一)深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yè)技能教育的融合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校的思政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就思政教育多次發(fā)表講話,為學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技工院校只有將思政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培養(yǎng)更加優(yōu)秀的技能人才。
要深入推進思政課程改革,組建思政課程研發(fā)團隊,加快思政課程體系建設。結合教學要求,系統(tǒng)地、有針對性地更新豐富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與重要時政聯系起來,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鼓勵和敦促思政教師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感、獲得感。多渠道建立思政教育社會實踐教學基地,深挖當地紅色資源,找尋適宜建設成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社會實踐教學基地的場所。
充分發(fā)揮學科育人價值,挖掘各學科思政元素。協(xié)調其他課程與思政課程的關系,避免簡單重復,防止課程思政形式化、表面化,實現兩者有機統(tǒng)一、邏輯互補。結合各門課程特點,遵循各門課程建設規(guī)律,將思政元素滲透到專業(yè)教學中,做到“潤物細無聲”。引進先進的教學技術,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觀察、學習、實踐中思考,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自覺弘揚工匠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技工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要求技工院校必須抓實專業(yè)技能教育,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腦動手的習慣,具有吃苦耐勞、精益求精、永不放棄的精神。及時更新各專業(yè)教學內容,關注各專業(yè)前沿發(fā)展動向,充分發(fā)揮各級各部門技能大賽的風向標作用。利用先進的教學資源,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改進教學評價方式,用發(fā)展的、欣賞的眼光,鼓勵學生進步、肯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和階段性學習成果,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工匠精神的全方位滲透
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建設途徑和載體,促進環(huán)境文化、精神文化、活動文化與制度文化的相互融合。整合新舊媒體,加快搭建新舊媒體宣傳平臺,利用平臺做好校園文化宣傳工作。深挖舊媒體的新功能,繼續(xù)發(fā)揮黑板報、廣播站的宣傳作用。關注學生常用的新媒體,開發(fā)新媒體宣傳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和曝光度,提升校園文化知名度。開展有意義的、豐富多彩的校園特色文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土壤,鞏固思政教育的文化引導力,強化思政教育的感染力、行動力。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和完善技工院校人才培養(yǎng)機制
不斷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工匠精神提供保障。分析青年教師的成長機理,創(chuàng)新教師養(yǎng)成機制。政治正確、信仰堅定、嚴謹自律是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大監(jiān)督考核力度。重視提升教師業(yè)務能力,推薦教師參加各級教師培訓,抓好“青藍工程”建設,通過“傳幫帶”促進老中青教師的交流學習。加強校企深度合作,鼓勵教師深入企業(yè),了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建立健全思政課程的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以及激勵機制,開辦相關講座,定期開設思政課程和專業(yè)課程的公開示范課,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引領作用。
三、小結
技工院校的學生承擔著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任,同時也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匠精神”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政府、企業(yè)、學校齊心協(xié)力不斷探索。技工院校應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深刻領會新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與技工教育的融合路徑,為培育大國工匠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8).
[2]李金玲,郭家威,凌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夢的價值內核[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4(20).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