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玉秋 蒙惠芳 陳小燕
摘? ? 要:當前我國的小學教育受到升學為大思想的左右,重視課堂教學和課下的題海戰(zhàn)術,導致素質(zhì)教育的內(nèi)容出現(xiàn)嚴重失衡,育人的內(nèi)容不足,育人變成了口號。學生嚴重缺乏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思維模板化,體育鍛煉不足。文章從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角度,針對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這些問題,從自主學習、數(shù)學學習、玩樂教育和人文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可供實踐的建議與方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數(shù)學學習;玩樂教育;人文情懷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11-0071-02
教學實踐是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深入小學校實習,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雙減背景下,實習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應對面臨的問題。文章就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應對策略,主要從自主學習、數(shù)學學習、玩樂教育和人文教育等方面加以闡述。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小學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大力投入資金改善教學環(huán)境,軟件和硬件設施都大幅提升。但受到片面追求升學率這一功利思想的左右,教學工作被全面強化,育人工作遭到擠壓,育人的內(nèi)容也逐漸被忽視,甚至流于形式。在升學壓力下,學生的學習不堪重負,他們沒有了天真爛漫的童年。不少學生不了解自然和社會,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我為尊,缺少集體觀念和愛國熱情。
小學階段被視為正規(guī)教育的開端,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個大問題。當今社會飛速發(fā)展,信息量巨大,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決定學生學習的效果。有些學生在面對一道陌生題目時,認識題中的每個詞,理解每句話,學過每個知識點,但仍不知如何下手,僅僅因為沒有見過此類題型。這說明學生嚴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小學生在本該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候,沒有受到循循善誘的啟發(fā),而是被一味地灌輸標準答案和制定答題模板,導致學生思維形成定式且缺乏變通。很多學生機械地聽從家長和教師的安排,倘若家長和教師沒有安排,就不知學什么、如何學,甚至不會預習。父母參與兒童教育是有益的,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過度參與則可能對兒童成長產(chǎn)生不利影響[1]。從高校學生教學實踐反饋的問題來看,父母過度參與教育導致孩子獨立能力差等弊端在小學生中普遍存在。
這種狀況目前已受到了社會的關注,教育界也嘗試各種改革,希望轉(zhuǎn)變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使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多向?qū)W生傳授生活技能,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做事。高校學生在教學實踐中,也要做到真正以小學生為中心,課堂多互動、多啟發(fā),要循循善誘,也要因材施教,放開手讓他們?nèi)ヌ剿?。以每次都能學一點、每次都能有收獲,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習能力為目標。比如,給一個故事開頭,讓學生自己設計故事發(fā)展及走向,注重啟發(fā),引導他們展開想象,訓練他們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再如,學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哪方面知道的多,讓他們課下去準備,可以查閱各種圖書資料,也可以在電腦上查資料,請教或咨詢專家或家長(是向家長請教或咨詢,而不是讓家長代勞),然后在班級做一個講解或小報告,訓練學生從多方面獲取知識的能力。在策劃和組織這些活動時,要注意學以致用,讓學生有收獲感,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實踐教學活動結(jié)束后學生要進行總結(jié),如學到了哪些新知識、是否運用學到的知識等。
二、數(shù)學學習
數(shù)學學習是小學教育的重點,數(shù)學不僅僅是升學的需要,是未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更是促進小學生智力發(fā)展和增強思維訓練的重要途徑?,F(xiàn)代自然科學的基石是數(shù)學,小學打下良好的數(shù)學基礎,將來的學習會事半功倍。小學教育應該在正常的運算和分析的基礎上,增加口算能力的訓練和對幾何空間概念的認識??谒隳芰κ且粋€人數(shù)學的基本素質(zhì),更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體現(xiàn)??谒隳芰εc語言理解也有一定關聯(lián)[2]。小學階段是訓練口算能力的最佳時期,但目前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對學生口算能力的訓練還不夠,因此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實習生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增加這方面的訓練??谒隳芰?,后續(xù)物理、化學的學習就會更受益。另外,心理旋轉(zhuǎn)是空間智能評定的標尺之一,而人的心理旋轉(zhuǎn)與算術能力正相關[3]。現(xiàn)在的小學教育似乎更注重代數(shù)方面的計算和推理,幾何受到的關注相對少些,代數(shù)的思維方式占主導。有研究表明,空間能力和數(shù)學科學成就正相關,擁有良好的空間能力更有可能在理工科方面取得成功。
在這方面,高校小學教育中數(shù)學專業(yè)的實習生可以有相對廣闊的操作空間。負責一年級的可以在延點班時間段和學生一起做有關數(shù)字方面的游戲,增加他們對數(shù)字的興趣和敏感度。還可為小學生設計涉及四則運算的數(shù)學口算游戲,按難度分游戲等級,通過游戲培養(yǎng)數(shù)學口算的興趣,加強運算熟練度。負責二、三年級的可利用教具、玩具、手工和繪畫等方式逐漸培養(yǎng)小學生對物理世界的空間感以及空間想象力和感知力。小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想象力是極其豐富的,給他們一張白紙,他們能回報你無限精彩的多維世界。
三、玩樂教育
功利化升學的指揮棒造成小學生的作業(yè)多,學習壓力大,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教室里和臺燈下度過的。由于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很多學生早早就戴上了近視鏡。兒童階段是良好身體素質(zhì)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科學適量的體育鍛煉對小學生來說是必需的。體育運動對生命有著多方面的積極影響[4]。最根本的是鍛煉意志力、強壯身體、抵抗疾病。據(jù)統(tǒng)計,我國只有不到20%的小學生經(jīng)常運動,而日本則有40%的小學生每天活動超過兩個小時。日本學生的體育課有單杠、跨欄、跳馬、跑步、籃球、足球、跆拳道等,放學后也有大量的時間在體育場玩耍,強化課堂的運動。我們的體育課課時并不少,需要的是豐富上課的內(nèi)容,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因此,高校小學教育中體育專業(yè)的實習生在立足課堂教學的同時,還應協(xié)調(diào)好體育課與其他課程的時間,在課余時間組織趣味體育運動,在體育中植入游戲玩樂的因素,來增強體育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還應該重視體活課。中小學的課程安排中一直有體活課,但體活課通常被視為學生自由活動的課。其實,體活課也可以有具體的內(nèi)容。小學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通常都任務繁重,高校實習生可以多分擔一些這部分課程,精心設計豐富的室外課堂游戲,鍛煉小學生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實際執(zhí)行能力。充分利用體活課以及日常課間的玩樂活動,對成長中的小學生來說,既有助于身體鍛煉,也有助于智力開發(fā)和心理健康,更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
四、人文教育
當代教育還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加入了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人文教育一直貫穿于小學的素質(zhì)教育之中,只是將其滲透到素質(zhì)教育的各個方面,沒能形成較系統(tǒng)的體系。廣義的人文是指人類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狹義的人文是各種文化現(xiàn)象中先進的和核心的內(nèi)容。人文情懷則是通過學習表現(xiàn)出來的對自我、對他人的優(yōu)美而崇高的境界,即尊重人、關愛人,維護、追求和關注人的價值、尊嚴和命運。高校小學教育實習生要重視如何啟發(fā)小學生思考,尊重他們的觀點且能加以正確科學的引導,不管是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是課余活動的開展,都要幫助他們完善小我,提高情商,并鼓勵他們從小我中走出來,去關愛同學、尊敬師長、和諧集體。這些活動有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語文和外語教育是人文情懷的教育。音樂、美術是藝術教學,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教學,音樂凈化人的心靈,美術激發(fā)美的感悟,提升小學生素質(zhì)的同時,也在精神世界對他們進行洗禮。他們會將自己的感受傳遞給身邊的人,實現(xiàn)共同進步。書法課也是小學生必須重視的課程,寫好漢字,方不愧為中國人。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漢字是記載中華悠久歷史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符號。通常從人的字體上可以看出其性格、審美能力甚至做事風格。小學生要加強書法訓練,要樹立認真寫字、寫好字的思想。實習生可以在小學生正課之外,從漢字的形、音、義三個方面,通過講解讓小學生了解文字中蘊含的文化和歷史,這也是一種人文的教育,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對文字的感情,還可以對語文教師的教學起到一個較好的輔助作用。運用好漢字,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就能更好地與人溝通,構建出和諧的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勵小學生健康使用漢字,要寫一手好字,杜絕潦草和臟亂差。
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師生深入小學校開展實踐教學,鞏固專業(yè)知識,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能及時了解小學教育的發(fā)展狀況,做到與時俱進。對于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能根據(jù)具體實際做出合理有效的應對。以上四個方面問題和應對方案,是我們在實踐教學中的思考。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小學是人生真正學習之始,這個頭開得好,未來就走得順。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要學好專業(yè)知識,充分利用深入學校的教學實踐機會,豐富自己,為將來擔負小學教學的重任而努力。
參考文獻:
[1]WONG R S M,HO F K W,WONG W H S,et al.Parental Involvement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its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sychosocialCompetence through Engaging Children with School[J].J ChildFam Stud.,2018,27,1544.
[2]JULIANA V.BALDO,NINA F.Dronkers.Neural Correlates of Arithmetic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A Common Substrate?[J].Neuropsychologia,2007,45(2):229.
[3]YANG X J,YU X.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Rotation and Arithmetic:Do Number Line Estimation,Working Memory,or Place Value Concept Matter?[J/OL].(2020-12-24)[2021-03-08].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https://bpspsychub.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jep.12403.
[4]TRUDEAU F,LAURENCELLE L,TREMBLAY J,et al. Daily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Effects on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Adult Life[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99,31(1):111.
編輯∕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