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最終要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擁有閱讀的興趣,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認知能力也比較低,教師在教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并不會完全領會其中的內(nèi)容,也不會有深層次的理解。為了能夠有所改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將死板枯燥、隱晦深奧、含義深刻的課本知識用更好理解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及時的理解并領會課本內(nèi)容的含義。
【關鍵詞】小學閱讀;情景教學;語文教學
前言:大部分的教師都會運用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直接向學生講解課本內(nèi)容,此種教學方法不但讓學生理解不到課本背后更深入的意義,從閱讀的學習中建立良好的三觀,會讓學生想起閱讀就不感興趣覺得枯燥無味,慢慢對閱讀失去興致。如果想要讓學生對語文閱讀感興趣,就要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所以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同時合理的運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情境教學概述
大部分的小學生的注意力都不愿意集中,而且喜歡打鬧,但是想象力又非常豐富。而且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好像蓋樓房一樣,如果地基都沒有打好,那么之后蓋的再好也是危險的。而且語文的難度逐漸增高,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尤為重要。而且閱讀是小學語文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所有需要所學的內(nèi)容都是需要靠閱讀來完成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幫助學生學好語文閱讀,這對于今后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二、情境教學的應用優(yōu)勢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家都知道,跟文字相比學生更喜歡立體直觀的展示方式,像圖片、音頻和情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降低學生閱讀難度。在閱讀文本時,小學生必須要進行理解。但是小學生的思維邏輯還沒完全發(fā)育,不能很好的理解內(nèi)容,并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小學生在閱讀一段文字之后,很難想象出文字所表達的情境,更難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因此,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困難。但是在進行情境教學時學生可以直接感受。
(三)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在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像是在與作者聊天,切身的感受到作者當時所看,所想,所悟,能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進一步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閱讀的情境教學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可視化閱讀情境。由于小學生年紀小,邏輯能力弱,更喜歡用視覺去觀察事物,尤其是熱鬧活潑的畫面更能讓學生感興趣。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設計可視化的情景式教學,使學生能在這種新奇的體驗下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有興趣,還能更透徹的理解閱讀內(nèi)容。在閱讀時,教師最好在每一個自然段之后都向學生展示和內(nèi)容有關的視頻,讓學生經(jīng)過這種可視化的方式學習,如此,每個學生都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文本內(nèi)涵,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二)結合生活實際,引起學生共鳴。小學每個階段的學習都是適合學生當時年齡的,但是很多知識都很具體,以小學生的心智和傳統(tǒng)的講解,學生不會完全理解深層含義。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教學。眾所周知,很多小學的教材內(nèi)容都是根據(jù)實際生活中來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課時也應該聯(lián)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對所閱讀的文本產(chǎn)生共鳴。這不但能讓學生認真聽課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讓學生從文章中理解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全面的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世界觀做出努力。
(三)圍繞文本內(nèi)容創(chuàng)設表演式閱讀情境。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都有很強的表演能力,而且活潑好動。教師可以在日常的閱讀教學時找到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立表演式的閱讀情境??偟膩碚f,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讀內(nèi)容和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內(nèi)容表演出來。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要在理解文章的同時有自己的想法,不但能提升學生鑒賞文章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利用趣味性故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強化學生聽課的動機
教師需要了解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運用帶有趣味性的教學來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掌握好故事教學情境的插入時機,最好設立在課堂最開始,來吸引學生的目光,這樣就解決了剛上課紀律非常亂的問題,為創(chuàng)建高效的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把知識背景放到教學情境中,能讓學生對課本的理解更深刻,還能開闊眼界,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五)利用情境教學法,以問題為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每個學科之間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同樣在語文的課本中也存在著其他學科的知識,比如很多文章里面都有科學性知識,文言文的閱讀里有很多歷史知識,但是里面涵蓋的知識越多學習的難度就越大,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情境教育法,以問題為引,讓學生在學習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擴展其他方向的知識面,加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結語: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的閱讀教育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文章感情的理解,讓學生探索課本更深層的意義。在教學時,語文教師要合理的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并深入研究,從實際出發(fā),將文本閱讀和情境教學無縫銜接起來,使之能夠完美的融合起來,提升閱讀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玉紅.用情境教學點亮小學語文閱讀課堂[J].求知導刊,2021(12):36-37.
[2]許嘉蓉.融情于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探析[J].知識窗(教師版),2020(10):121.
[3]令狐福香.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0(23):122.
[4]張真.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策略[J].家長,2020(11):108+110.
作者簡介:李貴民(1980年5月),男,漢族,內(nèi)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本科學歷,白音溝寄宿制學校教導主任,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