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凡
【摘要】為促進中職教育的發(fā)展,必須將德育與班主任的工作相結合,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使學生在積極健康的道路上不斷發(fā)展。目前,中學教師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更難以滲透德育,德育在這方面的整體作用難以發(fā)揮。這就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改進策略,促進課堂領導與德育的融合發(fā)展。鑒于此,本文分析了德育滲透在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并探討了德育滲透在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具體策略。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
引言:班主任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直接關系到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班風建設。班主任的工作,既要強調科學管理、不斷創(chuàng)新,又要真誠溝通,運用不同的方式向學生傳遞情感和思想,綜合分析學生的一般和個體情況,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不足
(一)忽視了中職生的個性化特點。德育的核心和載體是學生。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德育方案和策略的制定沒有更好地與學生結合起來,導致德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針對性。不夠科學、方便、合理。
(二)德育教育工作方法比較簡單。有些班主任教學管理的方法不夠科學。他們相信自己可以維持課堂的基本秩序,并確保學生不會犯大錯。但是,這種管理方式只能起到管理學生的作用,不可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和日常行為缺乏深入了解,經常等學生犯嚴重錯誤才醒悟過來。這時候老師再給學生講大道理已經來不及了。同時,部分中職班主任對德育工作重視不夠。他們通常使用宣講德育的方法,不組織豐富的德育活動,德育效果不好。
(三)班主任缺乏德育實踐經驗。創(chuàng)新是推動班級領導與德育融合的重要力量。重視中職教師的培養(yǎng),確保中職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德育,實施德育,有效將德育滲透到班級管理中。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經常選擇能夠提供足夠創(chuàng)造力的年輕教師來管理班級。但是,青年教師經驗不足,難以妥善解決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二、中職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分析
(一)探索有效途徑,創(chuàng)新德育內涵發(fā)展。中職學校是我國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其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切實加強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堅持德育工作系統(tǒng)化、德育內容常態(tài)化、德育活動主題化的教育理念,突出“仁善、知善”的教育理念。
1.進行課題研究。制定學生“三年行動”計劃,即發(fā)展一年級教育、二年級成熟教育和三年級人才教育,形成“年、學期、月計劃、周考核和日常實施”體系。促進學生自我約束力及其個性發(fā)展,捕捉學生的成長,提升他們的知識,讓學生在快樂和感悟中成長。班主任按照學校德育制度實施班級工作計劃和框架,確保工作科學有序、循序漸進并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
2.發(fā)展養(yǎng)成教育。學校德育的主要著力點是使學生形成全面、和諧、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情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內容是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實踐中養(yǎng)成有益的習慣成為學習生活的常態(tài)。
3.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文明禮儀教育也是德育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現(xiàn)代社會弱化了文明禮儀和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許多高中生缺乏文明禮儀。因此,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一是語言文明。語言是人類的藝術。人們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但它不是我們用來攻擊他人的“武器”。職業(yè)學校學生要學會使用文明用語,能夠避免侮辱,多使用禮貌用語。
4.開展主題活動。德育工作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通過生動活潑的主題課,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啟迪。班主任要把主題德育活動作為一項重點任務,讓學生有機會體驗參與、體驗中覺知、內化中感受、情感中成長。班主任要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特點,開展多項主題活動。
(二)發(fā)揮班主任自身的榜樣作用。中職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需要充分意識到自己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影響。如果自己的行為出現(xiàn)問題,導致學生不正確的模仿,勢必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以極大的個人魅力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和德育的積極性,從而降低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的難度,并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中職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思維不夠成熟,心理較為敏感,面對事物容易沖動,不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容易被負面情緒所左右。中職班主任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學生心理教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成為朋友,取得學生的信任,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中學教師心理教育的引入,可以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緩解抑郁情緒。班主任可以采用個人心理輔導和團體心理輔導兩種形式。個別心理輔導比較獨特,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效地進行心理教育,而團體心理輔導比較普遍,可以全面提高班內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增強學生自信心。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容易缺乏自信。因此,中學教師需要向學生灌輸自信,讓中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首先,班主任要多鼓勵和表揚學生。除了表揚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班主任還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瑣碎問題來激勵學生。比如筆者的班里有個學生平時成績很好,但是這個學生總是遲到,差不多一周3次,各科老師經常向我反映問題。但經過教育后,學生仍無法改正自己的拖延癥,因此筆者決定采用另一種教育方式。作者首先肯定了他的優(yōu)點,然后告訴他,如果延遲能得到改糾正,他將收到一份神秘禮物。
結語:
總之,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然后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進行德育,使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在學校也能培養(yǎng)出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苗繪香,劉倩.新時期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