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慶林
摘要: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對小學的班級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當前理論知識的講解,還應關注小學生的心理活動,保障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但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部分小學教師工作重心多放在理論知識的教導上,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稍有不足,致使小學生身心積蓄的壓力得不到排解,久而久之,則會影響小學生的心理、生理健康。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從教學、生活兩個角度入手,通過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引導,幫助小學生釋放身心壓力的同時,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小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起步階段,在此時,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速度加快,對于外界事物的接觸量增大。但由于小學生尚未步入社會,缺乏生活經(jīng)驗,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產(chǎn)生消極化的負面情緒。加以部分教師教學手段較為傳統(tǒng),難以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還會為小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而生活壓力與學習壓力相互交融則會導致小學生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心理負擔,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對此,教師可以轉(zhuǎn)變教學方式來降低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注重溝通引導來排解小學生的生活壓力,巧設課外活動來塑造小學生的良好心態(tài),進而保障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的良性發(fā)展。
一、轉(zhuǎn)變教學方式,降低學習壓力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部分小學教師在開展授課時慣用于板書文字的形式進行知識講解,這一教學手段雖然可以使小學生掌握當前的知識內(nèi)容,但過程卻較為枯燥,且難以降低學習的難度。長此以往,巨大的學習壓力不僅會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受限,也容易導致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呈現(xiàn)出反向發(fā)展的態(tài)勢。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及時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方式,采取富含趣味性的手段提升教學的樂趣,從而降低小學生的學習壓力。
例如,在授課時立足小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進行游戲化教導。這一教學方式主要是指老師采用趣味問答、團隊競賽等方式進行引導,為小學生營造輕松、歡樂的游戲氛圍,使其置身當中,掌握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又如,立足小學生熟悉的生活視角,開展生活化教導。這一教學方式則是教師發(fā)揮小學生親近生活這一特點,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具象的生活事物相融合,讓小學生在分析生活元素的過程中掌握其中的理論知識,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優(yōu)化小學生的學習感知,進而降低學習帶來的心理負擔。
二、注重溝通引導,排解生活壓力
小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面對部分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往往會將其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則會產(chǎn)生負面、消極的心理。老師作為小學生學習成長的領航者,在教導其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其生活事項的管理。注重溝通引導則是教師通過交流談話的方式“走進”小學生的內(nèi)心,幫助其解決生活問題,釋放來自生活的壓力。
例如,教師在授課時觀察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利用課間時間與狀態(tài)頹靡的小學生進行交流。在溝通時,教師首先應選擇人流量相對較小的區(qū)域,避免小學生敏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其次,應使用較為柔和的語氣進行交流,使小學生可以敞開心扉,說出困擾自己的事情;最后,教師需要安慰小學生,并針對其疑慮、困惑給出具體的解決措施。老師采用溝通交流的方式進行心理疏導,既能夠讓準確了解到小學生生活壓力的來源,還可以通過適當?shù)姆绞揭龑W生將之解決,釋放心理負擔的同時,改善小學生的精神面貌。
三、巧設課外活動,塑造良好心態(tài)
學習壓力、生活壓力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問題,教師除了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及時溝通引導外,還可以通過課外活動的方式來釋放小學生的身心壓力。即,教師選用備受小學生喜愛的課外活動作為心理教育管理的載體,使其在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徹底放松身心、釋放自我,最大程度減輕小學生身心負擔的同時,在愉快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促進小學生良好心態(tài)、健康心理的塑造。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團隊比賽的項目,如綁腿跑、接力跑、足球賽等活動。比賽開始前,需要帶領小學生進行團體的熱身活動,避免小學生在做游戲時由于身體預熱不足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而后,可以讓小學生自由結組,借此來調(diào)動小學生的運動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參與到小學生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當中,與小學生共同進行比賽。喜歡玩樂本就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立足于此進行心理健康調(diào)節(jié),既有助于點燃小學生的運動激情,還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切實提升心理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同時,助力小學生積極、健康、良好心理、心態(tài)的塑造。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小學教師、學生家長關注的問題。教師應立足教學、生活、游戲等角度進行心理疏導,則可以從根源上緩解小學生的個人壓力,降低其心理健康問題出現(xiàn)的幾率,進而為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起到關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丁靜.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班級管理的融合[J].中華少年,2020(13):237-239.
[2]林鳳妮.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1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