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
【摘要】體驗,既是一種對事物的直觀感覺,也是一個教育學概念。學生只有進入體驗狀態(tài),才能經(jīng)歷高效的學習過程。針對英語教學,教師需要借助體驗的形式,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與氛圍中學習英語,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課堂體驗;學生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最常見的方法是觀摩,或者教師創(chuàng)建適宜的場景,使教學活動再現(xiàn),讓學生在教學內(nèi)容所描述的環(huán)境中進行體驗式學習,獲得感悟,逐漸積累技能與經(jīng)驗。英語課程是一門活動課程,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引入體驗教學,不僅能使學生輕松自主地學習英語,而且能讓學生在語言交流、師生互動中不斷感受新的刺激,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wù),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盡一切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習得語言,提高素養(yǎng)。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實施體驗教學呢?針對這一問題,下文進行細致的探究分析。
一、利用情景短劇,張揚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情景短劇這一形式,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英語的奇妙與精彩,接觸異國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激發(fā)學習熱情。然而,教師在應(yīng)用情景短劇這一策略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往往忽略創(chuàng)設(shè)情境,應(yīng)用方式過于簡單粗暴,并沒有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結(jié)合情景短劇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與之相應(yīng)的表演情境,讓學生在情緒的充分鋪墊下快樂地學習。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中,教師在引導(dǎo)學生正式開啟情景短劇表演前,需要花費一番工夫,創(chuàng)造相應(yīng)的情境。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搜集情景短劇表演所需的材料與道具,為情景短劇創(chuàng)設(shè)相應(yīng)的環(huán)境。其次,由于這一單元和animal(動物)相關(guān),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作相應(yīng)的動物道具,尤其是課文中涉及的動物,如pig,caw,chicken,duck等。再次,教師在課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充滿趣味性的歌謠Old MacDonald's farm,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表演氛圍。這樣,在充滿趣味且生動的氛圍中,學生很容易激發(fā)起表演欲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的體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學生不僅能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樂,而且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實踐能力,促進情感交流,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利用游戲活動,豐富學習體驗
體驗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建立在學生真實體驗基礎(chǔ)上的教學模式。上述談及的角色扮演只是體驗教學的形式之一,不能將角色扮演和體驗教學劃等號。事實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角色扮演以外,游戲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體驗方式。為了更好地實施體驗式教學,教師不妨借助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 8 Dolls的過程中,Story time部分主要學習的是五官類單詞。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并不能真正分清這些單詞,容易混淆。因此,教師在教學這類單詞的過程中,可以設(shè)計“單詞指一指”游戲,玩法是教師隨機報出一個單詞,學生根據(jù)單詞指出對應(yīng)的身體部位。比如,教師說出“ear”,學生需要立刻指著耳朵,看看誰的反應(yīng)最快。當然,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錯,但是教師不用特意糾正,而是利用游戲的反復(fù)性對學生頻繁出錯的單詞進行多次操練,讓學生在一遍遍的訓(xùn)練中形成正確的反應(yīng)。接著,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大組,開展單詞競賽,看看哪個組最快完成單詞任務(wù)。
游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也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zāi)軌虻玫竭M一步豐富,很好地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創(chuàng)設(shè)交際情境,強化感悟體驗
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換言之,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小學生和他人溝通交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口語訓(xùn)練這一核心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造利于鍛煉口語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在真實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感受到運用語言的快樂,從而強化體驗和感悟。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 的Cartoon time部分時,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單元核心句型“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鑒于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shè)置相應(yīng)的購物場景,將一些購物交際語言介紹給學生。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和自己的同桌一起展開口語練習,以“Shopping”為背景,一人扮演顧客,另一人扮演售貨員,模擬真實的購物場景。比如,學生A是shop assistant(售貨員),學生B是customer(顧客),然后展開口語練習。
學生A:Can I help you?
學生B:Yes,please. I would like this pencil.
學生A: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want?
學生B:How much is it?
學生A:lt's 14 yuan.
……
很多小學生都曾有過購物經(jīng)驗,所以在這一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更愿意參加口語練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情境是高效實施體驗式教學的重要途徑。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生活以及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情境,才能發(fā)揮情境的功能,強化學生的體驗。
四、優(yōu)化活動設(shè)計,引導(dǎo)體驗生成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英語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精品教案,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創(chuàng)設(shè)學生感興趣的英語活動,讓學生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有興趣說,勇于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比如What are you doing?教學中,教師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播放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視頻資料。學生看到畫面中的自己,非常感興趣。教師指著其中一個畫面提問:“What are you doing?”學生響亮地回答:“I'm reading a book.”教師依次出示學生的日常畫面。學生積極回答:“I'm cleaning.”“I'm drawing a picture.”
學生對英語新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是以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作為支撐,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進步的。因此,教師設(shè)計教學活動時,必須提出一定難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貼近學生生活的事物最易讓學生感興趣。因此,教師既可以抓拍視頻,引發(fā)學生討論,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體驗式學習,讓他們在交流中成長,在討論中提高認知水平。
當然,小學英語教師在設(shè)計教學活動時,應(yīng)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設(shè)計生動的體驗式活動或者開放性的英語交流活動,為學生搭建學習英語的良好平臺,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體驗,不斷更新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表達能力與英語寫作水平。
五、簡化抽象知識,掌握語言真意
對于小學生來說,將抽象的語言知識具象化,更能讓學生理解和接受。比如,四年級英語教材中有關(guān)天氣的詞語有很多,如hot,warm,cool,cold,有的學生分辨不清詞義。對此,教師可以開展“摸一摸”的小游戲,請學生到講臺上來分別摸一摸哪杯水是熱的,哪杯水是冷的。當學生分清了熱與冷的單詞之后,教師又拿出兩杯水,請學生摸一摸,嘗一嘗,哪杯水是暖的,哪杯水是涼的,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用感官感知物體,體驗熱、冷、溫、涼的不同。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活動很容易讓學生掌握天氣的詞語,并活學活用。
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味覺方面的單詞,準備了酸、甜、咸、辣、苦五種調(diào)料,讓學生親自嘗一嘗,深切領(lǐng)會sour,sweet,salty,bitter等的含義,讓學生通過親驗活動,用口、眼、耳、手、腦等器官感知所學語言,加深了學生對新單詞的理解,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在感官刺激下逐漸掌握語言的真意。
總之,體驗式教學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型教學策略,以真實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在趣味性、生動性的氛圍中開展英語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韓翠婷.論小學英語高效的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9(32):112-113.
孫海鴻.小學英語重要性及其有效教學[J].校園英語,2019(4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