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常順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領域發(fā)生了較大轉變,主張加強對學生們的素質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便是一門能夠幫助學生們樹立法治意識的學科,然而就當前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不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未能夠有效達到良好教學效果,歸根結底是教學方法上的不足,基于此必須要選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本文中,便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例,探析了其中的互動教學。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
一、改變教育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玩心重、比較叛逆,在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且會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正處在發(fā)展階段,最終導致其無法跟上教師教學的步伐,阻礙了正常學習[1]。另外,根據(jù)目前情況看,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單一、枯燥無味,同時也未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長期在被動的環(huán)境中學習,久而久之,學習效率和興趣會大大降低,給其的正常學習產生了嚴重影響,不利于其的發(fā)展?;诖耍@就需要教師及時地改變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明確教學目標,并將多元化的方式應用到其中,以此來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如此,互動教學的出現(xiàn)被廣泛應用在了教學領域中,尤其是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那么教師一定要抓住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將其落實到課堂中,并積極的轉變師生角色,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在上課之前,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其來幫助學生學習,使學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以此來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求知欲和探索欲,深入挖掘教學內容,從而完善自己的知識基礎。由此可見,通過互動教學的使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教師的教學質量,讓師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學習《法律在我們身邊》這一課時,首先,教師需要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圍繞著“法律”一詞制作出思維導圖,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整合,方便學生的學習和了解,讓學生明確法律和人們生活的關系,以此來幫助其系統(tǒng)性的學習,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進而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二、提升教師素養(yǎng),構建師生關系
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對教學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專業(yè)水平,學會運用新型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進而給學生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但是根據(jù)實際情況看,大部分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沒有達到要求,仍然繼續(xù)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既嚴重影響了互動教學的開展,也阻礙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發(fā)展。因此,學校一定要將提高教師綜合能力水平放在第一位,定期給其開展培訓活動,同時還可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給其觀看與教育相關的節(jié)目,讓其不斷增加自身的見解,豐富視野、開闊眼界,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另外,互動教學對教師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而教師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教育者,其自身的言行舉止將會給學生產生影響,那么教師更應該提高自身的能力,努力變優(yōu)秀,在課堂中給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使教學順利開展。不僅如此,在平時教師還要多與學生交流、互動,實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狀況,并給予正確的指導,這樣做可以讓兩者之間構建起良好的關系,增進彼此的情感,實現(xiàn)共同進步。除此之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把互動教學代入到課堂教學中,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讓學生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其全面掌握和了解教材內容,深入感受教材情感,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感悟能力,還能提高其自身的綜合能力,幫助其成為一名綜合型人才[2]。比如在《社會生活講道德》這一課時,教師要想學生更好的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那么其一定要使用互動教學來進行授課,根據(jù)教材內容給學生提出問題,即“如何尊重他人?”,讓學生先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帶著問題去深入挖掘課本內容。這時,教師必須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其懂得什么是尊重以及自尊與尊重他人的關系,更好的拉近師生之間、同學之前的距離和情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三、創(chuàng)設班級環(huán)境,實現(xiàn)互動教學
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在未來給國家作出更多貢獻。另外,錯誤的教學方式會給學生的學習產生嚴重影響,使其長期在被動的環(huán)境中學習,久而久之,其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會大大降低,甚至還會出現(xiàn)厭學心理,最終走向“不歸路”,阻礙了心身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將該學科的教材為基礎,對其中的信息進行認真、仔細地篩選,并將潛移默化的方式應用到其中,以此來更好的感染初中生,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完善自身的知識基礎。不僅如此,良好的班級氛圍也會影響著學生,因為初中生正處在叛逆期,大部分學生的脾氣比較暴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嚴重阻礙學習進度;所以,教師一定要建立起融洽、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少一點競爭、多一點寬容,讓學生感受到被愛、被關心,這樣才能對教材產生信服感,并且還能拉近與教師的關系,實現(xiàn)共同進步,達到預期的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素質教育受重視度越來越高,對教育事業(yè)提出了新的要求,讓教師必須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互動教學的出現(xiàn)被廣泛應用在了教學領域中,尤其是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該方式可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拓寬學生學習的途徑,使其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互動教學還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專業(yè)水平,積極轉變師生角色,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這樣做能夠充分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讓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凌泳施.立德樹人,德育先行——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德育路徑探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5):169.
[2]李虹.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