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會萍
摘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忽視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很少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該學科開設的目的之一就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夠使學生更加客觀地看待事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當從目前課堂的教學現狀入手,從根本上更新教學觀念,構建新型的高中語文課堂。
關鍵詞:高中語文;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
對于高中生來說,掌握新課標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基于課堂內容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都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很少深入思考文章內容,缺乏深度分析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基于目前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現狀采取相應的策略,從多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圍繞著考題范圍制定教學計劃,所規(guī)劃的教學內容也離不開“高考”二字,這種視成績大于一切的教學思想是十分狹隘的。將教學內容與考題緊密聯系固然是正確的,但不乏有一些教師搬出一些答題模板、解題技巧等幫助學生應付考試,這種授課方式不僅弱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教學目標。一些教師的教學手段相對來說比較落后,特別是講解一些文言文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對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詞類活用等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授課方式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其次,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將會導致教學目標的偏離。開展語文這門學科不僅為了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更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目前大部分教師以成績?yōu)橹行牡慕虒W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開發(f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2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策略
2.1更新教學觀念
在開展高中語文課堂時,教師應當適當的轉變教學觀念,停止向學生灌輸固有的思想,而是將思考的權利留給學生。教師在講解一篇文章時,不要讓學生照搬參考書上的中心思想,也不要強加給學生主觀色彩,而應當在講解結束后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概括。批判性思維對學生學習語文具有重大的意義,高中語文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初步講解一篇文章時,教師和學生最好能夠擺脫教學參考書的束縛,自主探索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這種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固有思想的束縛,給予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使語文課堂更有創(chuàng)新性。
另一方面,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思想,平衡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關系。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師生關系是不平等的,教師長期處于教學主體,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不敢發(fā)問。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必須使師生之間建立足夠的信任,使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才能夠增加與教師溝通和互動的頻率,教師才有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師生共同學習,避免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為學生留出了足夠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
2.2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在一定程度上關乎著學生的學習效率,還關系著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由于師生的關系處于不平等的狀態(tài),許多學生害怕上課答錯問題,因此課堂氛圍一直十分緊張。教師應當盡可能的營造輕松融洽的課堂氛圍,通過小組討論的模式引導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由于不同學生對文章有不同層次的見解,思維的碰撞有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能力。就拿教材來說,高中語文第四冊中選用了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魯迅先生的批判性思維極強,其所發(fā)表的文章中通常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對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具有一定的幫助性。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感受魯迅先生從瑣碎的日常之事中引發(fā)的情感,并讓學生通過閱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
2.3鼓勵學生積極質疑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不少學生認為老師講的都是對的,即使學生在課堂上有疑問也都沒有勇氣提出質疑,大膽地發(fā)表自己心中的疑問,恕不知,提出疑問是促進學生進步的原因之一。有些同學想將課堂上的疑問留在課下單獨詢問老師,可大多數同學在課下就會將此事忘的一干二凈,于是心中的疑問就被擱置了。想要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必須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心中的疑問被解決了,才有動力進一步深入思考。學生提出質疑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可以根據同學的質疑因勢利導,讓班級中其他同學共同探究,共同解決該同學的疑惑。
2.4精心設計問題
在每一節(jié)課開始之前,教師都應當針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計劃,根據本節(jié)課的核心精心設計問題,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最好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開放性的問題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由于不同的學生能夠給出不同的答案,這種思想碰撞的過程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例如:在講解《桃花源記》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想象《桃花源記》最終的結局,并讓學生說出自己猜想的依據。由于本篇文章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學生可能會根據文章中不同的字眼得出不同的結論。有的同學認為作者進入桃花源打亂了村民原有的正常生活,也有人認為桃花源記根本不存在,是作者幻想出來的精神世界。不同的學生能夠以不同的立足點得出自己的見解,這就引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究,不僅使學生更加熟悉文章內容,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2.5構建新型教學評價體系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目主要以開放性題目為主,參考書上所給出的標準答案并不一定是唯一的評價標準。教師在批改學生的試卷時,應當立足學生的觀點,站在學生所理解的角度進行評價,而不應該嚴格按照參考書上的標準答案進行評價。教師應當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批判能力,對學生的觀點的不合理之處進行指點,而不是根據參考答案一棒子打死。通過這種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能夠給予學生思考的信心和勇氣,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時,教師首先要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使師生關系處于平等的地位。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融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問題,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李興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J].語文教學通訊,2019(01):12.
[2]白羽.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中學語文,2017(33):56.
[3]陳莎.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南京師范大學,2017(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