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菁華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用市政熱點有利于踐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并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師應以多樣化的教學實踐實現(xiàn)時政熱點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市政熱點;高中政治;運用策略
1高中政治課應用時政熱點的意義
1.1有利于踐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
在政治課堂應用時政熱點,結合我國法治建設最新進程和法律相關具體事件,能夠使學生理解自由是水,需要名為法律的河道和堤壩加以約束,沒有法律的約束只會造成強者對弱者的欺凌,法治使人共享尊嚴,以此培育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yǎng)。在政治課堂上應用時政熱點,設置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切身體驗政治生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民主實踐,有序參與公共事務,提高學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偠灾?,時政熱點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思政學科核心素養(yǎng)、踐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
1.2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時政熱點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有很大幫助。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性強,具有抽象性與概括性,學生理解難度大,從時政熱點入手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guī)律?!睍r政熱點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的理解,在加深理解的過程中也能進一步感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時政熱點作為教材知識點和學生實際生活的連接點,能夠幫助學生在掌握了理論知識之后將其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
2時政熱點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2.1以多樣化的教學實踐實現(xiàn)時政熱點與實踐教學的結合
首先是校內實踐活動。這種活動形式主要是集中于學校內部區(qū)域,學生在熟悉的地點進行特殊的學習活動。主要可以進行:時事政治知識競賽或辯論活動、時政熱點黑板報比賽活動、時政熱點交流主題日等,這類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通過時事政治知識競賽或辯論活動可以讓學生較為直接的獲得時政知識;通過舉辦舉辦時政熱點黑板報比賽活動,讓學生自主動手動腦,設計板報的過程中思考當下社會現(xiàn)狀;時政熱點交流主題日則可以讓學生間彼此交流對于某一事件的看法,博采眾長。
其次是校外實踐活動。這種活動形式相對于校內實踐活動主要是空間變得更大了一些,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移到了校外。主要可以進行:時政街坊調查活動、社會熱點問題調研、小記者下鄉(xiāng)活動等,這類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學生在進行街坊調查活動之時首先自身要對當下的時政熱點問題有一定的了解,在調查訪問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到社會現(xiàn)狀以及居民百姓的心里所想,增強學生對于時政熱點問題的解讀能力,并能夠引導學生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培養(yǎng)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2.2建立良好的時政教育互動機制
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建立良好的時政教育互動機制。一堂成功的好課依賴于良好的、互相信賴的師生關系,以及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傳統(tǒng)的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式的“填鴨式”教育,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讓課堂的主人變成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化理論教育為情感引領,豐富學生高中思想政治課時政教育課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時政教育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言,獨立解決問題,教師適時引導和點撥,將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簡單的知識,使學生便于消化吸收。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時政課堂中,營造一種良性的時政教育互動氛圍,改變學生時政教育被動接受的狀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3教師在選擇時政熱點時要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在選擇時政熱點時要考慮能否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能否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否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如在《經(jīng)濟與社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第一框中,為了使學生理解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fā)揮國有經(jīng)濟主導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使用疫情初期十天建成火神山醫(yī)院的時政熱點。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接到任務后五小時內完成了場地平整設計圖,中建三局日夜趕工,才使得火神山醫(yī)院以如此驚人的“中國速度”修建完成,其中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和中建三局都是中央企業(yè),在這樣緊迫的情況下只有國有企業(yè)才有如此強大的能力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公共工程,學生通過這個時政熱點掌握國有經(jīng)濟主導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2.4時政熱點與課后練習環(huán)節(jié)有效結合
近年來,高考政治試題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分析材料能力的考察,不管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要求結合材料分析解答,因此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知識點的學習方式已經(jīng)不能幫助學生得到高分了,除此之外還應該提高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時政熱點因其內容的廣泛性以及內容更新的及時性而成為試題中常見的材料類型,將時政熱點應用于課后練習環(huán)節(jié)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對高考試題模式的適應力。例如2019年10月23日,玉兔二號巡視器自主喚醒,開始對月球進行探測,教師可以將這個時政熱點應用于哲學部分,在這則材料中巡視器將月球本來面貌的信息傳輸給人類,使人類加工形成了對月球的認識,人類有關于月球的意識根源于月球這個物質,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佐證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過去人類認為月球遙不可及,衍生了許多對月球的想象,認為月球是不可認識之物,但現(xiàn)在人類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xiàn)了對月球的認識,即思維正確認識存在,佐證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結束語
總之,將時政熱點運用于高中思政課中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在關注時政中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張金芳.新課改下增強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20(15):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