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勺卜
摘要:要想實現學生在課堂上思維高度發(fā)展,首要條件則是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做到深度學習,能否做到深入學習,關系著老師課堂上講授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做到對深度學習不斷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不斷思考其方式方法,做到能夠真正理解深度學習的基本內涵,從而更好的為學生講授知識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因此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實踐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6-183
小學數學課堂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們學習一些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同時也是對一個人數學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讓這種數學思維模式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應用,因此便需要深度學習的發(fā)生,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讓其思維高度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
一、深度學習的基本內涵
深度學習從字面上理解無非是包含兩個方面:深度和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能夠對數學教材有更深層次的探究,能夠強化其數學思想。
深度學習的關鍵部分首先在于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模式,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因為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是學生的主要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思維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模式有著關鍵的指導作用,只有教師做好帶頭作用,學生才能有所改變。
深度學習教師要做到能夠保持學生學習持續(xù)走向深度,在小學數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很容易受到比如認為題目比較難,課堂開小差等方面的影響,因此保持深度學習并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但是,學生只有能夠做到深入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二、深度學習的實踐探究
1.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要同學們做到深度學習首先要使同學們不斷的體驗學習,在自己認知基礎和思考思維方式之上不斷探究數學知識的奧秘,讓同學們根據已有的知識和基礎,通過教師的課堂引導,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們進行深度學習,發(fā)散自己的數學思維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例如關于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回顧之前關于三角形種類的介紹,來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師首先在新課開始的前提下一起溫習有關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的內容,并且可以讓同學們回顧下其特點,同時向同學講授什么是內角和內角和,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幾個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并讓同學們上來用量角器分別測量這幾個三角形的內角是多少度,并計算其內角和是多少,讓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得出規(guī)律,最后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教學內容中去,并且對知識進行深度探索和以自己為主體的知識點探索,在小學數學階段上,非常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開發(fā),也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意義所在。
2. 在教學關鍵處引導學生
在教學關鍵處引導學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探索數學課堂學習的知識內容,在講授知識的難點和易錯點的時候,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思維模式的發(fā)展,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再進行幫助和分析,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數學階段的學習中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探索和深度思考,實現深度學習。
例如在長度單位的學習內容中,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的物體為道具,例如桌子,通同學們的直尺,鉛筆,詢問同學是否知道身邊這些物體的長度為多少,是否知道長度單位有哪些,教師要善用一些道具帶領大家對不同長度單位進行一個大概的判斷,同時在學習長度單位轉換時,要特別注意學生在長度單位換算時將不同單位搞混,對于這一節(jié)學習內容主要是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耐心引導,許多小學生容易在課后習題過程中對單位長度不敏感,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觀察意識和思考方式,做到認真審題,細致觀察身邊數學實例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3.教師進行深度教學
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深度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做好引導學生思維模式發(fā)展的重要工作環(huán)節(jié),這樣教師才能夠完成深度教學,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引導中進行數學的深入學習,提升自己的數學科目的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能夠自然而然的運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對問題進行觀察和分析,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多設置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例如在算數教學學習階段,教師在講授完運算的基本知識內容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們思考有什么簡便運算方式,而不是讓學生們被動的接受簡便運算的方式方法,因為在被動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們可能只是熟練的牢記公式,遇到靈活多變的題型時可能意識不到簡便算法的方式,只有讓學生們主動去發(fā)現簡便運算得方法,讓他們用數學思維進行思考,強化其思考問題的主動性,這樣在以后的數學學習當中,學生們的大腦已經形成問題意識和思考方式,在以后初中和高中的數學學習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創(chuàng)建有效的課堂情景,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教師可以通過在數學課堂上創(chuàng)建特定的課堂情景,來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深度探索,很多數學教材上的教學內容都可以與課堂情景教學相結合,教師可以在課程準備之前,將講授內容與生活中可以應用的數學實例相結合,創(chuàng)建一個師生可以共同參與的課堂情景,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學生聽課效率,保證教學進度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運算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親自測量和計算,比如可以利用學生手中的文具盒,量出其長、寬和高,根據體積公式進行運算,其次讓同學們找一個身邊的正方體,測量出其單位長度進行運算,并觀察他們的不同之處。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將學生們帶入數學課堂情景學習當中,讓同學們作為情景教學的參與者,教師在情景教學中可以給予學生們適當的指導,做到師生共同參與到課堂當中,共同完成學習內容。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階段對學生深度學習的培養(yǎng)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思維模式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數學學科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因此教師在促進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讓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究,主動構建數學框架。
參考文獻
[1]馬云鵬.聚焦深度學習,小學數學在深入探究中體驗思維方式[N].中國教育報,2017.
[2]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顧建新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馬云鵬.深度學習的理解與實踐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