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松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人與人交往中必須具備的基礎(chǔ)能力,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規(guī)范小學生的口頭語言習慣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語文教師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口語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shè)口語交流氛圍和情境,加強小學生的口語有效訓練,真正使學生做到樂于說、敢于說,繼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訓練
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深入貫徹以生為本的培養(yǎng)策略,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挖掘口語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加強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進而使學生在日常交流中放松身心,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在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求語文教師深入貫徹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實語文教學要素,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的全面提升。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和塑造性,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生活中的和諧程度。當學生會用禮貌用語,說話得體,應答如流時,學生便會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tài),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凸顯自身的價值,進而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真正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策略
(一)結(jié)合語文教材,延伸口語知識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與小學生的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息息相關(guān),教師利用語文教材中的文本知識提升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口語學習資源,促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學習語文教材中的口語對話方式,加強學生口語的規(guī)范性,學生在教材的讀、聽、寫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真正學會怎么“說”,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1]。
人教版教材二年級語文中“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十分適合語文教師開展口語教學,文章中有小蝌蚪多次找媽媽的問話,如小蝌蚪問鯉魚“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教師以這句話為例,引導學生學會在日常的口語交流中,注重詢問的方式和稱呼,樹立尊重長輩的交流意識,學習小蝌蚪有禮貌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進而在語文教材的學習中逐漸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素養(yǎng)。
(二)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口語能力
口語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語文教師應以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利用社會生活中的趣事開展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中的口語交際模塊有“我的暑假生活”、“名字里的故事”、“身邊的小事”等多種主題的交流活動,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設(shè)置“口語角”的實踐活動。在活動前,語文教師先為學生樹立榜樣,利用設(shè)問法激起學生的交流興趣,促使學生打開話匣子,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所見所聞,談一談自己日常的新鮮事,鼓勵學生勇敢地說話和交流。口語活動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流興趣,同時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口語訓練,寓教于樂,真正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創(chuàng)設(shè)交流情境,鍛煉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生活能力之一,只有學生有話想說,才能真正擁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提高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舒適程度。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口語交際情境課堂,促使學生在交流情境中進行對話和交流,進一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促進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2]。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中,有一節(jié)“春游去哪兒玩”的口語交際課堂,語文教師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為學生播放春游的動畫視頻,例如,去動物園看小動物,去公園里爬山等等,使學生直觀的感受視頻中的春游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在口語交流中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口語交際交互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提升學生的感知力,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四)重視口語訓練,革新教學觀念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口語交際的訓練十分有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口語交際能力,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加入口語交際訓練,促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真正的想說、敢說、能說。
語文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豐富的口語交際活動,觀察小學生的話題交流熱點,在口語交際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師也應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現(xiàn)代教育模式滲透到日常的口語交際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語文教材,深入口語交際話題,使學生在口語交際話題中不斷擴寬思路,激活交流思維,真正做到有話想說,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真正落實語文教學要素,促使學生在提升口語交際的能力中不斷提升自己,進而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
結(jié)語
語文教師突破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知識,擴寬小學生口語交流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交流情境,提升小學生對口語交流的積極性;開展口語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敞開心扉,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露.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參花(下),2020(12):49-50.
[2]張志德.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