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賀萍
摘要:自媒體時代下,學校開展家校共育教學管理策略,促進老師、學校、家長三者的溝通,改進教學管理模式,讓家長參與到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能在一定程度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合理地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成長。然而,實際的教學管理中老師由于教學壓力大、工作內(nèi)容多等情況,并沒有過多地重視家校共育,從而缺少和家長的溝通,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對此,本文將綜合分析當下小學家校共育的現(xiàn)狀,闡述自媒體時代小學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及策略。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充分把現(xiàn)代資源運用起來,促進家校聯(lián)動,使學生在學校、家長、老師三者的關注以及陪伴下健康成長。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小學;家校共育;策略
一、小學家校共育的情況
實際上,目前家校共育情況并不是特別的理想,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老師教學任務重,所教學的學生較多,同時,還有日常的備課、參加校園會議等等,導致老師沒有足夠的精力來聯(lián)合家長進行教學管理,只是在家長會上和家長進行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另一方面,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對孩子比較溺愛,導致學生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像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等等,讓學生缺少獨立生活以及學習的能力。并且,部分家長由于平時工作繁忙,有時加班都凌晨,缺少對學生的管理,更別談和老師進行相關的教學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二、自媒體時代小學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自媒體時代,學校應開展家校共育,圍繞學生這一中心,讓學校、老師、家長參與到學生日常的學習以及生活中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自我管理以及約束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老師和父母的教學壓力,讓學生學會體諒他人,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同時,開展家校共育工作,搭建教學管理平臺來進行教學管理,有助于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自媒體時代小學家校共育的策略
1.家校共育,推動家校的結合
自媒體時代,學校開展家校共育,促進學校和家庭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生活等習慣,以此來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從老師層面來講,學校應組織老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引導老師合理地運用自媒體來開展教育活動,并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建立相關的渠道;從家長層面來講,學校應改變家長的教育意識,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學管理中,促使家長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教育,從而促進家校結合,讓家長和老師共同來進行教學古娜拉,并通過合適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關注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
可巧妙利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tǒng)教育家庭和學校之間的交流較少的現(xiàn)狀,學校應引導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讓老師和家長成為學生成長的有效監(jiān)督者和保護者。因此,老師在平時應重視教學的反饋,并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實際情況,像學生的學習情況、習慣、生活等等,讓家長了解學生的成長情況,方便家長在家里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此來提高家庭的教育質量,讓家長發(fā)揮出其的教育作用。不僅如此,老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平臺和家長進行溝通,從家長口中了解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近段時間來的作息規(guī)律、生活情況、行為習慣、思想動態(tài),以此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以便老師在校園管理中更好地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開展相關的教學,讓小學教學管理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從而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3.搭建相關的教學平臺
學校應搭建相關的教學平臺,讓家長來關注相關的平臺,豐富教學活動,促使家長和老師進行聯(lián)動,引導家長多陪伴、多關注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從而讓老師幫助家長開展家庭教育,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同時,學校也可以在平臺上開展相關互動活動,以家園交流溝通的互動為主,設計相關的PPT,探討相關的教學問題,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遵守相關的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等等,讓家長和老師來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家長參與到對學生的管理中來,拉近家長和學生的距離,促進家庭的和睦。不僅如此,老師還可以建立相關的微信群、QQ群等,促進信息的多元化,拉近家長和老師的距離,家長的交流也顯得更為輕松、積極、主動,同時和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共享彼此的經(jīng)驗,取得了良好的互學效果。
4.加大宣傳力度
開展家校共育工作,加強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應加大宣傳力度,將老師和家長結合起來,讓老師和家長意識到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展現(xiàn)相關的資料以及案例,來引導家長來關注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相關能力,讓學生在家庭中得鍛煉,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比如,學??梢酝ㄟ^微信、微課、校園刊等形式,引導家長和老師進行關注,分析相關的教育管理技巧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讓家長和老師聯(lián)合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引導學生,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質,讓學生健康成長。
四、總結
自媒體時代,學校應合理地借用自媒體來開展家校共育工作,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并豐富相關的教學管理內(nèi)容,搭建相關的教學平臺,以此來改進當下教學管理模式,讓學生在老師、學校、家長三者的關心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婧. 淺析小學教育階段家校合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 新課程(上).2015
[2]王歌. 自媒體時代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實施途徑探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旬刊.2019
[3]張波.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小學家校共育策略探究[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