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璐
摘要:教學設計是教師基于一篇課文的解讀內容,所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一課多案是指教師基于一篇課文的解讀內容,根據側重點不同,設計出多種可實施的教學方案。一課多案的教學設計角度來源于教學目標,一要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閱讀部分的第四學段目標;二要依據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三要依據每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以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為例,設計三種教學思路不同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一課多案 教學設計 說和做
教學設計是教師基于一篇課文的解讀內容,所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一般而言,整體設計有層次有遞進性,適宜于所有學生,能有不同程度的所得。一冊語文書不過二十多篇文本,學習一學期,可見得每一篇文本均有其獨特的教學價值??v向梳理部編本七至九年級語文教科書,可見得許多知識點呈螺旋上升型編排設計,一篇文本中有大量的知識點承上啟下,承前啟后。一篇文本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教這一篇,這三個問題我們要宏觀看待,微觀處理。因此,一文多教、一課多案非常有必要。一是鍛煉教師的教學解讀、教學設計的能力。另一是于教學中比對哪一環(huán)節(jié)設置恰當,實踐中檢驗教學步驟如何安排,教學內容如何設計,教學方法如何滲透。使教學更適合于學生的需要。
一課多案是指教師基于一篇課文的解讀內容,根據側重點不同,設計出多種可實施的教學方案。一課多案的教學設計角度來源于教學目標,一要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閱讀部分的第四學段目標;二要依據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三要依據每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以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說與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為例。
一、多重教學目標的限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級閱讀目標中指出通讀課文,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了解詩歌、散文等文學樣式。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人生的有益啟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10.]]摘取幾條與《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有相關性的目標內容。可以見得,以上幾條基本確定了一篇文學文本的教學設計,第一環(huán)節(jié)是通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和主要內容,也即整體感知全文。第二環(huán)節(jié)是體味、推敲關鍵詞句的含義、作用、表達效果。第三環(huán)節(jié)是結合自身實際,總結、體會文本主題,獲得情感體驗與啟示。
其次,依據第一單元教學目標,閱讀本單元的課文能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非凡氣質,喚起我們對理想的憧憬與追求。本單元學習精讀,要在通覽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義和表達妙處。還要注意結合人物生平及其所處的年代,透過細節(jié)描寫,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見得,以上幾條與語文課程標準中所確立的目標基本相一致,更加細致化,屬于這一單元的具體目標。細化以上教學設計,第一環(huán)節(jié),鋪墊人物介紹與背景內容,通讀解大意。第二環(huán)節(jié),體味、推敲關鍵詞句的含義、作用、表達效果。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細節(jié)描寫,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聞一多的高尚品質,偉大精神。對于單元目標的理解和提煉,有助于理清單篇文本的三維目標。
最后,依據一課教學目標。一課教學目標的確立,來源于課后的思考探究與積累拓展。這兩項折射出教材編撰者對一篇文本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教學信息,確立教學的重難點。
二、一課多案的教學設計角度
以《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為例,在語文課標階段目標、七下第一單元目標統(tǒng)領的前提下,設計三種側重點不同的教學思路。
(一)整體與部分式
1.三維目標確立
(1)知識與技能
了解臧克家、聞一多。識記、積累字詞。
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賞析精段,深層體味聞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教學設計
首先鋪墊聞一多、臧克家的介紹及背景知識。檢查字詞預習情況,強調易錯字、形近字、音近字。第一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說”和“做”。運用課后思考探究一。朗讀課文,思考:聞一多作為學者時的“說”和“做”,與作為民主戰(zhàn)士時的“說”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無關聯(lián)?根據課文內容簡要分析。
第二環(huán)節(jié):品味妙點知人物。重點集中于精段賞析,學習賞析手法,感悟人物形象。精讀1——6段,賞析角度為細節(jié)描寫、修辭手法、四字詞語、句式、表現(xiàn)手法、段落作用、詳略安排等。
第三環(huán)節(jié):選詞用語寫小詩?;谇岸h(huán)節(jié)對雅詞妙語積累、賞析,這本環(huán)節(jié)學以致用,深化對文本內容和主題的感悟?;顒犹崾緸椋哼x用文中詞句,為聞一多寫作一首小詩。教師示例。
(二)板塊并列式
1.三維目標確立
(1)知識與技能
了解臧克家、聞一多。識記、積累字詞。
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2)過程與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嚴謹?shù)慕Y構,理解語段作用,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品味文中詞句,深層體味聞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教學設計
鋪墊內容如前。
第一環(huán)節(jié):自選角度欣賞聞一多作為“學者”的部分。
自學提示:朗讀3——6段,任選角度進行賞析,做好旁批。
課中小結:
選材精當、極為典型
比喻生動、引用恰當
用語凝練,極富深情
化用典故,對仗工整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選角度欣賞聞一多作為“革命者”的部分。
自學提示:朗讀10——18段,任選角度進行賞析,做好旁批。
課中小結:
選材精當、極為典型
引用恰當、對比鮮明
教師引導過渡:有幾個自然段我們沒有朗讀,關注這幾段落,思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課中小結:
開頭(總領全文)、過渡(承上啟下)、結尾(卒章顯志)。結構嚴謹明晰。
均為議論句。文章夾敘夾議。
教師提問: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時的“說”和“做”和作為革命家時的“說”和“做”是否矛盾?有何關聯(lián)?
教師引導:不矛盾,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學術,后期投身于民主運動,對待“說”和“做”的態(tài)度迥然不同,但實質二者統(tǒng)一于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品格中。前后期的變化反映了他對社會認識的變化。
第三環(huán)節(jié):語言的欣賞
聞一多與臧克家同為詩人,語言精致凝練,富有詩意。朗讀文章,體會這一點,并批注一些賞析性文字。
課中小結:
用語典雅,言簡義豐,情感強烈
短句連用,富于韻律,極具氣勢
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形象鮮明
(三)字斟句酌式
1.三維目標確立
(1)知識與技能
了解臧克家、聞一多。
朗讀課文,識記、積累雅詞妙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扣“詞”扣“句”的方法,字斟句酌,分析聞一多的形象。
通過扣“詞”的方法,關注細節(jié)描寫,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通過扣“句”的方法,品析“說”字在語境中的不同含義,賞析文章語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于字斟句酌中,體悟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教學設計
鋪墊內容如前。
第一環(huán)節(jié):扣“詞”品析——“鉆探”二字意義非凡
朗讀全文,進而側重朗讀1-6段,獨立思考這一話題,做好旁批。
課中小結:
鉆探本義指用鉆機向地下鉆孔取出樣品供分析研究。在這一語境中,指向古代典籍鉆探,使敘述由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形象表明了聞一多先生對古代典籍的鉆研??梢钥闯雎勔欢嘞壬@研學術的務實與執(zhí)著,表達了臧克家對于聞一多先生的贊美之情。
方法小結:
賞析詞語,分為本義和語境義。
再次朗讀1-6段,思考還有哪些詞語能看出聞一多先生在“學者”方面的“說”和“做”?
教師預設:
1.“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四字短語連用,內容豐富,氣勢流暢,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聞一多先生研究唐詩時的勤奮刻苦,嘔心瀝血。表明聞一多在“學者”方面做了也不說。用語凝練,言簡義豐,表達了臧克家對聞一多先生的景仰、贊頌。
2.“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一句中,“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化用《論語》中的典故,“高”和“堅”前后對應,“攀”“鉆”前后對應,對仗工整。寫出了聞一多先生潛心研究的執(zhí)著精神,表達了對聞一多先生鉆研精神的贊美,使語言具有文化意蘊。
3.“頭發(fā)凌亂”這一詞語,是一處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聞一多先生一心鉆研古代典籍無暇顧及自己生活的情形,表現(xiàn)了他潛心治學的專注。
4.“密密麻麻”“群蟻排衙”兩個詞語,是一處細節(jié)描寫,將密密麻麻的小楷比作“群蟻排衙”,生動形象寫出了聞一多先生字寫得多而整齊,表現(xiàn)出聞一多先生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
課中小結:
用語凝練,極富深情
化用典故,對仗工整
細節(jié)描寫,品質高尚
(二)扣“句”品析——“說”字含義豐富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p>
2.“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
3.作為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
朗讀全文,進而側重朗讀這三句話,思考“說”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做好旁批。
課中小結: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說,是自己要干什么。
2.“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說,是吹噓的意思,表明了聞一多具有實干精神和謙虛美德。
3.作為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說,是對革命的宣傳動員,對反動派的揭露和斥責。
方法小結: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边@是文章開頭,總領全文,引起對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介紹。從表達方式的角度來說,這也是一句議論句。再次朗讀課文,抓關鍵句,你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
教師預設:
第一、二段是文章的開頭段,第七、八、九段是文章的過渡段,第十九、二十段是文章的結尾段。結構分明、嚴謹。過渡段總結上文,引起下文,過渡自然。結尾段收束全文,卒章顯志。
第一、二段,第七、八、九段,第十九、二十段,均為議論句。其他內容為記敘,全文夾敘夾議,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質及臧克家的強烈贊美之情。
這一句中說道了人家、“我”,形成了鮮明對比,突出聞一多先生的品質。“說和做”照應文章題目。文中多次出現(xiàn)“說和做”,形成前后照應。
課中小結:
結構嚴謹、過渡自然
夾敘夾議、主旨突出
反復點題、前后照應
(三)“妙點”品析
除了以上內容,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預設:
1.前半部分寫聞一多作為學者的方面,選取了他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刻畫了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精神,表現(xiàn)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精神。后半部分寫聞一多作為革命者的方面,選取了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三件事,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選材精當、極為典型。
2.“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一句,把聞一多研究古代典籍這一行為比作工人鉆探尋寶。比喻貼切,形象寫出聞一多的研究是積極主動地探求。
3.文中引用聞一多的原話,表現(xiàn)出聞一多先生性格特點、人物形象,敘述中增加描寫,語言生動,敘述真實可信。
課中小結:
選材精當、極為典型
比喻生動、引用恰當
總的來說,教學設計落實課程標準,實現(xiàn)單元目標,讓學生一課一得,一課多得。因此一課多案,讓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學智慧,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設計,使之更貼合學生接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