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敏芝
摘要: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模塊整體教學,是以模塊主題為核心線索,實現多模態(tài)語篇貫穿的新型模式,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印象和理解,促進新舊知識的聯合,把碎片化的要點整合到一個體系內。對此,本文也將以初中英語課堂的設計為切入點,從特定的主題出發(fā),分析初中英語模塊整體教學的設計方法,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初中英語;主題引領;模塊教育;實踐方法
引言:
英語作為一門第二語言,是素質化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社會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也必然具有碎片化的特點,需要通過不斷的積累才可以擁有相應的經驗。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學生不把知識充分串聯到一起,那么他們即便是接觸了需要使用英語的場合,也無法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無法靈活地與外界展開溝通。所以,教師要通過不同的主題引導,把碎片性的知識整合成不同的模塊,讓學生有大致的印象,構建更為完善的框架和體系。
一、分析主題引領下初中英語模塊整體教學的價值
首先,模塊整體教學的應用,能夠讓教師的備課工作變得更加完整,進一步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控能力與分析能力。也就是說,當展開模塊整體設計的時候,教師不再只是關注一個文本或者是一個課時,而是有意識的觀察整個主題,設計出一系列具有關聯性和實踐性的問題,為學生打造層次性的學習活動鏈,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和好感,解決了知識碎片化的弊端,讓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可以真正融合到一起。
其次,模塊整體教學的應用,能夠讓學生自由的展開深度學習。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展示出來的水平差異,設計出有層次感的問題,讓學生不斷生成新的認知差異,靠近最近發(fā)展區(qū),對問題有更加獨到的見解。而且,在參與模塊主題活動的時候,學生也會主動進行語篇的梳理和總結,并做出自己的評價,這樣一來他們也會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最后,模塊整體教學的應用,可以讓學生體會真實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樹立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讓自己的文化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在這里,學生可以真正意識到英語語言的魅力與價值,真正意義上把知識遷移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解決在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zhàn)。
二、分析初中英語模塊整體教學的實踐方法
(一)設計具有梯度性的問題鏈
教師應當先分析語篇的主題意義,把握好整體的行文風格,分析語言的特點和理念取向,設計出更加合理且有趣的教學活動,要從作者的視角出發(fā),結合寫作背景和寫作時間等信息,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更加真實的問題情境,把語言學習和思想感悟充分結合到一起。也就是說,教師需要設計出具有梯度性的問題鏈,這樣可以避免脫離語境這一問題的產生,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讓學生可以不被一些細節(jié)性的問題所干擾,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邏輯性,幫助學生樹立批判思想。例如,在學習《 Lao she teahouse》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就應當把模塊探究的關鍵點劃分成不同的層次:通過單元主題,讓學生能夠產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好感,提高他們的民族自信心;讓學生與同伴進行合作,共同選定角色,完成短劇表演,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撰寫人物傳記或者是生平總結;引導學生尋找與自己家鄉(xiāng)有關的知名人物或者是景點,仿照原文的特點和風格,寫一篇作文或者是制作海報。以上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按部就班的從文章中提煉出關鍵的語句。
(二)整合多模態(tài)語篇資源
多模態(tài)語篇并不僅僅是以語言為展現形式的,同時也結合了多種社會符號,牽涉到圖像,聲音,手勢等多個領域的內容,所以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視聽體驗,在新媒體的引導下,多模態(tài)語篇的范圍變得更加寬廣,內容也十分豐富,所以教師也應當做好資源的整合,引導學生對語篇進行推斷和分析,培養(yǎng)他們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在這里,英語教材中主要介紹了三個模態(tài)語篇,分別是聽說,閱讀和語用,多模態(tài)語篇具有圖文并茂的基本特點,可以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在這里,筆者將仍舊以《lao shetea house》為例,教師可以把老舍茶館當做模塊主題,在網絡上選擇必要的圖片或者是音頻和視頻資料,結合學生的日常經歷以及學習需求,導入多模態(tài)語篇,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感官體驗,激發(fā)出他們的探索欲望和興趣。同時,教師要設計出不同類型的模塊活動,應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在閱讀完畢之后對文章進行概括整合,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和信息提煉能力,讓學生能夠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更加細致的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提高他們思維的活性[1]。
(三)設計出多種類型的項目任務
項目任務是以學生為核心主體的,能夠為學生打造更加真實的語境,讓學生參與到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中,具體強調的是學生語言的輸出。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價值取向,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景,保證項目任務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實踐性,保證目標是能夠達成的,而且要顯露出具體的效果,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受到刺激和鼓舞,激發(fā)出他們的斗志和競爭精神[2]。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老舍茶館所在的位置,搜索嘉興市的其他名人或者是老舍居住的地方景點,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通過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平臺,完成充分的信息收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接觸了不同的渠道,感受更加多元化的英語閱讀文本,他們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篩選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升華。還有,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項目展現的方式,可以是海報,也可以是文字,或者是視頻與音頻的結合,在必要的情況下,學生甚至可以去采訪專家學者。當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出自己的成果時,教師應當積極進行評價和總結,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xù)性推動初中英語模塊整合教學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引導學生展開主題深度探究的應有之策,也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意識和質疑精神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問題鏈的良性設計,活動鏈的整合,項目任務的驅動這幾個角度,論述了初中英語模塊教學的方法,充分結合了課堂的基本知識點,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瑩. 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J]. 基礎外語教育, 2020, 22(4):9.
[2] 孔敏. 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初中英語深度學習的探究[J]. 英語教師, 2020(5):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