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疼痛護理在改善三叉神經痛患者睡眠質量中的價值。方法:隨機將我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間收治的三叉神經痛患者80例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各組人數(shù)均為40例,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及疼痛護理,評價對比組間睡眠質量水平。結果:接受護理前兩組患的PSQI各評價維度得分無明顯差異(P>0.05),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PSQI各評價維度均降低,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較大于對照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性明顯(P<0.05)。討論:為三叉神經痛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對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有積極作用,值得展開進一步研究與推廣。
關鍵詞:疼痛護理;三叉神經痛;睡眠質量;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三叉神經痛被譽為疼痛等級最高的疼痛感受體驗,因為三叉神經分布于人體的面部,受到疾病的影響患者面部出現(xiàn)三叉神經脫髓鞘或者癲癇樣的疼痛,其發(fā)生機制尚無權威報道,且女性發(fā)生率明顯在男性患者之上,疼痛發(fā)生程度強烈且持續(xù)時間長,患者夜間發(fā)生疼痛時直接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使患者飽受煎熬。臨床多使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及改善病癥,但單純的藥物治療無法達到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程度及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而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水平的關鍵[1]。本次研究對觀察組入選對象實施疼痛護理,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將我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間收治的三叉神經痛患者80例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各組人數(shù)均為40例。對照組內男女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13例、27例,年齡21-76歲(44.±2.09)歲,病程1-5年(2.89±0.28)年;觀察組內男女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14例、26例,年齡21-75歲(44.±2.07)歲,病程1-5.4年(2.99±0.29)年。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數(shù)據對比,數(shù)據無明顯差異(p>0.05),數(shù)據具有可比性。
1.2排除與納入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三叉神經痛臨床診斷標準;②年齡≥18周歲,臨床資料完整者;③因病理性疼痛而出現(xiàn)睡眠障礙者。排除標準:①發(fā)病前合并睡眠障礙者;②合并惡性腫瘤;③病案資料不全者;④存在認知疾病或精神障礙者。
1.3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法干預: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講解三叉神經痛發(fā)生機制、臨床治療方案、治療效果、用藥注意事項及改善睡眠質量的常規(guī)方法。
觀察組入選患者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實施疼痛護理:(1)日常生活指導:護理人員每天幫助患者進行3次三叉神經區(qū)域按摩,幫助其面部肌肉放松,同時與患者建立交流的過程中放低聲音并告知患者食物選擇上切勿貪冷貪刺激,冬天外出時需注重切勿讓冷風直接拂面,以降低外部環(huán)境對面部的刺激,與此同時,借助電視節(jié)目、播放音樂等方法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2)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的住院環(huán)境:根據患者病情和體質實際情況為患者調整病房內的濕度與溫度,定時對病房進行清潔與消毒,在病房內放置綠植幫助患者緩和因為疼痛而產生的負面情緒,緩解不良環(huán)境引發(fā)患者焦慮而增加的疼痛感受。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了解患者內心想法的變動,結合患者病情為其展開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使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得到提升[2]。(3)定制個性化睡眠時間表:患者作息規(guī)律存在著差異性,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年齡、睡眠習慣及個性化作息習慣為患者定制睡眠時間表。(4)引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及生活習慣,告知患者定時復檢,并告知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適量參加體育運動以提升免疫力。
1.4評價標準
患者接受為期5天的護理后,由科室護士長應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借助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價量表(PSQI)對入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價記錄,評價因子含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障礙及日間功能等,評分得分為0至3分,患者得分與其睡眠質量為負相關,即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不理想。
1.5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過程中收集的數(shù)據均經SPSS22.0軟件分析,以()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經X2檢驗,組間數(shù)據有明顯差異即P<0.05。
2結果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的PSQI各評價維度得分無明顯差異(P>0.05),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PSQI各評價維度均降低,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較大于對照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性明顯(P<0.05),詳見表1
3討論
三叉神經痛患者面部疼痛嚴重,對患者的睡眠質量及情緒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三叉神經痛患者的護理難度大于其他普通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此類患者的面部疼痛程度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入選患者接受針對性的疼痛護理,結果顯示該組入選患者的睡眠質水平明顯高于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與呂玉麗[3]等研究結果高度一致。在疼痛護理的過程中,從患者心理、生理等角度對患者展開護理,通過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對三叉神經痛的認知,通過多種方法降低患者疼痛程度,達到降低疼痛對睡眠質量水平影響的效果。
綜上所述,為三叉神經痛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對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有積極作用,值得展開進一步研究與推廣。
參考文獻:
[1]陳靜.疼痛護理干預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8,034(018):141-142.
[2]楊迎迎.綜合護理措施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質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v.17(07):204-205.
[3]呂玉麗.護理干預在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018):3449-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