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慧 徐顯鳳 邵明明
摘要:目的:研究五官科手術病人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的應用。方法:選擇本院在2020年1月份到2021年4月份之間所收治的88例五官科手術病人當作本文主要研究對象,依照治療手段的差異將患者分成對照組以及觀察組,組間患者的人數(shù)都為44人。針對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進一步分析,觀察兩組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危險因素以及患者手術風險發(fā)生率。結果:兩組患者之間的風險指數(shù)具進行對比具有顯著差異,兩組患者手術期心血管風險指數(shù)對比,差異有意義(P<0.05)。結論:五官科手術病人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的應用效果十分明顯,在臨床之中具有很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五官科手術病人;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風險發(fā)生率
【中圖分類號】R714.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體系在五官科圍術期治療中應用效果良好,顯著降低圍術期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和心源性死亡率,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治療的安全性提高治療效果,促進預后,降低患者醫(yī)療費用,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價值高[1]。選擇本院在2020年1月份到2021年4月份之間所收治的88例五官科手術病人當作本文主要研究對象,研究五官科手術病人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在2020年1月份到2021年4月份之間所收治的88例五官科手術病人當作本文主要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每組患者都為44例。患者入組標準:1)五官醫(yī)院住院治療的圍手術期患者。2)年齡在40-80歲之間。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颊吲懦龢藴剩?)拒絕參與該研究。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不穩(wěn)定或嚴重心絞痛患者。3)合并認知功能障礙者。4)合并重性精神疾病者等。對照組患者年齡在40-80歲之間,患者年齡均值為(56.73±3.73)歲。觀察組患者年齡在40-80歲之間,患者年齡均值為(55.84±3.2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展開對比,差異無意義(P>0.05)。
1.2 方法
具體評估流程:(1)在手術之前展開全面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并且給予評估活動的能力,利用ACC指南之中所推薦的患者心臟危險指數(shù)評分方式,針對患者展開心臟危險指數(shù)的實際評分,選擇出更為高危的患者群體。假如患者患有急性冠脈綜合征,假如出現(xiàn)不穩(wěn)定以及較為嚴重的心絞痛疾病,在一個月之內出現(xiàn)心肌梗死等相關疾病,而且患者具有比較嚴重的心率失常等,那么患者在手術期間就會具有很大危險性。(2)判斷外科手術的具體風險。(3)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體能狀態(tài)十分里那個號,沒有出現(xiàn)癥狀的患者很少會因為心血管的最終檢查結果而轉變治療方式。(4)結合患者臨床危險的因素評估。假如患者臨床具體危險因素,可以根據(jù)計劃進行手術。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手術期心血管風險指數(shù)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采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 認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期風險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風險指數(shù)會比對照組患者小很多,兩組患者手術期心血管風風險指數(shù)對比,差異有意義(P<0.05),如下表所示。
3 討論
從醫(y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分析以及評估體系之中一些無創(chuàng)檢查以及有創(chuàng)檢查針對圍術期心血疾病不良事件的相關預測價值,并且計算出花費收益,篩選出相關指標,創(chuàng)建出更為精確的評估制度,也就是達到診斷基本要求,還要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減少患者的治療費用[2-3]。就算完善患者圍手術期管理,部分患者依然會出現(xiàn)PMI。但是在手術進行評估之時,處理PMI最好的手段就是預防。相關預防對策需要在其手術之前給予患者展開危險性評估。
五官科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制度需要結合??漆t(yī)院的主要特點,使得部分評估內容在醫(yī)院前展開,在患者入院之后,將輔助檢查結果可以納入病例,進一步減少患者整體住院時間和一些非必要性的醫(yī)療開支,能夠獲得十分良好的社會經(jīng)濟收益以及經(jīng)濟效益[4]。臨床應用到現(xiàn)在為止,獲得很多醫(yī)生以及患者的好評。此次課題的研究設計理念主要是通過心臟危險指數(shù)評分法以及體能狀態(tài)代謝當量和臨床危險因素評估來進一步評定患者圍手術其的相關危險因素,對比不用術前內科治療方式針對心血管患者圍術期預后的主要影響,并且尋找圍術期的主要治療方式[5]。針對患者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給予綜合干預,保證醫(yī)療的安全,使得患者獲得更好預后,提升圍術期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以及猝死的實際遇見性,能夠進一步降低圍術期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幾率以及心源性死亡幾率。觀察組患者風險指數(shù)會比對照組患者小很多,兩組患者手術期心血管風風險指數(shù)對比,差異有意義(P<0.05)。
總而言之,五官科手術病人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的應用效果十分明顯,在臨床之中具有很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蔡彬,于冬男,王晟. 心血管疾病患者行重大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的心臟危險因素評估體系[J].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9,(01):58-62.
[2]李陽,谷超超,唐鵬,李銳. 老年人圍手術期腦卒中的風險評估與管理[J]. 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2018,5(01):4-8.
[3]邱丹. 老年患者中高危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評估[J]. 蛇志,2016,28(03):358-359.
[4]李佩雯,韓曉寧,張靜梅. 心血管危險評估指數(shù)對腹腔內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風險的適用性分析[J]. 交通醫(yī)學,2013,27(03):256-259.
[5]田新利. 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與管理[J]. 中國醫(yī)刊,2011,46(1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