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存
摘 ?要:小學生閱讀在小學生語文學習中是教學重點,閱讀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也是很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和老師與課本之間的交流主要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也是值得教育實踐的老師們研究和探索的課題,通過實踐教學,總結(jié)出了如何通過學生,老師,課本之間的連接和交流進行語文教學,本文就此進行闡述。
關(guān)鍵詞:閱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愛閱讀、會閱讀、堅持閱讀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基本素質(zhì)。對于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來說,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著手,引導學生從閱讀中體會語文的魅力,愿意自主的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培育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是我們教學的目的?!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老師之間對話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課文閱讀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閱讀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他們個性特點所具有的獨特的理解,學生如何通過語文課堂學習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就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敘述。
一、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交流順暢的基礎(chǔ)
任何對話和交流順暢的基礎(chǔ)都是要建立在溝通主體關(guān)系和諧的基礎(chǔ)之上的,只有建立了和諧的心理關(guān)系,從內(nèi)心接納和傾聽,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閱讀教育本質(zhì)上是一種內(nèi)容和觀點輸出,而小學閱讀教育更傾向于基本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建立和一些對真善美的追求和效仿。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會使學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引導,和更愿意接受與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這點在小學教育中尤為重要,小學教育中常常發(fā)生由于學生更喜歡某個老師,而某一學科學的更為認真的情況,這是有其心理基礎(chǔ)和現(xiàn)實意義的。
二、建立輕松平等活潑的閱讀教學課堂
在輕松平等活潑的氛圍下,更利于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閱讀教育,閱讀教學除了基礎(chǔ)的語言感知外,更應激發(fā)學生對話的需求和渴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同的個體以不同的方式、意識參與到整個閱讀氛圍中。放松使學生渴望表達;平等使學生勇于交流;溫和可以孕育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師生共同營造出和諧的閱讀討論對話環(huán)境,拓展思維表達個性,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三、完善閱讀課程的背景創(chuàng)立豐富閱讀世界
但凡文學作品都會有它的寫作背景,作者寫作的時候是處于什么樣的背景,了解寫作背景對理解文章都會起到很好的幫助。我們的閱讀課程是多種多樣的,一些淺顯貼近生活,也會有一些離小學生生活很遙遠的文章。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有限,在小學閱讀教育中,如何帶領(lǐng)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理解思考,需要重點關(guān)注。這就需要工夫在戲外,給每一篇文章建立完善的閱讀背景,由淺入深的將學生代入創(chuàng)立的情境中。比如小學五年級《小島》一課,生長在和平年代的孩子是很難接觸到部隊的生活情況的,也對惡劣的環(huán)境沒有感同身受的體會,直接開始閱讀對孩子的理解和體會不會很深刻,老師可以在閱讀課文之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播放一些相關(guān)的視頻或者圖片,把部隊的生活面貌,軍人的颯爽英姿,以及惡劣環(huán)境都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有了這些基礎(chǔ)的了解之后,再來閱讀這篇文章。在潛移默化中,縮短時空距離,引發(fā)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四、引導學生對課文有所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表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同時還指出,“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標準》還強調(diào)“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薄案形颉边@個概念還是首次在閱讀教學的目標中出現(xiàn),感悟其實就是一種體會的過程,學生通過對文字的閱讀,引發(fā)的一些感受和悟出一些道理的過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體特點,性格的差異,認知水平的差異、興趣愛好的不同,思維方式也千差萬別,這些都使得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看同一篇文章,同學們反饋出來的感悟都會有很多側(cè)重的不同。老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有整體性感悟,也就是引導學生把語言文字在每種具體的語境中去完整的體會,要教授他們能從多角度、多個層面、全方位的去解讀和把握,在閱讀教學中要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邏輯順序進行學習,分析不能偏面,更不能獨立割裂的學習。比如,在學習小學五年級《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的時候,因為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句子散落點也比較多,在同一段話中所用的描寫方法也比較多。老師在上課開始就可以先跟學生交流母親這個話題,把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奠定好,然后讓學生再去帶著這個感情基調(diào)去閱讀課文。閱讀完畢從整體去感悟作者通過文字想要表達的情感,再讓同學們說說作者都是從哪些事情的描述中表現(xiàn)對母親的感激和敬重之情的。我們說的從整體去感悟的閱讀教學法,是要在貫通文章整體大意的基礎(chǔ)上去進行思考,通過整篇的文字領(lǐng)會出作者最想表達的含義,這個思考的過程要學會提綱挈領(lǐng)、去偽存真。同時,朗讀也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把無聲的文字通過感悟,帶著感情的朗讀更能讓學生深刻體會文章的含義。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把課文朗讀出來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理解課文情感的重要手段。
總而言之,小學生閱讀教學是整體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zh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的教學工作者應該重視和加強對語文閱讀中學生感悟的引導,用最優(yōu)化的方式去開啟學生通往文學殿堂的大門,感受語文的無限魅力,體會個中情感,對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培養(yǎng)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是非?;A(chǔ)和關(guān)鍵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李淑娥.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6):51-52.
[2]石紅君.優(yōu)化教學策略,讓閱讀教學更高效[J].山西教育(教學),2021(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