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身份認同與精神超越

        2021-10-27 21:52:11張學松
        江漢論壇 2021年10期
        關鍵詞:身份認同

        摘要:流寓者在流寓地時日既久,會慢慢地與流寓地“同化”,認同自己流寓者的身份,精神逐步獲得超越。柳宗元流寓永州數年后所作《始得西山宴游記》形象地展現了其精神由“恒惴栗”到“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再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過程,堪稱流寓者身份認同與精神超越的經典。山水與酒,讀書著述與研佛修性等是其認同與超越的主客觀因素。

        關鍵詞:《始得西山宴游記》;柳宗元;流寓;身份認同;精神超越

        中圖分類號:I206.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10-0082-06

        流寓者初到流寓地,對流寓地的山川風物民俗民情總有一種疏離與不適,精神極為痛苦,尤其是從繁華的京都流貶到僻陋荒蠻之地更是如此。而時日既久,這種疏離與不適之感會漸漸淡去,流寓者慢慢地與流寓地“同化”,認同了自己流寓者的身份,精神逐步獲得超越。唐憲宗元和四年,柳宗元南貶永州的第五年所作《始得西山宴游記》形象地展現了流寓者身份認同與精神超越的過程,堪稱經典。

        一、從身份認同到精神超越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雹?“恒惴栗”三字是柳宗元初到永州時的精神狀態(tài)。之所以“恒惴栗”,首先因作者的特殊身份:“余為僇人?!绷鵀橥跏逦挠镭懜镄碌暮诵某蓡T,其參加革新運動時年方三十許,才高氣盛,《柳子厚墓志銘》謂宗元“俊杰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fā),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雹诹谠杜c蕭翰林俛書》:“仆當時年三十三,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禮部員外郎,超取顯美?!雹?且以為可大展宏圖之志:“唯以中正信義為志,以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為務。”④ 不料,革新運動僅進行了半年而告失敗,作者由紅極一時的京都朝官遠貶永州司馬,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心靈的巨創(chuàng)可想而知?!洞鹬芫拆D藥久壽書》:“宗元以罪大摒廢,居小州,與囚徒為朋,行則若帶韁索,處則若關桎梏?!雹?《閔生賦》:“余囚楚越之交極兮,邈離絕乎中原。”⑥ 《囚山賦》:“匪兕吾為柙兮,匪豕吾為牢。”⑦ 《懲咎賦》:“為孤囚以終世兮,長拘攣而坎坷?!雹?作者把貶謫永州喻為邈絕中原的孤囚,關在柙牢中的動物,“長拘攣而坎坷”,形象地表現了其精神的孤獨、痛苦、驚懼。由于為“僇人”,與所有流貶者一樣,親朋故舊少有與其來往者?!都脑S京兆孟容書》:“伏念得罪來五年,未嘗有故舊大臣肯以書見及者。何則?罪謗交積,群疑當道,誠可怪而畏也。”⑨ 《上廣州趙宗儒尚書陳情啟》:“頃以黨與進退,投竄零陵,囚系所迫,不得歸奉松槚。哀荒窮毒,人理所極,親故遺忘,況于他人?!雹?其次,則為流寓地永州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民俗風物。永州,“隋前為零陵郡。隋平陳置永州……南接九疑,北接衡岳,背負九疑,面?zhèn)褳t湘,居楚越間。”{11} 中唐時期,永州為遠離中原未開發(fā)開化之蠻荒之地,自然環(huán)境殊為惡劣。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永州實為九疑之麓……蛇虺之所蟠,貍鼠之所游,茂樹惡木,嘉葩毒卉,亂雜而爭植,號為穢墟?!眥12} 《酬韶州裴曹長史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一首》:“泥沙潛虺蜮,榛莽斗豺獌。”{13}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澗急驚鱗奔,溪荒饑獸嗥。”{14} 此地氣候炎毒,《與裴塤書》:“惟楚南極海,玄冥所不統,炎昏多疾?!眥15} 風俗迥異:“海俗衣猶卉,山夷髻不鬟?!眥16} 最后,作者家庭的變故也是其“恒惴栗”的原因。宗元謫永不到一年其母便于元和元年五月病逝。其父已先于貞元九年五月病逝于長安。自此父母雙亡。

        當然,作者“恒惴栗”的原因并非僅以上三種,但這三種是主要的,其根本原因則是流寓遭際,所謂流寓地環(huán)境也與流寓遭際相關。永州確為蠻荒之地,但居此數年后,作者卻慢慢喜歡上了這個地方。永州的山水由“惡”而“善”?!队吸S溪記》:“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環(huán)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瀧泉,東至于黃溪東屯,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17} 《鈷■潭西小丘記》寫其“嘉木”“美竹”“奇石”,贊嘆其“此丘之勝”而“獨喜得之”。{18}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寫潭中游魚:“似與游者相樂”{19}?!对铱视洝分^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20}?!妒洝分^“渠之美于是始窮也”{21}?!妒瘽居洝分^:“得意之日,與石渠同”,“其間可樂者數焉”。{22}《小石城山記》謂小石城山“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23}。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條水,同一個永州,為何由“惡”而之“善”?作者為何由“惴栗”而“樂居”?蓋即作者居此時日既久主觀感情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漸漸與流寓地融合認同了自己的流寓身份。這種感情的變化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得到展現:“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24} 作者由登山臨水醉夢而歸,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恒惴栗”的心態(tài),思想感情獲得了解放,精神獲得了超越。這種超越的內在表現即認同了永州的山水,與永州山水一體化,“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敖晕矣小比肿钪档猛嫖?,原來永州的山水是“他”的異于我,而今永州的山水是“我”的同于我。這種情感經歷與后來蘇軾流寓黃州的情感經歷頗相仿佛。蘇軾初到黃州,以為此為“蕃草木”的“陋邦”{25},三年后游赤壁則以為此江上之清風,耳得之而為聲,山間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我與子之所共適”{26}。

        由“恒惴栗”到“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是柳宗元精神超越的第一個層次,尚未進入最高層次。當作者游歷了“特立”的“西山”后,“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27},這才進入了最高境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即莊子的“墮肢體,黜聰明”,物我兩忘,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境界。此時作家的主體,且不說人世間的功名利祿恩怨情仇已煙消云散,甚而連己之一身也不復存在,正如藐姑射山上的神人,“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真正進入了一種“逍遙游”的自由精神境界,哪還有什么“惴栗”可言。這種境界也即后世蘇軾流寓海南歸來進入江西后“心與天游”的境界。{28}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何以超越“是州之山水異態(tài)者皆我有”而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是州之山水異態(tài)者皆我有”尚有兩層局限:一是物有等分,即山水有異態(tài)者也有常態(tài)者;二是尚有“我”在,只是過去是州山水不是“我”的而今是州山水是“我”的。這種境界只是完成了流寓者身份的認同,流寓主體與流寓地由疏離而融合,“一體化”了;只是對“恒惴栗”之精神痛苦一定程度的消解,不能完全解脫。物有等分,有“我”在,就會有區(qū)分,不能忘懷世情,榮辱毀譽尚縈繞于心,其痛苦安能解脫?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就不一樣了,不僅物我等分(萬物皆一)且物我兩忘,甚而“我”亦不復存在,“與萬化冥合”,這時,主體才算是徹底解脫。故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是作家主體精神的一次飛躍,是更高層次的超越。

        綜上,柳宗元流寓永州數年后,其精神由“恒惴栗”到“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再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完成了流寓者的身份認同與精神的兩度超越,《始得西山宴游記》以精煉的語言形象地展現了流寓者身份認同與精神超越的過程,實為游記散文與流寓文學的經典。

        二、精神超越之主客觀因素

        柳宗元何以能完成由“恒惴栗”到“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再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精神超越呢?

        (一)山水怡情

        山水真正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是魏晉時期,所謂“莊老告退,山水方滋”{29}。但山水作為大自然的重要部分則早于人類之先而存在了。自人類產生之后,山水作為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則與之息息相關。“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凄清的河水與蒼蒼的蒹葭構成“伊人”談戀愛的所在?!澳捍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保ā墩撜Z·先進》)周游列國碰壁的孔子向往暮春到沂水河洗洗臉戲戲水,再到河畔求雨臺吹吹涼,然后唱著歌回家,由此來紓解心中的郁悶。怡悅人之情性乃山水自身所具有的功能。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樂山樂水雖有仁智之分,但其“樂”則一,這也即山水的樂生性。面對“山島竦峙,洪波涌起”的滄海,曹操“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幸甚”即吞吐宇宙的滄海給曹操帶來的極度快樂。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山水的清輝能使人愉悅故而游子流連忘返。山水等自然景物能沉潛人之心情,“夫氣煩則慮亂,視壅則志滯。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人清寧平夷”{30}。氣煩慮亂,視壅志滯,通過“游息之物”則“使人清寧平夷”,山水正是最佳“游息之物”?!爱斢^察大西洋黃昏景色的變幻時,我們所知覺到的是……它對我們的沖擊。它暫時把我們從本性的盲目而永不止息的欲求中解放出來,至少是暫時隱蔽了欲求。在這個意義上,對美的觀照就具有了解放的意義?!眥31} 叔本華認為人的永不止息的盲目沖動的欲求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而對美的觀照則具有暫時解脫這種痛苦的意義。山水作為美的形式之一,對痛苦中的作家同樣具有解放的意義。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正是其在遭受貶謫打擊“恒惴栗”的心態(tài)下,“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的產物,也正是在登山臨水中“悠悠乎與顥氣俱”,“洋洋乎與造物者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消解了“恒惴栗”的精神痛苦,認同了永州的山水,獲得了精神的超越。蘇軾《赤壁賦》結尾“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同樣展現了游赤壁山水后忘懷世事超然物外的精神解脫。

        山水怡情具有普遍性意義。“永州八記”皆記山水,何以《始得西山宴游記》全過程地展現了作者的流寓身份認同與精神超越?元和四年,作者身心由封閉而漸次開放,人生出現一些亮色,這一時間節(jié)點固是其原因之一,而另一重要因素則是西山之“特立”?!坝乐莅擞洝蔽逵泴懰挥泴懬?,兩記寫山?!靶∈巧健睙o疑是小,無法與特立的西山相比。西山的“特立”一是其形狀,更重要的是它在“八記”所記乃至永州甚或數州之中山勢是最高的,“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登高壯觀天地間”,“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不僅視野開闊,心胸也隨之開闊。曹操筆下的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固與其胸襟相關,而滄海本身的壯闊博大也是重要的客觀因素,讓曹操去觀一個小池塘,斷然寫不出如此吞吐宇宙的名句。正因為柳宗元登上永州最高處的西山之巔,才能“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M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正因為“四望如一”才有“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的感受。“與顥氣俱”“與造物者游”即進入了“心與天游”物我兩忘的境界。

        (二)飲酒解憂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魏晉名士皆與酒結緣。嵇康《酒會詩》:“臨川獻清酤,微歌發(fā)皓齒。素琴揮雅操,輕聲隨風起?!眥32}陶淵明“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33},飲酒成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陶淵明“性嗜酒”也是生逢亂世解憂自娛的一種方式?!讹嬀贫住纷孕蛘f得明白:“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薄肮褮g”乃“無夕不飲”的真正原因。其十一曰:“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薄安挥X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正是酒醉后物我兩忘的“深味”。李白“但愿長醉不復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其目的則是“與爾同銷萬古愁”。柳宗元登山臨水無論進入“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的境界還是最后臻于“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境界,都與醉酒有關。前者曰:“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后者曰:“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蘇軾的《赤壁賦》:“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也是寫酒醉。由此看來,是“山水”與“酒”的合力使作者從“恒惴栗”中解脫而獲得了精神超越。

        (三)書史自悅

        山水怡情是流寓者身份認同精神超越的客觀因素,酒的麻醉只能使流寓者獲得短暫的解脫,若使精神獲得真正的超越,尚需更多綜合因素,尤其是流寓者主觀上深層次的努力。

        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宗元南貶永州,最初尚懷復出希望,后覺復出無望,則專心理論研究和著述?!捌徒蟮媒洝⑹?、諸子數百卷,常候戰(zhàn)悸稍定,即時伏讀,頗見圣人用心、賢士君子立志之分。”{34} “仆之為文久矣,然心少之,不務也,以為是特博弈之雄耳。故在長安時,不以是取名譽,意欲施之事實,以輔時及物為道。自為罪人,舍恐懼則閑無事,故聊復為之。然而輔時及物之道,不可陳于今,則宜垂于后?!眥35} 由此可知,宗元讀書乃以“見圣人用心、賢士君子立志之分”,著述則是發(fā)揚“輔時及物之道”,是在踐行“立言”以不朽的古訓。事實上,宗元大量在中國思想理論史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創(chuàng)作也是在永州完成的,如《封建論》《非〈國語〉》《貞符》,“永州八記”“論文八書”等,這些著述奠定了柳宗元在中國文化史上卓然大家的地位,也證成了流寓者“入興貴閑”的理論{36}。但宗元在極度精神苦悶又無事可做的時候,讀書與著述無疑也起著調節(jié)身心“書史自悅”的作用。其《讀書》曰:“幽沉謝世事,俯默窺唐虞。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瘴痾擾靈府,日與往昔殊。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無。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倦極更倒臥,熟寐乃一蘇。欠伸展肢體,吟詠心自愉。得意適其適,非愿為世儒。道盡即閉口,蕭散捐囚拘。巧者為我拙,智者為我愚。書史足自悅,安用勤與劬。貴爾六尺軀,勿為名所驅?!眥37}

        此詩與上引《與李翰林建書》相照應,說明這一時期作者讀書之多之廣,此其一。其二,作者“幽沉謝世事”,“竟夕”“但與竹素俱”,且“縹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說明作者讀書之勤,鉆研之深——有些書是反復讀探究式地讀。其三,作者讀書“非愿為世儒”“勿為名所驅”“吟詠心自愉”“書史足自悅”,讀書的目的是“自愉”“自悅”——當然,如前所言,作者讀書鉆研理論撰述論著是踐行“立言”不朽的古訓,但“自愉”“自悅”也是重要目的,對于流寓蠻荒的精神苦悶者而言,“自愉”“自悅”在當下尤為重要。正因為讀書能“自愉”“自悅”,作者也就“蕭散捐囚拘”,脫離桎梏而獲得精神的超越。其四,本詩寫于元和四年,而作者在永州游歷最集中的有兩次,一次是元和四年,一次是元和七年,“永州八記”的前四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即創(chuàng)作于元和四年(其他四記創(chuàng)作于元和七年)??梢哉f,元和四年是作者認同流寓身份獲得精神超越的關鍵之年,《始得西山宴游記》作為展現流寓者身份認同精神超越的經典作品創(chuàng)作于這一年并非偶然。

        (四)研佛修性

        唐王朝儒、釋、道兼容,雖有幾次短暫的禁佛,但總體而言,佛教特別是佛教中土化的禪宗在唐代是大為興盛的,士大夫習佛蔚成風氣。王維被稱為詩佛,禪宗融入他的生活,浸入他的感情,成為他人生的一部分。白居易晚年歸心凈土宗,以信佛“作來生之計”{38}。朝廷宰相杜鴻漸、元載、王縉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柳宗元習佛,一是時代風氣濡染,二是家庭環(huán)境影響。其《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積三十年?!弊杂缀梅鹋c其幼年隨父柳鎮(zhèn)在洪州任所受洪州禪的影響有關。但正如蘇軾所言:“柳子厚南遷,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諸碑,妙絕古今?!眥39} 蘇軾的評價未免惺惺相惜,因為蘇軾真正研佛也是始于流貶黃州之時,其《與章子厚參政書》曰:“閑居未免看書,惟佛經以遣日?!绷髻H永州是柳宗元第一次遭受人生重大挫折,流貶黃州也是蘇軾第一次遭受人生重大挫折。二人皆于此時“始究佛法”,緣于佛法具有治痛療傷的作用?!傲谠姆鸾趟枷胱缘接乐莞泳M,而他這一時期接觸最多的是天臺學人?!眥40} 天臺宗將世界一切善惡、性相等人、物差別總括為三千世間,認為“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則已,介而有心,即具三千”。大千世界包括人間苦痛,皆在一念心,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天臺宗這種“萬法唯心”的世界觀對處于精神劇痛中的柳宗元具有一定程度的療傷作用。真正使柳宗元獲得精神超越的是禪宗思想。禪宗是通過心性修持獲得心性升華的心性學說,是一種擺脫煩惱,追求生命自覺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菽堋秹洝吩唬骸靶牧繌V大,猶如虛空……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一個人心量廣大到能含日月星宿還有什么煩惱困擾呢?柳宗元《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碑》稱“大鑒禪師”惠能“以無為為有,以空洞為實,以廣大不蕩為歸;其教人,始以性善,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這是對南禪宗之“道”的概括。“無為”“心廣”“性善”“心靜”即南禪宗的思想要義。這些思想對宗元的心性修養(yǎng)無疑具有強勁的助力。其《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曰:“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眥41}

        誦讀禪經所受沾溉就像青松得到清晨霧露滋潤一樣,清新湛然,而由“悟”到“悅”到“心自足”的心路歷程在此詩中也清晰可見。

        禪宗是佛教融合儒、道兩家思想發(fā)展而來,尤其與道家思想的融合更為顯然,所謂“無為”“靜”皆是道家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記》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正是道家虛壹而靜物我兩忘與佛教“廣大不蕩為歸”(萬化歸一)思想融合的鮮明體現。

        上述四端,是柳宗元認同流寓身份獲得精神超越的主要因素。此外,元和四年,自許孟容寄信于宗元后,漸有士大夫與宗元通信,吳武陵等“流人”也先后來到永州集聚宗元周圍,還有一些僧友往來,這對宗元凄寂的心靈都是慰藉。劉禹錫作為“同是天涯淪落人”與宗元詩文唱和,情同手足,更是其精神的同道。隨著宗元在文壇的地位越來越高,慕名求教者也絡繹不絕。更為重要的是,遷居冉溪后,與農圃為鄰,宗元深入下層人民之間,還從事一些農耕勞作,思想感情有了深刻的變化,不僅寫出了《捕蛇者說》等關心民瘼的動人散文,且與陶淵明一樣享受到田園的樂趣?!断印吩娫唬骸熬脼轸⒔M累,幸此南夷謫。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作者不僅解脫了煩惱,而且將這種“南夷謫”的生活看作是一種幸運,甚而“甘終為永州民”{42},如同蘇軾一樣把貶謫地作為故鄉(xiāng)了。

        三、精神超越的階段性與得失

        (一)柳宗元流寓永州的身份認同精神超越是分階段的

        到永州最初幾年“恒惴栗”。由“暴起領事”參與朝政之京官貶之南荒,猶如青云墜深淵,魂魄驚悸!凡人生最初遭逢重大挫折者無不如是。經過幾年的磨礪修性,漸漸適應,是元和四年的事。元和四年寫出“永州八記”之四記是精神的一次超越。元和五年在冉溪購地筑室作終老計,“甘終為永州民”,這是對流寓地的認同,也是對流寓身份的認同,把異鄉(xiāng)作故鄉(xiāng)了。元和七年之冬,又一次集中游歷,寫出“永州八記”另外四記。元和八年五月游黃溪,創(chuàng)作《游黃溪記》,這是永州游記的第九記,曰“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這是宗元精神的又一次超越。永州山水由“惡”而“善”是質的飛躍。居此“最善”之山水間,哪還會有什么“惴栗”?而是欣欣然了。

        (二)柳宗元的精神超越既是真實的也是短暫的

        柳宗元實實在在由登山臨水解脫了“恒惴栗”的精神痛苦,甚而想終老其間,這是其“真實性”。但細讀《始得西山宴游記》便知作者的兩次精神超越皆與酒醉有關,第一次“傾壺而醉”之后又“臥而夢”,與夢相關。酒醉也好,臥夢也好,都有醒的時候,“酒”與“夢”醒了之后不又回到現實中了嗎?“傾壺而醉”“臥而夢”是作品表現其精神超越具有暫時性的關鍵之筆。作品表現如是,現實生活中的作者精神如何呢?元和十年朝廷征召永貞革新被貶官員入京,柳宗元喜出望外,《朗州竇常員外寄劉二十八詩見促行騎走筆酬贈》:“投荒垂一紀,新詔下荊扉。疑比莊周夢,情如蘇武歸?!彼言谟乐莸氖耆哉J為是投荒,而把回京看作如蘇武歸國一樣。路過汨羅江,作詩《汨羅遇風》:“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為報春風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比欢@次征召真如一場“莊周夢”,這批官員甫入京旋又被貶遠州,柳宗元被貶到比永州更遠的柳州。他與劉禹錫同行至衡陽分別時作《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曰:“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钡搅莸漠斈昵锾?,作《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曰:“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闭髡偃刖┲?,再貶柳州之悲,一喜一悲皆隨作者人生遭際而起伏變化。

        (三)柳宗元精神超越與蘇東坡精神超越境界有別

        《始得西山宴游記》的最后寫作者“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是其精神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這種境界其實就是作者精神的自我解脫,也即佛教小乘的“自度”,可比肩于蘇軾海南歸來《六月二十日夜渡?!返摹疤烊莺I境吻濉焙瓦M入江西“心與天游”的境界。蘇軾海南歸來走到鎮(zhèn)江作《次韻法芝舉舊詩一首》:“春來何處不歸鴻,非復羸牛踏舊蹤。但愿老師心似月,誰家甕里不相逢?”可謂其流寓人生的終結。這首詩里,蘇軾的思想與人生境界升華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儒、釋、道兼容而各有超越,既有道家的物我兩忘,又有儒家的胸懷天下,還有釋家的普度眾生。單從佛教而言,他不僅“自度”而且“度人”,詩人要像一輪明月,將其清輝灑向宇宙普照人間!這才進入了釋迦牟尼“普度眾生”的大乘境界。

        注釋:

        ①{24}{27}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62、762、762頁。

        ②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韓愈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頁。

        ③ 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97頁。

        ④⑨ 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80、779頁。

        ⑤ 柳宗元:《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840頁。

        ⑥ 柳宗元:《閔生賦》,《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59頁。

        ⑦ 柳宗元:《囚山賦》,《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64頁。

        ⑧ 柳宗元:《懲咎賦》,《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56頁。

        ⑩ 柳宗元:《上廣州趙宗儒尚書陳情啟》,《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895頁。

        {11} 王象之:《輿地紀勝》,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031—2035頁。

        {12} 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31頁。

        {13}{16} 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長史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一首》,《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30、731頁。

        {14} 柳宗元:《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200頁。

        {15} 柳宗元:《與裴塤書》,《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96頁。

        {17} 柳宗元:《游黃溪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59頁。

        {18} 柳宗元:《鈷■潭西小丘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65—766頁。

        {19}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67頁。

        {20} 柳宗元:《袁家渴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68頁。

        {21} 柳宗元:《石渠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71頁。

        {22} 柳宗元:《石澗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72頁。

        {23} 柳宗元:《小石城山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73頁。

        {25} 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036頁。

        {26} 蘇軾:《赤壁賦》,《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頁。

        {28} 張學松:《天容海色本澄清——蘇軾晚年人生境界舉隅》,《中華讀書報》2012年7月25日。

        {29} 劉勰:《文心雕龍》,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65頁。

        {30} 柳宗元:《零陵三亭記》,《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37頁。

        {31} 杰克·奧德爾:《叔本華》,王德巖譯,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80頁。

        {32} 嵇康:《嵇中散集》,明嘉靖四年,黃氏仿宋刊本。

        {33}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75頁。

        {34} 柳宗元:《與李翰林建書》,《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802頁。

        {35} 柳宗元:《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824頁。

        {36} 參見張學松:《論中國古代流寓文學經典之生成機制——以蘇軾、杜甫為中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

        {37} 柳宗元:《讀書》,《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 824頁。

        {38}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94頁。

        {39} 蘇軾:《書柳子厚大鑒禪師碑后》,《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084頁。

        {40} 孫昌武:《柳宗元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頁。

        {41} 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34頁。

        {42} 柳宗元:《送從弟謀歸江陵序》,《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 632頁。

        作者簡介:張學松,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流寓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河南信陽,464000。

        (責任編輯? 劉保昌)

        猜你喜歡
        身份認同
        試論中美體育電影中的身份認同
        今傳媒(2016年12期)2017-01-09 18:55:59
        當代文化語境下的曲藝傳播與身份認同
        大眾傳媒語境中商業(yè)主持的身份認同與價值取向
        人間(2016年31期)2016-12-17 22:43:22
        試論《永昌演義》作者李寶忠的身份認同和寫作立場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國黑人女性戲劇的文化批評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6:02
        布爾加科夫戲劇創(chuàng)作與身份認同
        在性愛中找尋自我
        馮小剛電影中的城市空間與身份認同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27:36
        從后殖民主義解讀《藻海無邊》中安托瓦內特的身份認同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片久久| 亚洲av色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在线视频在线视频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最新亚洲av日韩av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 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 亚洲av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成人波多野一区二区| 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久久久综合| 日韩极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夫妻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五码人妻少妇久久五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亚洲男人精品|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色婷婷免费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日本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站 | 最新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天堂av在线美女免费|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妇科 | 中文字幕人妻一区色偷久久|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2020|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欧美在线观看www|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