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古麗.買買提江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針對的是教學中的每位學生。但校園中難免存在特殊的學生群體,因各種因素所形成的學困生群體。針對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學困生群體,需要進行轉化策略的研究,改變學困生群體的現(xiàn)狀,讓學生減少對生物學科的抵抗心理,通過策略的研究找出解決學困生的方法。在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與教育下,將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進行落實,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
前言:高中生物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多方面的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日后的工作提供生物方面的知識,是具備較強實踐性的一門學科,但也是學困生出現(xiàn)概率最高的學科之一。特別是當前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時代,生物的重要性也越發(fā)突出,得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但仍無法與其他的學科相比,課程安排偏少。在此種情況下,難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生物基礎,從而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chǎn)生高中生物學習的抵觸性,在后期的教學中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等情況,增加學困生的比例。導致學生對高中生物的理解產(chǎn)生偏差,只能將認知停留在概念層次,卻無法深入探索生物的奧秘,沒有實際運用的能力,造成高中生物后期學習的困難性,引發(fā)生物學困生的產(chǎn)生。因此,需要重視高中生物的學困生轉化策略,減少學生自身能力以及外界因素的干擾,從實際的教學出發(fā),探索轉化高中生物學困生的具體方案。
一、學困生的成因
1.學生本身因素
學困生產(chǎn)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的本身。高中生物作為一門科學嚴謹?shù)恼n程,對學生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但部分學生在高中生物的學習態(tài)度方面不夠端正,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學習中缺乏與其他同學的競爭意識,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獨特學習方法,沒有良好的高中生物學習習慣,運用較為粗略的方法進行學習,學習效果不好,沒有足夠的學習積極性,對生物的學習缺乏自信與動力,甚至從內(nèi)心深處感到自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否認等,是高中生物學困生產(chǎn)生的自身因素。
2.教學因素
高中生物學困生的產(chǎn)生也受到教學方面的影響。高中生物是一門靈活的課程,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需要在學生的教學中充分的接受與理解其中的概念,但因部分教師自身的教學原因,導致對高中生物的認知過淺,運用較為傳統(tǒng)單一的方式進行淺顯的生物教學,嚴重影響著生物教學的效果,限制學生的自由發(fā)揮,不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識與接受,從而因難以接受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學困生。
3.師生管理之間的因素
學困生的產(chǎn)生也可能會受到學校管理體制的影響。部分學校管理體制相對落后,在師生之間的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學校將管理的重點放到升學成功率上,只注重考試教育,但卻忽視了管理體制的優(yōu)化與改革,導致缺乏對師生之間的管理與約束,導致學生在相對落后的管理體制下,逐漸淪為學困生。同時,學校的評價機制的完善程度與科學程度,也會影響學困生的產(chǎn)生。部分學校只重視學生的理論成績,卻無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客觀評價,導致對學生的評價比較片面的情況,讓學生喪失對生物的學習樂趣,產(chǎn)生學困生。同時,在班級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著管理失衡現(xiàn)象,部分教師因缺乏管理經(jīng)驗,導致在無意間傷害到部分學生的情況,打擊學生的自信以及自尊心,出現(xiàn)大量的學困生。
二、學困生教育轉化的改進策略
1.激發(fā)學困生的生物學習熱情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學困生的出現(xiàn),需要從學生的本身出發(fā),讓學生能夠對生物的抵觸性減少,讓學生能夠從心底去接受并學習生物,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高中生物進行接觸與觀察,在對平時的生物現(xiàn)象的探索與觀察中,逐漸增加高中生物的學習興趣,轉變學困生對生物學科的以往認知,讓學困生可以在后期的生物學習中感受到成就感。并且在引導與鼓勵下,解放學困生的天性,在不斷學習與探索生物的過程中,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困生的生物學習熱情,讓學困生擺脫困境,重拾信心。
2.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方式與習慣
學困生之所以產(chǎn)生,是因為對高中生物無法做到有效的認知與學習。在了解與掌握生物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從生物的學習方法與習慣方面入手。通過引導培養(yǎng)學困生的習慣與學習方法,發(fā)現(xiàn)并運用適合學困生的學習習慣,讓我學困生通過良好的習慣與方法,盡可能的掌握高中生物的學習內(nèi)容,在良好的習慣與方法的支撐下,逐漸完善自己薄弱的生物基礎,潛移默化中提高學困生的知識理解與掌握能力,為高中生物學困生的轉化奠定基礎。
3.增強學困生的信心與動力
高中生物的學習中,學困生受到多方面的壓力。想要幫助學困生進行轉化,需要增強學困生的學習動力與信心,通過教師的引導與鼓勵,讓學困生在精神方面產(chǎn)生信心,以更好的心情與學習態(tài)度進行學習,減少學困生因心里壓力所產(chǎn)生的影響。同時,教師需要對成績較差的學困生進行關心與指導,分析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并給予肯定與獎勵,幫助學困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產(chǎn)生充足的學習動力。
總結語:高中生物的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與成績進行合理的測評,將教學轉化的重點放到學困生的角度,因學困生的情況特殊,需要學校與教師花費更多的精力進行探索,根據(jù)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心理與生理上的教育與引導,盡量彌補學困生的心理與生理上的缺陷,幫助學困生建立起生物學習的信心與動力,探索出高中生物學困生轉化的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高新春.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待“學困生”的教育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7):212~213
[2]劉慧.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進展與改革[J].成功教育,2018(8).
[3]王劍鋒.高中生物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1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