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燕
◆摘? 要:在我國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這門學科是其中較重要的內容,優(yōu)質的教學模式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數學知識體系,了解到多元化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日后的穩(wěn)定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诖耍瑪祵W老師就要高效地應用各種教學模式,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問題的基礎上,給學生帶來更適合的學習方案,以此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主動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發(fā)散其思維,拓展其眼界,在實踐活動、生活場景以及問題教學課堂中,鞏固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形成相對科學的學習體系,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與老師積極互動,深入探索數學課本知識,共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健康發(fā)展進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培養(yǎng)策略
1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境,實施自主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進程中,數學老師要給學生相對公平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給其提供更豐富的學習內容,同時需要靈活地應用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逐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效果,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境,從中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另外,數學老師還需要實施自主教學模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其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在數學題解答的過程中,數學老師需要重視對學生思維邏輯的鍛煉,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能力,尋找出多種解題方式,逐步強化數學學習效果,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以此培育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
例如,在《認識分數》相關知識學習進程中,數學老師給學生提供了真實的生活場景,如,張毅家上個月電費繳納了300元,這個月家里人出去旅游了,電費是上個月的1/3,請問張毅家這兩個月的電費總額是多少?然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探討問題,在這時,數學老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運用多種解題方式,處理問題。一些學生的解題思路為:先把這個月的電費算出來,然后再加上上個月的電費,最后求出這兩個月的電費總額;而有些學生直接用300+(300+1/3)進行綜合計算,以此來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用,同時強化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2掌握教學步驟,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育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思維方式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那么數學老師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技巧,首要的任務就是要確定教學流程,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育。
例如,在《有余數的除法》相關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數學老師需要依照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以及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和流程,讓學生了解相關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而后增加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愿意主動投身于教學活動中,與數學老師一起掌握課本內容。另外,在除法知識學習中,也能夠發(fā)散學生的學習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邏輯。
3運用課堂問答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問答環(huán)節(jié)是每節(jié)課都需要落實的,主要是為了借助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本知識研究活動中,在老師的教導下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練習數學題的思路。而且這種提問模式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認識圖形》相關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數學老師可以準備一些工具,如白紙、剪刀等,在講課之前,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剪出各種形狀,而后給學生拋出以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圖形?具有什么樣的特征?”借助這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跟著老師的思路思考問題,以此鍛煉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4運用自動提問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在新課標的作用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得到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而且數學老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還引用了自動提問環(huán)節(jié),逐步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學習自主性,進而讓學生在問題的提問與回答過程中,了解數學知識的用法,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例如,在學習《兩位數與一位數相乘》時,老師可以給學生講解圖編乘法,之后給學生較大的空間,讓其自主探究12×4的計算方式,在此過程中,數學老師需要合理地把學生組成學習團隊,使用分類思維,把12×4分成12+12+12+12的形式,進行加法運算,或是分成6×4+6×4的運算方式,讓學生尋找多種解題思路,并且選好一種最簡單、便捷的解題方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培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推動小學數學課堂的穩(wěn)定發(fā)展進程。而且在此種教學活動中,數學老師借助實際案例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把學生帶領到實際數學題中,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讓學生愿意與老師互動,并且共同探討問題,以此增強數學老師對數學課本知識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
5結束語
綜上述,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涵蓋了自主思考能力以及科學的學習方式。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可以在數學應用題的解答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而且具備一定邏輯思維的學生,能夠在解答數學題時邏輯清晰,順利地找出正確答案和解題思路,并且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對數學基礎知識充分應用,用比較理性的思維看待問題,逐步完善學生的學習體系。另外,假如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還能夠促使學生與數學老師積極互動,減輕教學任務,強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君霞.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學周刊.2021.(18):39-40.
[2]藍小梅.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21.(34):62-63.
[3]王衛(wèi)青.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對策的思考[J].讀寫算.2021.(0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