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新媒體的迅速發(fā)展,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以及思維模式都發(fā)生了極大改變。本文在對新媒體環(huán)境及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進行闡述,分析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此基礎上提出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環(huán)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火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如何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卓有成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新媒體環(huán)境的概述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新媒體環(huán)境的概述
新媒體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互聯(lián)網等作為介質,通過電腦、手機等數字終端實現信息的高效傳播的媒體形式,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形式而言的,具有即時性、共享性、信息海量化等特征。當前,新媒體在各行各業(yè)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產生極大影響,悄無聲息地改變著人們思想和行為。特別是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獲取信息已經不是像以前一樣單純地從電視、授課、書本、報刊雜志等途徑來實現,而是轉變?yōu)樽灾鞯貜木W絡中有目的性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且獲取信息的數量和速度也是傳統(tǒng)媒體無法比擬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進入互聯(lián)網,海量信息撲面而來,并且圖文俱全,聲色并茂,牢牢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當代大學生思維敏銳,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都非常強烈,而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和數字終端打破地域與時空的限制,可以實現與千里之外的他人進行全方位交流,滿足學生們個性化的需求,因而受到廣大學生們的喜愛和運用。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一)新媒體環(huán)境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1.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教育要通過一定載體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指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承載和傳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或信息,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運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活動形式和物質實體。”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一定程度上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原有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主要由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構成,傳播方式主要為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形式較為單一,缺乏感染力進而影響教育理論的說服力,教育效果一般。而新媒體環(huán)境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客觀教育條件的限制,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擁有海量的教育資源和多樣化傳播途徑,通過數字化視聽技術將教育內容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且教育場所不局限于課堂等特定地點,通過網絡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信息傳遞,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輻射范圍擴大且教育的感染力更為強大。
2.擴充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
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課堂傳授是高校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然而這種教育方式內容較為單一,且學生感覺距離自己實際生活較遠,無法有效產生共鳴。且教學方式多采用課堂傳授的方式,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因而教育效果不理想,而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弊端。相較而言,海量信息來源于各種網絡媒體平臺并實時更新,新媒體所傳送信息有即時性、多樣性以及范圍的廣泛性的特點,在課堂上無法接觸到的知識和內容都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現實需要,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甚至全球范圍內發(fā)生的事情都可以即時知曉。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樣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不斷擴充,打破時空束縛,古今中外只要可以用來闡釋教學內容,闡明觀點的事例事件,都可以成為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臨的對象是能夠自主思維的人,因而有效的溝通是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教師數量有限,師生比失衡,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無法完全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需求,并且信息自上而下層次傳遞的過程也是相對耗時耗力的,往往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會有力不從心的現象,然而這個矛盾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可以得到妥善解決。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網絡手段和數字終端設備,在最短時間內大規(guī)模、主動、快速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推送給自己所帶的全部學生,極大緩解了層次傳遞的延遲性和不確定性,有效地節(jié)約時間和人力物力,能夠有效緩解工學矛盾。同時新媒體環(huán)境可以豐富教師的工作方法,部分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與老師面對面交流,有些時候與學生面談也要約定時間和地點等,浪費時間的同時也會帶來各種不便。而新媒體環(huán)境則為師生提供一個平臺,學生可以將心中的想法真實地表達,同時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師生、生生之間可以展開平等對話,最大限度地回避溝通障礙,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
1.新媒體環(huán)境影響學生的人生價值觀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網絡空間有虛擬性特點,因此也是一柄雙刃劍,在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充斥著眾多隱患。新媒體時代多元文化并存,并且每個人都是發(fā)言人,海量迅速傳播的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更有一些負面觀點被別有用心地傳播,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社會觀念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理念。并且當前條件下,網絡虛擬世界中尚未形成完整的道德約束與法律強制系統(tǒng),導致人們誤以為網絡是法外之地而對自身言行肆無忌憚,其中不乏有大學生存在。大學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人生閱歷較淺,對外部的思想觀念缺乏一定的辨識能力,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響或負面思想引導,導致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理念,這些無疑給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要求更高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師生面對面交流為主要溝通方式,以此傳遞給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及時糾正學生思想偏差,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而新媒體環(huán)境下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數字終端的逐步普及使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加,致使學生眼界不斷拓寬的同時也在改變著原有的思維方式,他們對于社會上的各種現象和行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并且會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并以此來作為自己的行為模式。這種影響和改變通常不會即時顯現,這無疑極大地挑戰(zhàn)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個人能力。因而新媒體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知識儲備以及業(yè)務素質,在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yǎng)的同時,更要熟練應用各種媒體資源,了解當前學生們的喜好并從中攫取有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并有效加以利用。同時更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擁有有效辨別并遴選網絡信息能力,加強紅色資源的利用,確保傳遞給學生的內容有益于學生成長成才。
三、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轉變固有觀念,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過程,關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實際需要并適時改變教育方式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傳遞的內容更好地被接收進而內化為自身素質。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轉變固有教育觀念。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實現,而不是單純說教或硬性管理能夠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潤物無聲中,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改變。在工作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對當前思想政治工作所提供的便利以及其所帶來的契機,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秉承教育理念,并且要認識到當代大學生具有個性強,思維活躍,信息接收渠道廣泛等特點,因此在工作中要從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的“我教你學、我管你聽”的方式,從他們喜歡的內容出發(fā),例如他們關注的熱點事件、他們目前所推崇的理念、他們喜愛的明星、經常說起的網絡熱詞等等,通過分析他們之所以喜愛的深層次原因,從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并以此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日常喜聞樂見的事物中不斷充實自己、改觀自己,進而推動新媒體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斷發(fā)展。
(二)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間
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對象,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因而在工作中應該秉承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將學生置于與自己平等的位置,給學生以親近感和信任感,實現雙向的有效交流和互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而新媒體環(huán)境則為我們提供多方面的便利。當前工作中,微信、QQ、電子郵件、抖音、快手等軟件的大范圍應用,讓我們在工作中實現了信息的點對點、店對面等大范圍、快速地傳遞,為我們的工作節(jié)省很多時間,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現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學生們中已經廣泛普及,教師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與學生展開必要的交流與溝通。當學生有情緒波動或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教師可以及時介入,特別是對于性格內斂的學生,虛擬空間中的交流溝通更有利于他們向老師求助,新媒體手段的運用可以有效避免面對面交談的拘束和尷尬,同時可以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同樣,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過學生們的網絡空間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近況及思想動態(tài),及時規(guī)避學生周圍的消極思想及不良輿論導向,
(三)加強網絡監(jiān)督,打造健康有序的網絡媒體環(huán)境
網絡平臺對大學生的吸引力逐漸增強,健康有序的網絡媒體環(huán)境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高校應利用好網絡平臺,開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加強紅色網站以及公眾號等建設并充分利用,及時發(fā)布國內外時事政治信息,利用重要節(jié)日等時間節(jié)點發(fā)布相關新聞訊息,引導學生了解國家當前的大政方針,借助新媒體環(huán)境的優(yōu)勢,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廣泛傳播并深植于心,激勵學生樂觀向上,開拓進取,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中去。與此同時也要做好網絡監(jiān)督工作,要及時關注學生在網絡空間的動態(tài),掌握學生思想動向,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及時給予引導或糾正偏差,在培養(yǎng)學生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1).
[2]蘇蕾.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22-23.
作者簡介
武晶晶(1988-),女,滿族,遼寧省錦州市人,職務:渤海大學法學院輔導員,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19年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背景下大數據助力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路徑和創(chuàng)新應用”成果之一,項目編號:L18DSZ021,負責人: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