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琳才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現(xiàn)代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不同學科、不同階段的教學所采用。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教學活動和學習經驗。本文介紹了微課教學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分析了它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并結合實際的課堂教學實例,探討了微課教學的實施策略,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能夠與之聯(lián)系。
關鍵詞:微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在許多領域對信息技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教育領域,微型課程靈活多樣的特點滿足了現(xiàn)代教育強調的靈活創(chuàng)新的要求,也以教學為目的,小學美術作為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實用開發(fā)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微課教學理念下的關鍵課程,小學教師應積極學習微課,充分遵循微課的應用價值。
一、微課的基本概念
微課主要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根據(jù)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特點,按照一定的核心內容呈現(xiàn)出零散的知識點,通過信息的鏈接與延伸,逐步豐富結構化的信息資源?,F(xiàn)代化教育中,教室基本都配備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而微課是基于傳統(tǒng)課程設計和應用而發(fā)展起來的理念,它更多地關注信息化和數(shù)字化教育。微課的核心是教學視頻,包括圖像數(shù)據(jù)、影像資料、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思維導圖等。
二、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和實踐方法分析
(一)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對新鮮事物興趣濃厚,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微課是一種利用視頻的教學模式,其本身具有吸引學生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更多地利用微課的多樣性優(yōu)勢,采用更具吸引力的教學方法,通過豐富的形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例如,在小學美術的“染色游戲”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用微視頻向學生展示紅、黃、藍三個圓圈,將它們放在兩個重疊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視頻顏色的變化。然后,老師問學生們?yōu)槭裁磿l(fā)生這種情況,此時他們可能懷疑電腦出現(xiàn)問題。首先,老師沒有拒絕學生的觀點,而是繼續(xù)播放視頻。在展示了兩個場景之后,三種顏色的顏料混合在一起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停止播放視頻后,學生必須通過視頻測試,以測試顏色混合。在與學生進行實驗后,老師會教學生展示視頻中較為普遍的色彩混合效果[1]。
在這門小學美術教育課中,微課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教師擺脫了以往單一教學模式固有的局限性,豐富了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視頻和教學課程的參與,提高了教學質量。微視頻剪輯的特殊性意味著教師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微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生動地展示了學生的困難知識和概念,并結合他們熟悉的模式。同時,微課幫助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理解和學習知識,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情境中。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的微觀視覺、基礎知識和實踐知識,創(chuàng)造一個熟悉而有意義的教學環(huán)境,逐步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在《生活中的趣事》教學中,教師可以制作反映學生生活的視頻,幫助母親和孩子一起制作家庭照片,與兄弟姐妹一起旅行。每次老師展示圖片時,他們都會問學生是否有類似的經歷,讓學生有機會分享生活中類似的場景或故事。通過這些視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回憶生活中的娛樂,然后讓學生在印象中畫出最有趣的東西。在學生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教師不應過分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一些學生不知道如何創(chuàng)作時,老師可以播放反映這個年齡段學生共同興趣的視頻,讓他們介紹,先畫場景,再畫人物,最后添加一些動物和花卉,逐漸豐富畫面。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跟隨微視頻來引導他們對生活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表現(xiàn)、分享和交流。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活動被充分調動起來,創(chuàng)造一種生活方式,并與他人分享熱情。同時,教師適當?shù)亟淌谝恍├L畫技巧,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從記憶到想象、從想象到創(chuàng)作的習慣,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2]。
(三)開展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
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關鍵環(huán)節(jié),美術教育小學擁有大量的實踐教材。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下,一些老師教學生手工藝品。雖然參與率很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教師在接觸更多學生的同時,個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教師的指導將不可避免地限制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這兩個方面都可以在微型教室的應用中得到成功的解決。
例如,在“小精靈”課上,老師可以通過這個有趣的動畫視頻和微課堂視頻來播放粘土“小精靈”動畫,讓學生在老師向學生介紹和描述他們心中的“小精靈”形象后,對粘土和粘土表現(xiàn)出足夠的興趣,讓學生介紹“小精靈”身體,眼睛和圖像的其他部分通過視頻和外推,所以學生們用彩色泥來創(chuàng)造他們想象中的“小精靈”。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制作彩色泥塑作品的技巧,如在“精靈”的頭制作上采用彩色泥塑球,將小球體扭曲成“精靈”的鼻子和眼睛,凸起的空腔像“精靈”的觸角等。制作完成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分享他們發(fā)明的名字和故事。
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微課堂視頻的教學特點,讓學生相信自己可以幫助所有學生掌握制作淤泥的基本技能。這一過程以適當?shù)闹笇榛A,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創(chuàng)作空間,讓他們同時進行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研究。
結語
小學美術作為一門重要學科,關系到學生審美、想象、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實際操作中,要對微科教學模式有深入的認識,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任務,制作微課程?;谶@一認識,教師應運用微格教學法激發(fā)學生進行主題教學的動機,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習得教學環(huán)境,減少學生的學習困難,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想象、思考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賀. 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20,6(18):91-92.
[2] 劉雨婷. 淺析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魅力中國,2020(4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