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強
摘要:受諸多因素影響,高中學生具有差異化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過去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將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評價標準等運用過來,導致一些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得不到滿足,嚴重影響高中體育課堂整體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高中體育教師需深入實施差異性教學,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提高和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差異性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6-0013
具體來講,差異性教學指的是教師將學生客觀差異充分納入考慮范圍,結合某一類別學生的實際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促使不同類別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提高。相較于常規(guī)授課模式,差異性教學符合新課改的精神,有助于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因此,高中體育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差異性教學的內涵,科學地落實于日常教學活動中。
一、劃分差異性群體
差異性教學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之前,對班級學生的體質特征、體育興趣等全面調查,合理劃分學生的層次和等級,結合各個層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便充分滿足學生的發(fā)展要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一些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缺乏,教師需要通過差異性教學的實施,幫助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程的趣味,逐步將終身體育的良好意識建構起來[1]。通常情況下,可從A/B/C三個層次來劃分高中學生。C層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能力較差,缺乏體育運動的興趣。針對本類學生,教師可將引導式教學作為課堂主要教學手段,通過科學的引導與教育逐步喚醒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得到形成,能夠主動、深入地參與到體育課堂當中。B層學生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但不具備較高的體育能力和體育興趣。針對本類學生,要將體育訓練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關注的重點。如可定期組織一些體育活動,融入游戲等趣味化教學方法等,優(yōu)化學生的體育課堂體驗,逐步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A層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卻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針對本類學生可將拔高式訓練手段運用過來,依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適當拓展教學內容,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能力得到持續(xù)性提高。
二、制定差異性計劃
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科學劃分學生類別之后,教師需要設計差異性的教學計劃,保證班級所有學生都能夠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獲得一定的提高,同時逐步將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起來。結合體育課程的改革精神,教師需將學生興趣培養(yǎng)作為教學計劃制定的根本出發(fā)點。綜合考慮各個類別學生的實際需求,對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的切入點進行挖掘和提煉,增強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例如,針對身體素質、學習興趣較差的C層學生,可將帶動式教學策略運用過來,合理搭配B層學生和C層學生,通過B層學生帶動作用的發(fā)揮,促使C層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素質等得到逐步提高。針對學習興趣不足的B層學生,要充分重視趣味性教學策略的應用。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愛好需求,緊密融合游戲活動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趣味性的游戲中掌握運動技巧,提升能力素質。通過優(yōu)化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體驗,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培養(yǎng)。針對能力、素質以及興趣較強的A類學生,教師可引導學生之間開展激烈的競爭,形成你超我趕的良好氛圍[2]。這樣,不僅體育教學的娛樂性可以得到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可得到激發(fā),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
三、開展差異性輔導
受學生個體差異的影響,面對相同的體育鍛煉內容,學生將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如果教師面向學生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進度和方式,一些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會被忽略。因此,教師需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度落實差異性輔導,增強課堂教學的個性化。同時,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各自的閃光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學生的某一方面優(yōu)勢,幫助學生建構運動的自信。以高中籃球教學為例,一些學生防守意識較強,一些學生運球熟練度較高,還有一些學生則擅長投籃。教師在組織籃球活動時需合理搭配學生,將其設置于適當位置,保證各個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勢能夠得到發(fā)揮,這樣學生的運動興趣將會得到增強,參與意識得到激發(fā)[3]。由此可見,差異性輔導是差異性教學的重要組成,教師需充分明確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勢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在發(fā)揮學生優(yōu)勢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四、實施差異化考核
目前高中教師采取十分單一的考核項目,同時利用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評價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情況,這樣不僅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也難以明確指出學生面臨的問題和不足,導致教學考核的導向作用得不到發(fā)揮,制約高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持續(xù)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制定差異化的考核內容與評價標準,依據(jù)學生類別之間的差異將針對性的評分標準運用起來,細化考核內容。例如,教師可在統(tǒng)一考核的基礎上,分別考核學生的特長。特長考核作為加分項存在,以此來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同時,由于學習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yǎng)是課程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需采取鼓勵為主的評價形式,盡量避免過于嚴厲的批評,否則高中學生的自尊心將會受到傷害,體育鍛煉興趣也將會逐步丟失。此外,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要及時發(fā)現(xiàn)、指出學生的不足,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幫助學生慢慢提升和改進,促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
五、結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中體育教師需及時摒除掉落后的教學觀念,科學地構建差異性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高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張輝.分層施教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4):8-8.
[2]王亞.淺析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策略研究[J].才智,2018(30):63-63.
[3]滕軻.高中體育課堂差異性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9):135-136.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實驗中學2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