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元
摘 要:初中數(shù)學綜合性較強、學習難度較大,是很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也非常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學習效果不明顯。而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模式是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文章將針對“導學互動”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中應用的意義、原則和有效途徑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導學互動”;初中數(shù)學教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3-0024-02
在傳統(tǒng)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占據(jù)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更多的是學習如何應對考試,卻沒有真正提高能力和整體素質,有些學生甚至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自暴自棄,嚴重影響了個人發(fā)展和整體學習氛圍。因此,教師必須改進教學策略,正視傳統(tǒng)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積極應用“導學互動”模式,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導學互動”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導學互動”模式,一方面,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通過“導學互動”模式,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使教師能夠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做到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和改進。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全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興趣愛好等,確保教學工作能夠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另一方面,教師能夠不斷學習,提高專業(yè)技能?!皩W互動”模式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質疑精神,隨時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教師新的考驗,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解答學生的疑惑,在不斷學習過程中提高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能力,不斷提升自我。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對知識缺乏理解和應用,尤其是數(shù)學本身學習難度較大,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多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甚至會從心理上排斥數(shù)學。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導學互動”模式,則能有效豐富教學方式和手段,給予學生更多空間和選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三)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絕對領導者,決定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和內容,極少有教師能夠傾聽學生的意見,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要求和指示。這就導致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并不和諧,矛盾也由此產生,師生間的關系變得疏遠。而通過“導學互動”模式,能夠讓教師主動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想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傾聽學生的心聲,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認可,無形之間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和學生在相互溝通、相互交流過程中彼此提高和進步,形成融洽、正向的師生關系[1]。
(四)提高綜合素質
“導學互動”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影響深遠。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積極主動學習其他學科,使學生善于思考和質疑,敢于表達自我,在相互切磋中不斷進步;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合作,這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在“導學互動”模式下,學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學會與人合作[2][3]。
二、“導學互動”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中應用的原則
(一)因材施教
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都各不相同。如果教師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勢必導致有些學生跟不上進度,有些學生卻浪費時間,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因材施教,根據(jù)每位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策略,在兼顧整體學習大方向的基礎上兼顧每位學生,為每位學生制訂合適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穩(wěn)步前進,共同提高[4][5]。
(二)直觀性
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對外界充滿探索欲望的年紀,往往缺乏耐性,難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在上課期間容易出現(xiàn)開小差、溜號的情況。有些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如果不能保持專注,很有可能影響學習節(jié)奏,導致聽不懂后續(xù)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目光,幫助學生更加專注地學習知識。因此在“導學互動”模式下,教師應當突出直觀性原則,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等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加直觀地進行感受,更專注于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6][7]。
(三)多樣性
數(shù)學本身是一門靈活性較強的學科,數(shù)學教學也需要做到多樣性、靈活性。教師需要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對于相對簡單、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直接制訂導學案,明確學習方向、學習內容、重要知識點等,讓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共同學習,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相互探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提高對知識點的學習和應用能力[8][9]。
三、“導學互動”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中應用的探索
(一)加強預習
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聽課時做到有所側重,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因此,教師應當重視預習導綱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教師在設計預習導綱時,一方面,需要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控制預習導綱的難易程度,避免預習導綱設計過難而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也需要學會利用預習導綱,根據(jù)預習導綱的內容對課程進行整體把握,在預習過程中將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在教師講課時著重聽該部分內容。同時,學生也可在預習時嘗試自己解決難題,思考解決方法,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數(shù)學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將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lián)系能夠拉近數(shù)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教師應提高自身情境創(chuàng)設的能力,確保情境創(chuàng)設更加有效。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埃及金字塔作為導入,講述埃及金字塔的歷史,并適時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這樣,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課的專注力,又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形成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