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
摘要:職業(yè)高中的學生,是高中學生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首先,在學習方面,職高學生本身就處于十分弱勢的狀態(tài),他們十分容易在學習上產生懈怠心理,進而阻礙了自身在學習中的成長與突破;其次,是關于職業(yè)高中的教育導向問題。進入職業(yè)高中的學生,也就要開始面臨未來人生道路上有關就業(yè)方面的抉擇。而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于社會環(huán)境、就業(yè)方向等方面都不是十分了解,他們很容易在擇業(yè)問題上產生迷茫,逃避等心理,進而忽視了職高生涯學習中的自我規(guī)劃;最后,進入職業(yè)高中的學生,會與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產生脫節(jié),而這種脫節(jié)就會給學生原有的人際關系帶來壓力。因此,如何面對職高階段中人際關系的重塑,也會對學生的心理層面造成一定的壓力。本文將從制定學習規(guī)劃、專注自我成長以及重塑人際關系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針對職校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職校學生;心理問題;解決對策
前言:
職高學生的升學路徑、學習內容、學習目標都與普通高中的學生有所不同。而鑒于職高學生本身的學習特點,以及這種特殊的處境,他們在職業(y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就會產生心理問題。教師在教學和引導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同時更要將學生放置在大環(huán)境中進行思考,并以更加客觀的視角來審視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而制定出更為全面的解決策略。
一、重新打好基礎,制定學習規(guī)劃
對于職高學生來說,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習方面的問題。而學生在學習中的困境就會進一步影響其職高生涯的學習,進而對其心理層面產生一定的影響。首先,職高學生的學習基礎十分薄弱,他們難免會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其次,職高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原因,還在于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容易產生懈怠、消極等心理;最后,對于職高學生來說,如何找到正確的學習路徑是一個難題,而如何堅持學習,并不斷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學習的價值,也是需要學生進行克服的問題。因此,為了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消極懈怠心理,并引導學生進行長期的、堅持的學習,教師就需要正視職高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特殊性,并幫助學生重新打好知識基礎,重拾學習自信。
在職高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是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制定學習規(guī)劃、監(jiān)督學生落實、重拾知識基礎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容納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針對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此外,教師還需要挖掘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的潛力和優(yōu)勢,并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激勵。由此,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己在學習中的心理問題,即行動上的落實能夠為學生在心理層面上帶來保障。
二、拒絕就業(yè)焦慮,專注自我成長
就業(yè)是職高學校的教學導向,同時也是學生的發(fā)展目標。而職高學生還尚且處在中學階段,他們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未來將要從事的就業(yè)道路,還未十分明確。同時,學業(yè)上的迷茫也進一步加重了學生在就業(yè)上的焦慮。首先,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并沒有收獲相應的學習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學生的自信心,進而也會影響他們對于就業(yè)方面的自信;其次,對于就業(yè)方向、就業(yè)道路的不了解,也會使得學生無法找到自己在職高生涯專業(yè)課程中的學習方向。最后,職業(yè)高中的學校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來說相對較差,并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和成長。學生在校園生活中,也難免會受到許多來自外界的干擾,進而打亂自身的前進步伐。
因此,教師在職業(yè)教學和引導中,要充分理解學生面臨就業(yè)問題所產生的焦慮和迷茫。并嘗試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對于社會環(huán)境的分析和業(yè)界案例,讓學生逐步了解到與就業(yè)有關的內容。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未進入社會之前,將注意力放置在個人的成長中,即要將學生的焦慮情緒轉換成為努力上進,尋求轉變的動力。
三、直面職高生活,重塑人際關系
不論是普通高中還是職業(yè)高中,校園生活中除了學習,人際關系也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在我國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普通高中的學校和學生占據著很大的比例,而職業(yè)高中近年來雖然受到重視,逐漸興起,但其仍然是高中生中人數較少的那一個群體。因此,對于大部分的職高學生來說,進入職業(yè)高中,也就意味著脫離了初中時期、小學時期原有的社交圈,并進入了一個與朋友截然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職高學生來說,就相當于在面臨著學習壓力和就業(yè)焦慮的同時,還處在一個與朋友脫節(jié)的人際關系中。這種脫節(jié)感不僅僅來源于學習環(huán)境的截然不同,同時還存在著少許的來源于職高學生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即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學生優(yōu)秀。
因此,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就要充分關注到職高學生的特殊心理,進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并引導其學會正視自己的新生活,并在職高生涯中重塑自己的人際關系。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心理引導,亦或者是校園活動、班級活動的舉行,來讓學生沉浸在職高生涯的學習生活中。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良好的、健康的人際關系并不會因為圈子的隔斷和層級而發(fā)生改變。
結束語:
總而言之,職校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即是其過往學習和生活中所遺留的痕跡,同時也是他們在面對新環(huán)境時會產生的正常心理。教師在教學和引導的過程中,要保有充分的耐心,給予學生充分的陪伴感,來幫助他們適應職校生活。
參考文獻:
[1] 崔楊.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探索——以情景劇引入課堂為例[J]. 中學物理(初中版),2019,37(11):37-39.
[2] 胡海軍. 淺談新媒體新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12):110.
[3] 馬曉龍. 新媒體與初中物理的融合對策研究[J]. 新課程,2021(21):152.
[4] 孫斯蓮. 新媒體新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文淵(小學版),20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