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宏波
摘要:課堂提問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實現(xiàn)課堂提問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意義,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教師需要認真分析授課內(nèi)容、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提高提問有效性。本文探究如何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展開有效提問的策略,希望通過有效提問促進農(nóng)村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質(zhì)量,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9-331
閱讀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渠道,在閱讀時,學生既通過已掌握的詞匯結合知識儲備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理解分析,同時也通過閱讀積累新詞匯、新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力以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實現(xiàn)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理解與思考,如何根據(jù)文本進行提問的設計十分重要。農(nóng)村初中學生在教育資源落后于城鎮(zhèn)學生的背景下,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其進行有效提問,逐步提升農(nóng)村學生的競爭力,是極其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課題。
一、當前農(nóng)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問現(xiàn)狀
當前在學校中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在課堂中營造良性互動氛圍已成為絕大多數(shù)教師的共識,課堂提問也受到教師的重視。然而在當前的農(nóng)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提問時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課堂提問的主體較為單一。絕大部分的發(fā)問都是由教師提出的,學生主動的提問少之又少。尤其是在英語學科中,許多農(nóng)村初中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這導致他們在課堂中常常缺乏自信,雖然他們也愿意參與課堂,但相較于提問和回答問題,他們更愿意安靜地做書寫任務。教師不得不反復發(fā)問,使得課堂提問主體的單一化局面難以得到突破。
其次,在課堂提問后,教師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有限。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針對詞義、語篇內(nèi)容、文章主旨等內(nèi)容進行提問。如果教師的提問是可以在文段中直接找到具體答案的,學生解決此類問題耗時就相對較短;而如果教師的提問需要經(jīng)過推敲、猜測、思考才能夠解答,學生常常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進行閱讀理解。但由于每節(jié)課時間的限制,教師給學生提問后留給學生的時間都不多,導致學生對有關理解技能、推測技能的問題思考不夠,閱讀能力長期都難以得到突破。
此外,教師提問后,學生的回答方式通常是教師點名、集體合唱,難以保證每個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學習后都能夠有所收獲。且教師的提問往往缺乏追問、舉例等后續(xù)引導性提問,提問的啟發(fā)性不強。
二、農(nóng)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
(一)讀前提問,開啟思維
標題是文本的中心,對文本內(nèi)容、寫作對象和文章線索都有很強的預示作用。在正式開始文本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關注標題,并就標題展開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觸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對文章產(chǎn)生閱讀興趣。
例如在閱讀八年級下冊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中,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這篇文章前,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標題設置問題:What may the passage talk about?此時學生根據(jù)標題,會回答這是一篇告誡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之余也要適當放松的文章,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再次進行提問:In your daily life,are you stressed out sometimes? What causes your pressure?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 When under pressur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根據(jù)教師的一連串提問,學生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問題展開思考,產(chǎn)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大部分學生在思考后紛紛表示在課后都參與了很多不同的培訓班是他們壓力的源泉,此時教師就可以再次引導:Are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children under pressure?將學生的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文章閱讀上來。
(二)情境創(chuàng)設,關注情感
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造能為學生營造一種沉浸式的閱讀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閱讀效果都能得到有效保障。所以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該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使學生更加投入文本閱讀中,帶著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例如在閱讀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中 Save the sharks!時,教師可以首先以多媒體視頻播放鯊魚鰭被割后,只能沉入海底,等待死亡的片段。使學生震驚于這些血淋淋的事實,激發(fā)他們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接下來提問學生,讓他們舉例說明,人類對動物生存造成的威脅,在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可以再次用圖片展示海豚灣事件、海豚自殺事件、以及穿山甲走私……使學生看到虐殺動物的殘忍,進而在閱讀中,他們也更容易產(chǎn)生共情。在這樣的情境下,教師再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課文內(nèi)容展開提問,如Where is shark fin soup popular?What will happen to the sharks when they are without their fins? Are shark fins good for our health?學生將對本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及時追問,把握細節(jié)
在閱讀過程中,略讀與精讀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當前,許多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快節(jié)奏的信息輸入,精讀以把握文章細節(jié)對于他們而言越來越有難度,所以教師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關注這些文章中的細節(jié),實現(xiàn)精細化閱讀。
例如在學生閱讀Beauty In Common Things這篇文章時,文章主要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孔明燈,剪紙和泥塑的制作工藝及象征,文章以總分的形式構成,在分段的閱讀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細節(jié)進行提問,如What do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s try to show?也可以設計Gap filling activities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如在paper cutting部分,設計問題During spoon festival,theyOn windows…
三、結語
在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當代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當明白,提問的意義早已不僅限于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而在于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打開思路,發(fā)表見解,營造深度學習的課堂氛圍。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不斷提升提問的有效性,值得每一位英語教師深思并認真實踐。
參考文獻
[1]周菡.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提問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21,{4}(21):71-72.
[21]盧雪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提問,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的課例探討[J].英語教師,2019,19(19):94-98.
[3]杜小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問策略與提高思維品質(zhì)[J].基礎教育研究,2020,{4}(17):59-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