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坦
摘要:教師和初中學校應該加強美術的教育,讓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提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師生合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也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
關鍵詞:師生合作;初中美術;課堂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初中教學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和教師更加注重美術教學的發(fā)展,不僅要求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還要求學生有豐富的藝術素養(yǎng)。為了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教學模式,通過師生的合作和互動,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本文通過研究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的策略,希望能讓學生和教師在合作學習中配合得更好。
一、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現狀
(一)忽略美術的教育價值
美術教學也是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學生和教師也應該對素質教育提起重視并認識到美術教學的價值和地位。在幼兒園和小學時,美術課一直都很受重視,學生在這個階段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思維能力也進行了鍛煉、動手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當學生步入初中之后因為學業(yè)壓力的增大,美術教學一直沒有發(fā)揮到位,教師和學生并沒有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美術課堂中,這時學生對學習美術就更沒有了興趣,忽略了美術教學的價值和地位。
(二)教學內容松散隨意
對于美術來說,一直沒有制訂計劃為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在選擇為學生教學的內容時,也并沒有認真考慮,只是把課堂上的時間應付過去,也沒有課后安排或者安排的內容也缺少科學性,不利學生的進步,也沒有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美術教學是一門考驗學生感性的課程,教師并沒有對學生的結果進行評價,學生也更對美術教學提不起重視,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是很好。
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加強合作學習的設備建設
基礎設備的建設是學生開展美術教學的重要保障,教師要完善學生的教學設備,可以通過硬項設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像教室的裝飾,教師可以將教室的裝飾成具有藝術的氛圍,可以增加名人名畫的海報張貼,增加學生對藝術的敬畏。放置學生在創(chuàng)造時所需要的燈光以及畫板的擺放,既看起來具有藝術氣息,又能夠滿足學生繪畫時的需求,使得美術教室物品的擺放非常實用方便。在這樣的藝術氛圍中,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在美術教室安排上讀書角,增加學生學習繪畫理論知識的機會。在繪畫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安靜的環(huán)境,還要制訂學生在繪畫時的規(guī)定,避免學生在繪畫時打擾他人的創(chuàng)作。
(二)加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教學
美術教師在劃分小組時,要注意學生的合理搭配。許多教師喜歡優(yōu)加優(yōu)、良加良,但是這樣才是最錯誤的一種分組方式。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是有潛力的。教師還要注意男女的合理搭配,因為男生和女生的思維也有很大區(qū)別。通過科學的小組分配,能夠讓學生在小組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小組當中大家也可以互相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而且,在小組學習中,教師也需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建議以及要求規(guī)定,避免學生的小組合作只是形式。在小組學習中,不免會出現的問題是學生在討論問題時候會聊到別的話題。這也是很多小組合作時所產生的最大問題,也有部分學生在討論時不參與討論或者在實踐過程中不參與,最終直接借鑒小組的成果。在初中這個時期,學生的自律能力還不是很好,小組在一起學習時不免會出現學生討論一些別的話題的狀況,這就需要教師的檢查,落實任務要抓緊。把分小組時的利益要放到最大化,弊端盡量減少。所以小組學習時最重要的還是教師要常監(jiān)督。
(三)加強師生合作的計劃教學
因為美術教學的課程比較少,部分教師不能夠很好地安排整體的教學計劃,使得美術教學在實際學習中停滯不前。教師應該做好師生合作的整體計劃,在安排課程時可以借鑒書中的單元課時分配意見。例如,課本中有明確的單元分配建議以及總的教學目標,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以及書中建議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首先,在第一課時,教師應該為學生講清楚這一學期的教學進度以及簡單教學計劃。教師每一單元可以選擇重點的教學目標。在第二單元多彩的校園生活,教師就可以選擇第二課為主要教學,教師在前一節(jié)課時為學生布置下讓學生觀察校園的任務,然后讓學生結合校園實際繪制美術作業(yè)。在下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繪畫理念,教師要給學生作品及時糾正,并給與學生多樣性的評價。
(四)增加教學評價的多樣性
教師也應該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評價。而且教師也可以選擇學生互評,通過讓學生實踐評價自己的作品以及他人作品,讓學生了解他人的學習水平,并且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在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前,教師也應該為學生做示范,幫助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進行評價。例如,在學習第三單元第一課創(chuàng)意美術字時,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導入新課,通過引導性教學方式,了解創(chuàng)意美術字體的大概內容。然后,教師對于幾個案例進行評價,也可以邀請學生一起進行評價,讓學生通過討論,對字體的形象變化、裝飾變化等有詳細的了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學生完成設計字體的任務后,教師也可以選擇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讓學生了解他人的水平,了解更多的創(chuàng)作思路。最重要的還是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引導,注意學生心理和思想的變化。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和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條件。在一般情況下,教師應該積極運用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合理分組,也讓學生在師生合作的過程中健康發(fā)展,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讓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讓學生學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也讓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一個高度,充分展示出合作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吳靜.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的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20(13):12+14.
[2]陸蓓.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9(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