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均秋
摘要:在我國初中語文長期發(fā)展的過程當中,閱讀教學始終是我國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我國初中當中普遍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閱讀教育始終是我國初中語文教育的工作重心和重點。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需要,必須通過其他新型的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育;導學互動
引言:
導學互動模式在我國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逐漸發(fā)揮著其它模式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和特點,導學互動模式改變了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僅僅照本宣科對學生進行單純的授課,而是通過互動的方式,使學生和教師都成為導學互動模式下的主體。導學互動模式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本文對導學互動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討論和分析。
一、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在我國初中語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大多都是照本宣科,由教師單方面的對學生進行講授,學生只是知識接收者,獲取知識的方法只有聆聽這一種渠道。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會導致教師上課時任務繁重,并且在進行相關的閱讀教學要點的講授時,要需要重復強調多次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師的負擔,降低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并且由教師單純的對學生進行講授這種教學模式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學中的相關要點和內容,大多都只是理解了皮毛,并不能有著自己深入的理解和見識。而在導學互動這種教學模式當中,學生不再是教學當中的課題和聆聽者,學生也可以作為教學的主體與教師進行良性的互動和交流,在溝通和交流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對閱讀有著更深入的把握和理解。
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首先可以通過閱讀目標的設定,將閱讀任務導入到課堂當中,并且通過閱讀情景導入的方式使學生積極的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在師生進行良性互動的過程中,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使得學生輕松愉快的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教師完成了教育任務,學生學得了知識,這種方法不僅高效便捷,也能給教師起到減負作用,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在導學互動的閱讀教學模式中,學生作為教學中的直接參與者,也是教學中的主體,在教學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再是像傳統(tǒng)教學當中只是聆聽者和旁觀者,單純的接受教師的知識,聆聽教師的講授。在導學互動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盡情的釋放自己的天性,積極的參與討論和互動,充分的釋放自己對閱讀的興趣和活力,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和重要作用。學生只有感受到自己的參與感和自己的重要性,才能夠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才能產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
在學生產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后,對于教師開展閱讀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幫助作用。在導學互動模式下,教師可以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教學當中,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而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聆聽。例如,在導學互動模式當中,教師可以增加與學生互動的頻率,教師也應該徹底放下教學當中的包袱,不再死板的對學生進行生硬的教學,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與學生的討論和互動當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誠意和熱情。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興趣,在擁有這樣的閱讀教學環(huán)境后,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效率肯定會大幅提高。
三、導學互動可以充分的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大多都只是處在閱讀教學當中的客體地位,在課堂中都是教師掌握著課堂的話語權,沒有給學生太多的發(fā)揮空間和釋放學生天性的機會。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和熱情,抑制了學生天性的發(fā)展,并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而導學互動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天性發(fā)展。
教師進行良性的互動和溝通,在溝通與交流中,促進學生的提升和教師的發(fā)展,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進行導學互動模式的教學當中,可以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天性和意見,在必要情況下可以讓學生站在講臺上,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針對不同的意見應該求同存異,教師引導著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的發(fā)展。
結語:
語文教師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下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于閱讀教學的環(huán)境和條件。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當中,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促進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麗.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一代(理論版),2019(5):198.
[2] 盧剛.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 人間,2016,201(6):163-163.
[3] 劉少菊.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shù)學有效教學的影響探究[J]. 考試周刊,2018(83):60,62.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83.053.
[4] 麻清珍. 在“導學互動”理念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特色[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6. DOI:10.3969/j.issn.1006-3315. 2017.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