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教育理念強調“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的自主性,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積極的探索。基于此,筆者首先剖析了自主學習的概念,并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對其給予了明確的界定,接著又分析了當前的小學生缺乏英語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原因。最后,為了有效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改革,筆者積極為探索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而出謀劃策,以期能夠在相關研究中發(fā)揮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自主學習;引領;發(fā)展;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陸晨婷,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炎武小學。
引言
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有效實施,新型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廣泛關注。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正是這種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趨勢。借助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來引領個人發(fā)展不僅能夠改變長期以來的教育現(xiàn)狀,而且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意義重大,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正因為如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并以此引領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及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已經(jīng)成了當前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分析
自主學習之所以能夠受到教育界的廣泛推崇,是因為它所體現(xiàn)的生本理念與現(xiàn)階段的教育思潮不謀而合。事實上,自主學習是一種意識,一種主觀愿望。首先,它關注的是學生自身的學習熱情,集中體現(xiàn)在學生自覺學習的愿望上。其次,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要求小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能獨立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規(guī)劃。最重要的是,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獨立思考能力的加持,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之后自覺自動反思,從中獲得成長。此外,自主學習無法由學生獨立完成,而是必須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需要恰到好處,也就是說,自主學習與 “自學”的概念截然不同。因為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是指在個人強烈的學習欲望的驅動下,借力于教師的引導,自覺自動探究并完成學習任務。換言之,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目的在于激發(fā)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將自覺自主學習的意識貫穿到英語學習的始終,這一舉措對于學生個人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都將會大有裨益。
二、小學生缺乏英語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原因分析
1.缺乏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內驅動力,足夠的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尤其是小學生本身身心各方面都不成熟,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做事全憑心情,興趣更是他們學習英語過程中最為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語言的學習需要在運用中得以鞏固,很多小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中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導致英語學習完全淪為紙上談兵。況且,考試重壓之下的英語學習都只是死記硬背,學生基本不可能發(fā)自內心地喜歡英語,甚至有不少小學生對英語避之唯恐不及。
2.教學形式單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視,并能通過積極的課堂參與展現(xiàn)出來,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前提條件。但現(xiàn)階段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小學英語教師對于新興的教學方式缺乏清晰的認知,很多小學英語課堂仍然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甚至對于新興教學方式的引進都很不屑一顧。過于傳統(tǒng)守舊的教學形式大都缺乏趣味性,無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積極性提不起來,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期待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3. 缺乏良好習慣。正如前文所言,自主學習能力要求小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英語學習的規(guī)劃并自覺反思學習的過程,這些都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具體要求,事實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因為學生要想真正做到自主學習必然離不開好習慣的引導。然而,長期以來,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的小學生早就習慣了家長和教師的包辦,自主學習的意識并不強烈,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更是一塌糊涂,這就導致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1.激發(fā)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的意識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首要前提。只有小學生充分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英語學習的熱情才能被喚醒,自主學習的意識才能得到激發(fā),也只有這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xiàn)。因此,喚起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培養(yǎng)其能力的首要任務。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或者結合小學生的生活以及興趣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盡可能地調動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設法引導他們萌發(fā)“我要學習”的自主意識。畢竟,學生的行為會受到意識的指導和直接影響。以對話形式呈現(xiàn)的小學英語教材本就便于對話情境的創(chuàng)設,英語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勢來進行必要的引導,將教材內容搬到課堂上來。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4“Seeing the doctor”,以看病為話題,學習表建議的情態(tài)動詞should和shouldnt的用法及基本句型What should I do的用法,為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練習基本的句型和情態(tài)動詞。在實踐的過程中強化小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并從意識上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
2.利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性條件??紤]到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的特點,形象化的教學往往更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畢竟,小學生對于英文字母的敏感度遠遠低于圖片。而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使用為形象化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或播放相關視頻文件幫助小學生深入學習并理解英語課本中的內容,也可以制作小動畫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偠灾?,以多媒體為載體,以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目的來進行課堂設計。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Our animal friends”需要識記常見動物的名稱,并要求小學生運用簡單的句子描述動物的外形特征。這里必然會涉及相關動物單詞的學習,為了幫助小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便于理解和記憶,英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課件中將相關動物的圖片和單詞進行匹配,幫助小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當然,也可以精心制作小動畫來輔助小學生記憶單詞及其含義。
3.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所謂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源于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欲望,其次要求小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因此,在自主學習當中,教師應該在自學方法方面對小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并喚醒他們自覺挖掘好方法的意識,使自主學習變得更具方向性、科學性,為此,在自主學習時,教師可以鼓勵并引導學生提前制定規(guī)劃,包括制訂學習計劃、完成學習任務、進行必要的思考和反思等整個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小學英語教師很有必要引導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小組合作和課后自覺復習來完善整個學習過程,尤其是課前預習階段,可以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事實上,小學生也需要在反復的課前預習中逐步掌握自學方法。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明確預習任務,鼓勵并引導小學生根據(jù)預習任務提前做好準備,可以獨立查閱相關資料,也可以在小組內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同時應該鼓勵小學生將英語學習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達到在生活中學習英語的目的。例如,在教學Unit 8 “Chinese New Year”這節(jié)課程時,除了要完成基本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的學習以外,還需要掌握與春節(jié)有關的英語詞匯。為此,英語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同學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春節(jié)期間都有哪些習俗,哪些活動”“下一個春節(jié),你有什么打算”,等等。學生要想知道這些用英文如何表達,就需要自己先預習一下課文,從課文中找到想要的答案。同時同學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有疑問也可以記錄下來,在課堂上師生一起解決。通過這樣的問題來提示和引導學生完成自主預習。
4.通過積極評價促進自主學習。建立完善而多元的課堂評價體系,通過對學生的積極評價來激勵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是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保證。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機制一味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和成績,只能看到學生學習的結果。只有少數(shù)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能夠得到關注,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受到打擊,這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尤其是在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背景之下,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機制顯然已經(jīng)過時。完善的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機制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予以高度重視,通過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評價,通過對學生思考過程的關注去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暗示,讓小學生感受到更多的來自教師的善意和尊重,喚醒其自主學習的熱情。例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Our dreams”時,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用基本句型I want to be....in the future.來表達自己的夢想,并說說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其實這個問題是開放性的問題,不存在標準答案,關鍵在于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和想法,可以通過積極的評價來鼓勵小學生勇敢表達,肯定并尊重學生的想法,這種被認可、被尊重的喜悅將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并借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熱情的高漲。
結語
自主學習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能力,無論是在學習當中還是在日后的生活當中都起著積極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時投入更多的精力,將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因此,教師需要選擇科學的培養(yǎng)模式,在培養(yǎng)的過程當中給予激勵以及引導,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通過積極引導幫助小學生盡快掌握自學的方法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很重要。此外,著力完善教學評價機制,通過科學而積極的評價,可以讓學生明確學習中的不足,從而明確未來的學習方向。
參考文獻:
[1]許悅.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J].江西教育,2021(6):61.
[2]張向明.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21(14):25-26.
[3]張少玉.借自主學習探索農村孩子英語學習策略[J].知識文庫,2021(3):3-4.
[4]高麗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Z1):36.
[5]邱辰.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采訪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J].今傳媒,2021(2):153-156.
[6]林玉蓉.以自主學習引領發(fā)展——淺析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J].校園英語,2020(2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