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秋錠 梁宇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師大版教材為例,論述小學數學教材“圓”的章節(jié)內容編排比較,從教材編排體系、內容呈現、習題、數學文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材分析 圓 人教版 北大師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5-0022-03
“圓”是小學數學第二學段“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也是小學數學教材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習“圓”的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直觀思維和空間觀念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圓”的編寫上各具特色,因此,比較各個版本教材、了解其編寫特點,分析其優(yōu)缺點,有利于后續(xù)改進和完善教材,便于教師把握教材特點、有效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材中“圓”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兩個版本教材的異同之處并提出教學建議。
一、教材編排結構比較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圓”的內容安排在第二學段,具體目標為:通過觀察、操作了解圓的特征、會使用圓規(guī)畫圓,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如表1)
兩個版本教材對“圓”的內容編排基本是一致的,都安排在六年級上冊(只是具體單元的分布位置不同),且都安排了“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等知識內容。不同之處在于人教版教材在這一章節(jié)加入了扇形的內容,北師大版教材則沒有扇形的內容;在課時的安排上,人教版教材將“圓”的單個知識點以單個課時的方式呈現,北師大版教材則是將每個知識點拆分成兩個課時來呈現。可見,兩個版本教材在“圓”的單元分布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人教版教材跨度較小,分布較為集中;北師大版教材跨度較大,分布較為分散。
二、內容呈現比較
(一)場景不一的導入方式
對“圓”的內容呈現上,人教版和北師大版教材在單元開篇都無主題圖,均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導入知識點。兩個版本的教材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思維特點,注重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與發(fā)現的過程,在動手操作中探究圓的特征,逐步感悟重要的數學思想。這樣的導入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便于學生理解。
不同之處在于,人教版教材設置了生活化的場景引入知識點,素材豐富、場景多元,有利于學生交流探討;而北師大版教材直接布置練習任務,缺少了一個銜接點,知識內容過渡生硬,不夠自然和生動形象。
(二)對話不同的言語句式
教材中言語句式的文字表述,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材常見的句式有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和反問句等。通過對比發(fā)現,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兩個版本的教材,在言語句式的使用上均主要以陳述句和疑問句為主,同時穿插了其他句式,句子結構簡單易懂,有利于學生閱讀與理解。差異之處在于,人教版教材以“小天使”的提示框為主,此外設置了較多的虛擬人物進行探討交流,導致人物之間對話比較多,略顯繁雜;而北師大版教材主要以卡通人物“淘氣”和“笑笑”的對話為主,語言文字符合學生的表達習慣,但數學信息過于集中,風格偏學術性。
(三)插圖有差異的版式設計
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兩個版本的教材,在版式上均明確設置了知識主題欄目,用“小標題”以示區(qū)分,顯得結構清晰;在整體設計上,呈現出文字簡明直白、圖片色彩鮮明的特點,能夠較好地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兩個版本教材的差別之處,主要在于插圖的數量和類型上。(如表2,見下頁)
1.北師大版教材的插圖數量分布均勻
正文內容、例題和習題是小學數學教材的主要內容,這三個部分的插圖都在本文統(tǒng)計范圍之內,教材中多次出現的同一幅插圖計為一幅插圖。
從上表可以看到,人教版教材設置的插圖比北師大版教材多,兩者插圖分布密度基本持平。它們的共同點是:帶給使用者直觀有趣的感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模型思想。不同點在于:人教版教材的插圖分布主要集中在習題上,北師大版教材集中在正文內容和例題上,且分布較為均勻。這也說明了兩者的側重點各不一樣,人教版教材側重對習題的補充和解釋,北師大版教材的插圖編排與設計偏重明確的教學目標,凸顯課程內容的重點。
2.人教版教材的插圖類型凸顯生活化特征
數據圖、表圖、模型圖、卡通圖、生活圖、史料圖是教材中常見的插圖。本文中,數據圖、表圖是以帶有數據的表格表示圓知識點的圖;模型圖是指介紹圓的相關公式推導過程圖;卡通圖是指圓單元中出現的卡通人物及動植物的圖;生活圖是指與現實生活圓形事物相關的圖;史料圖是指展示圓相關歷史資料的圖。兩個版本教材的具體插圖類型和數量比較如表3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兩個版本的插圖類型分布均勻,主要集中在模型圖、卡通圖和生活圖上,這樣安排不僅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促進學生對圓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兩者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人教版教材的插圖更富有生活氣息,編排了大量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的實景圖,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物體,例如茶蓋、車輪、圓桌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世界的習慣,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北師大版教材的插圖主要是輔助學生推理和驗證的模型圖。這種插圖最大的亮點是幫助學生厘清知識脈絡,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但缺少趣味性。因此,兩個版本教材應相互參考,將生活圖與模型圖相融合,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模型思維。
三、練習題比較
(一)人教版教材的練習題數量多
人教版教材和北師大版教材均設置了隨堂練習,有小節(jié)練習和單元練習。本文在統(tǒng)計教材習題數量時,把人教版的“做一做”和北師大版的“試一試”劃分為隨堂練習,將人教版的“練習”和北師大版的“練一練”劃分為綜合練習,把單元結束后的回顧練習劃分為單元復習,一道大題中包括若干小題的按一題計數。(如表4)
在隨堂練習、小節(jié)練習及習題總數量上,人教版教材的習題數量多于北師大版教材,只有單元練習的習題數量少于北師大版教材。由數據說明,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及時鞏固知識點,對課堂上新學習的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但對單元復習缺少規(guī)劃,難以加強學生對單元知識體系的整體認知和掌握。北師大版教材習題以小節(jié)練習為主,隨堂練習和單元練習的比例恰當,習題安排比較合理,既注重及時檢測知識點,又注重知識點的綜合運用和整體把握。
(二)北師大版教材練習題開放性更高
習題設計的開放性是指對問題的解答沒有標準的答案,解題方式多樣化、答案多種。開放性程度高的習題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而封閉式的習題則有利于學生理解與記憶。(如表5)
由上表可以看出,兩個版本教材的封閉題和開放題的比例基本持平。兩個版本的教材習題以封閉題為主,都在75%以上,這與“圓”的章節(jié)內容有關,圓心、直徑與半徑的概念及特征,圓的周長、面積等陳述性知識基本上是以封閉題型為主。而北師大版教材的習題開放程度較高,比如習題中設計了“車輪為什么是圓的呢?如何測量車輪的周長呢?”諸如此類的開放性問題,有助于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或自己或小組合作搜集資料、設計研究方案并進行探究,培養(yǎng)其靈活運用新知的能力,便于整合思維,建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探究更多樣的解決方案。
四、數學文化的比較
數學文化是小學數學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分析不同版本滲透的數學文化,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教材知識點。(如表6)
兩個版本的相同點在于把其他數學文化知識放在《你知道嗎》和《生活中的數學》欄目,將數學文化貫穿教材中,不但補充了背景知識,而且提升了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同時,兩個版本教材都引入了圓周率、割圓術等內容,與教材的數學知識相結合,既加強學生對“圓”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不同之處在于,人教版教材側重于普及基本的生活常識;北師大版教材則重視文化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多角度地了解有關“圓”知識的發(fā)展及演變過程。通過對比還可以發(fā)現,人教版在介紹數學文化時只是簡單地進行介紹,而北師大版除了介紹圓的數學文化,還引導學生交流閱讀感受,收集其他有關圓的資料并進行展示,這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活動經驗,而且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使學生的參與度更高。
綜上所述,通過比較人教版、北師大版兩個版本的教材,可以發(fā)現教材在編寫上各具特色。人教版教材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討論與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而北師大版教材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但是,兩個版本的教材也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如人教版教材習題開放性不夠強,北師大版教材單元導入方式不夠靈活、生活插圖較少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研讀課標,仔細分析教材,對比各版本教材中的差異,把握不同版本教材的優(yōu)點,加強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以更好地完善數學教學。
【作者簡介】盧秋錠(1997— ),女,壯族,廣西南寧人,教育學學士,南寧師范大學202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育;梁 宇(1978— ),女,漢族,廣西賀州人,南寧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育及教師發(fā)展。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