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寧
摘 要: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教改背景下,作為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培養(yǎng)途徑,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是當前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jù),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閱讀素材與寫作內(nèi)容,因此以教材為載體,探究讀寫結合具有重要意義?;诖?,文章就當前讀寫結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并結合部編版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材,提出了在初中教材中尋找讀寫結合契和的一些思路,以期能有助于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路徑探究
當前,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閱讀即閱讀”“寫作即寫作”的錯誤理解,雖然知曉寫作的前提便是閱讀,而閱讀亦是為寫作服務,但在教學中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進而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沒有凸顯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聯(lián)性,以至于學生在學習中不善于且沒有意識到以閱讀運用寫作,以寫作體現(xiàn)閱讀。文章主要以部編版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材為載體,結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需求,針對閱讀與寫作教學目標,分析并探究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
一、 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性
初中是學生形成良好閱讀與寫作習慣的重要時期。受學生學習習慣與性格的影響,初中讀寫教學還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在初中教育中,語文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基礎,也是一個人的感情、態(tài)度和價值觀逐漸形成的橋梁。在語文教育中,合理的讀寫組合不僅能讓學生熱愛讀書,提高自身修養(yǎng),也能結合書本學習和現(xiàn)實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讀書和作文的全面發(fā)展?,F(xiàn)階段,語文教育中的讀寫組合狀況并不樂觀,例如在教育過程中不能有效實現(xiàn)讀寫結合,學生很難理解課文,低讀寫能力間接影響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已成為教育者探討和研究的重點之一。如果學生對讀書和作文感興趣,能愉快地學習,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讀書和作文的教育一定會有更好的效果。在初中語文教育中,閱讀和寫作相互依存,只有刺激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學生才能通過大量的閱讀豐富自身。將讀寫完美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在語文課上勇于發(fā)言,積累知識,課后復習,可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 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現(xiàn)狀
(一)閱讀教學粗淺盲目
閱讀是學生成長路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年齡較小、閱讀理解能力相對薄弱限制了學生對語文學科及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相關研究調(diào)查顯示,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目的性不強,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相對粗疏。在課文教學中,教師習慣讓學生先通讀課文,然后劃分段落以及文章的層次,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概括,然后再通過講解,使學生明確課文想要表達的思想與內(nèi)涵,如此便自認為完成了對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但實際上,以這樣的方式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僅能讓學生了解課文的表面內(nèi)容,卻無法深挖課文的深層含義,以至于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相對較差。
(二)寫作教學言之無物
在語文學科“聽、說、讀、寫”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重難點項目,寫作不僅是檢驗學生表達能力的方式,也是體現(xiàn)學生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但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一提到寫作便搖頭嘆息,而學生在寫作時也是經(jīng)??嘟羞B天。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師僅有寫作教學理論,而沒有實踐經(jīng)驗。再加上學生的生活通常是學校與家里兩點一線,這樣枯燥緊湊的生活狀態(tài)導致初中生很少接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至于他們在寫作時無話可說、無物可描,往往僅能憑空捏造,而對于一些想象力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寫作甚至僅僅是流水賬式的一筆帶過。當前,語文寫作教學倡導“我手寫我心”,旨在倡導學生用文章表達自我。葉圣陶先生有一句話:“寫作是學生受用一輩子的能力,也是他們安身立命謀求生存發(fā)展的重要能力?!币虼?,寫作不應當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負擔,而應當成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然而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卻并未真正引導學生探究、觀察和表達生活,更無法談及樂于以及善于在寫作中表達。
(三)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是所謂的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使學生背課文、背生字、背古詩,重點突出的是應試,教師講課方式無聊、單一,讓學生把固定句和文章模板背誦下來,機械性的記憶使得學生厭煩,在寫作時導致語言不通、邏輯不合理,語句不連貫。學生對語文學習極為反感,學習效率低下。教師不依據(jù)學生的真正水平來教,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三、 在教材中找尋讀寫結合的有效契機
(一)嚴格落實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模式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逐漸得到重視,但實際上,一些初中語文教師沒有全面貫徹落實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而導致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效性較低?;诖?,初中語文教師首先要明確讀寫結合的教學要求,科學合理地設計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并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多為學生提供自主發(fā)揮的空間,以此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獲取良好學習體驗。
比如在教學《動物笑談》這一課時,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動物視頻,讓學生了解動物的習性與外貌特征等。然后再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比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養(yǎng)過小動物嗎?如果有,你們有仔細觀察并記錄過它們的生長過程嗎?而多數(shù)同學養(yǎng)過小動物,并且也比較喜歡和小動物一起玩,如此一來,學生便會積極發(fā)言。之后,再提出:將自己觀察到的動物成長過程或動物在生活中具有的姿態(tài),以自己感興趣的方式描寫出來。如此一來便將課文閱讀與寫作進行了有機結合,不僅讓學生更加深刻了解課文內(nèi)容,也將教學與生活進行了連接,學生在寫作中能夠很好地運用課文的寫作方法,融入生活中的要素去豐富作文內(nèi)容,使自己在寫作中有的放矢,如此便有效落實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實效性。
(二)引導學生深度解讀教材內(nèi)容、加強讀寫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