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 要:班主任需要在教育過程中針對不同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面對一些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應變”與“自控”,做到有藝術地處理。
關鍵詞:應變;自控;班主任;班級管理
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中的核心人物,是班級的重要領導者和建設者,由于小學生在學校和班級的時間較多,跟班主任接觸時間較長,班主任在學生心里有很高的地位,因此班主任對小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使用語言對小學生的行為和語言進行調節(jié),更需要使用小學生能夠接受的談話方式。所以班主任需要提高語言的藝術性,使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力獲得相應提高的同時,增強語言的說服力,從而使小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當小學生犯錯的時候,班主任需要更多的耐心跟小學生講道理,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的語言一定要親切和藹,不能冷漠生硬,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愿意改正缺點。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提高語言藝術的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盡量免于懲戒
由于小學生的實際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對是非也沒有正確的判斷,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小學生更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人云亦云,所以小學生犯錯誤的概率極高,需要教師加強引導,并糾正他們錯誤的行為舉止。而在傳統(tǒng)的教育環(huán)境下,班主任在學生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教師在班級里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和教育權,學生更像是教師的附屬品,當學生在班級里犯錯的時候,部分班主任只會使用懲戒權,對學生進行過分的言語指責,甚至加以惡意辱罵,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沒有對學生的行為加以引導糾正,學生沒有認識到錯誤對以后生活學習的影響,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叛逆情緒,更不利于教師的班級管理,學生和班主任也不會建立友善的師生關系。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班主任已經(jīng)認識到自身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盡量避免使用懲戒手段,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會了利用語言的藝術性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糾正,班主任在學生犯錯的情況下,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能夠認識到錯誤的同時,積極改正錯誤,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時,語言一定要真誠委婉,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小學生正處于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還未從家庭和幼兒園松散的教育模式中迅速脫離出來,小學生的心理年齡還在幼兒時
期,未能完全適應小學生的身份,并且小學生會將對父母的依賴感轉移到班主任的身上,從而對班主任有一定程度的親近感,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為了保護學生的情緒不受到教師語言的干擾,更要加強自身的語言親和力和感染力,使學生能夠深切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心和善意。比如班主任會經(jīng)常遇到學生上課遲到這一問題,即使班主任對學生多次強調上課不能遲到,學生也會再犯,班主任要明白這種問題在學生時期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不要將問題“妖魔化”,因此班主任要對學生有耐心,找到上課多次遲到的學生,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他們進行溝通,盡量避免當眾批評學生,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提醒,在交流時,班主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跟學生講道理,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認識到上課遲到的后果,并和學生確立一個目標,當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有發(fā)生遲到的行為,班主任要當眾表揚學生,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莫剟?,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班集體,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三)注重針對性教育,學會鼓勵學生
在新課改的教育目標下,班主任更要注重溝通技巧的針對性,面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發(fā)揮因材施教的教育功能和作
用,使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比如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更不善于表達,比較敏感自卑,在課堂上不敢主動回答問題,班主任要針對這類學生的心理特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敢于表達,所以班主任在課堂上可以先讓他們回答簡單的問題,甚至是基礎知識,當學生回答正確后,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肯定,并對他們進行真誠的表揚,班主任不要讓學生害怕犯錯,構建學生的心理安全區(qū),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信心會被激發(fā)出來,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更加陽光開朗,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結語
總之,本文針對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語言藝術及溝通方法的運用進行上述思考和分析,主要通過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盡量免于懲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注重溝通的針對性,學會鼓勵學生等方法來實現(xiàn)班主任語言藝術性的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池景春.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語言藝術及溝通方法的運用[J]. 考試周刊,2015(97):186.
[2]陳紅霞.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語言藝術及溝通方法的應用[J]. 華夏教師,2016(11):85.